?

能源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國際碳交易市場的經濟學分析

2018-10-21 14:16尤彧聰
市場周刊·市場版 2018年16期
關鍵詞:經濟學分析供給側改革

摘要: 能源供給側改革是我國當前能源經濟改革的一個研究重點,碳交易是促進能源供給側改革的一個機制借鑒,因此,本文通過對國際碳交易市場的現狀和機制進行經濟學分析,提出國際碳交易市場價格形成機制路徑建議。

關鍵詞: 供給側改革;碳交易市場;經濟學分析

一、碳交易市場現狀

全球氣候變化在世界范圍內給人類社會特別是生產生活方面帶來了日益顯現的影響逐漸。據大多數的科學家和學者分析,全球急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影響。與此同時,為了維持全球經濟增長并迎合產業發展的需要,培育并發展低碳環保產業成為世界各經濟體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的共鳴與必然選擇。因此,許多國家與地區選擇發展低碳環保創新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來促進國際貿易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球層面上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的開始在于1992 年正式啟動的標志,即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簽署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公約于1994年3月生效。低碳經濟作為一個官方術語首次出現,且在文件中出現是在2003 年前英國白皮書——《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中。當時的英國政府明確提出,其未來的發展目標,就是要實現發展低碳經濟,并以此建立低碳經濟社會。英國政府明確在白皮書中指出,要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進行一種逐年控制,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到2050年時減少約60%(以1990年為基數)。英國白皮書要求通過提高資源的生產率,達到以更少的碳排放實現更多經濟產出的目標。1997 年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在日本京都舉辦,達成一個統一的協議——《京都議定書》,經過各國政府的努力和積極配合,該協定于2005年正式生效,《京都議定書》是全球氣候合作與治理的一個里程碑和良好開端。由此形成了國際碳交易中的三個十分關鍵的統一機制:國際排放貿易機制(International EmissionTrading, IET)、聯合履約機制(Joint Implementation, JI)以及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這三個十分關鍵的統一機制的推出明確了“環境”在經濟學概念上是一種“公共物品”,這就使得“環境”成為一件可交易的無形商品,這為碳排放權交易的產生并得以迅速的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付諸實施和發掌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理論界定。

二、文獻綜述

在有關碳交易方面的研究中,不少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做出了各有特色的研究結果。學者Schennach(2000)認為,可以適當地放寬碳排放權進入的一些條件,其實證分析表明,碳是否能夠進行儲存具有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對碳排放權起著均衡作用。學者Eyckmans 等(2001)通過假設,設定碳排放權的邊際交易價格等于邊際減排成本,使用MAC模型來衡量計算碳排放權的實際價格。Cheng F Lee, et al(2013)認為,對不同類型的碳交易收取方案進行差異化分析,這可以有利于宏觀政策制定者對碳交易收取進行綜合對比,從而擇優選出綜合效果最佳的碳交易實施方案,更好地發揮碳交易的實施效果。尤彧聰(2017)通過投入-產出理論和灰色理論,通過運用模型構建了不同的碳交易征收方案下分別達到的碳減排力度和減排的經濟效果。

三、碳交易市場的經濟學分析

碳交易的經濟學理論起源于科斯定理。碳交易的前提是將碳排放權當作為一種可交易的商品,因而允許碳排放權這種商品在國際市場上進行流通,從而達到一種“誰污染誰治理”的目的。實踐證明,通過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可以更加效率優化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制度約束可以使企業面臨排放成本的壓力,這表明,如果企業超額排放碳污染物,將會面臨被處罰的風險,承受罰金成本,或者企業可以進行減排的技術開發與使用。對單個個體企業來說,如果存在交易成本這一前提,那么,按照經濟學的分析和科斯定理,企業最優排放量將由邊際成本MSC與邊際收益MCR共同決定,并且,當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相等時,其對應的碳排放量就是個體企業的最優排放量。如圖1所示,MSC 是個體企業進行碳排放所造成的邊際社會成本,其曲線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這表明,隨著碳排放量的增加,企業造成的邊際社會成本也出現遞增,成正比。MCR 是企業減排的邊際成本,其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意味著企業污染物排放量越大,按照經濟學的分析和科斯定理,在規模經濟的影響下,減排的邊際成本逐漸降低。

四、結論

按照經濟學的分析,國際碳交易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是:碳交易價格是一個特定市場供需雙方達到相對平衡的產物或狀態表征,但在不同的市場結構下,碳排放權的定價又會出現有不同的形式表征。通常按照經濟學的分類,碳交易市場一般被認為是屬于一個不完全競爭市場,而且,從碳配額的配給以及碳排放權價格的決定這些因素的決定看,大部分受到“有形之手”的影響,也受到好多大型跨國公司的影響,即存在市場勢力。目前,國際上主要的碳交易市場普遍大部分采用免費分配和競價拍賣相結合的方式。在二級市場上的碳排放權價格的決定又分為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等兩個價格。

(作者單位:廣州工商學院)

作者簡介:尤彧聰(1981~),男,碩士,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全國商貿服務業青年專家,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環境與政策、產業技術經濟與政策。

基金項目:本研究受到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學科共建項目(廣東外貿“供給側改革”驅動發展路徑分析,項目編號GD16XYJ30)、 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共建課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閾下的廣州外貿企業資源配置和創新驅動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17GZGJ20)的資助。

參考文獻

[1]尤彧聰,易露霞.外貿供給側改革視角下企業科技創新驅動的轉型方式實證研究——基于廣東省外貿企業的調查[J].中國軟科學,2017.

[2]尤彧聰,易露霞.基于“供給側改革”與創新驅動的廣東出口貿易模型研究[J].中國市場.2017.

[3]尤彧聰.供給側改革視閾下的廣州外貿企業創新驅動資源配置與外貿轉型升級的相關性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2017.

猜你喜歡
經濟學分析供給側改革
奢侈消費行為的經濟學分析
淺析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房地產去庫存有何妙招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人才領域也需“供給側改革”
反洗錢若干問題的經濟學分析
韓媒:抓住中國“供給側改革”新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