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

2018-10-21 06:13陳麗平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有效性小學數學

陳麗平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人們不僅認識到課堂教學影響學生的學習氛圍,而且也影響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不僅需要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也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使小學生能通過學習的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 數學 有效性

一、有效課堂教學的意義

數字充滿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數字與人際的溝通相聯系變成一種有意義的交往活動,在學校教育活動中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學習數學,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秘。數學的學習是其他理工科類知識的基礎,尤其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不僅對學生以后的數學知識的學習有重要的鋪墊作用,而且對小學生的空間邏輯思維和數理推算思維的發展也十分重要。因此,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學對學生的身心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并謀求共同發展,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必要前提。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當前的數學教育環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授學生數的讀法和寫法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小小售貨員的情境,讓學生扮演售貨員的角色,教師出示的商品標明價格,讓學生參與“買賣”,在生活實踐中學會數的讀和寫。

教和學雙方在單位時間內以投入少的時間,完成高質量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從而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在我國有一種叫“洋思教學”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變成了聽眾,講課時間最多不能超10分鐘,最少的只有4分鐘,以此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或與同伴之間互學。教師講的時間少了,并不影響老師的主導作用及其創新能力的發揮,只是意味著教師角色轉變了,由過去的知識傳授者變成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負責為學生自主學習和相互學習搭建平臺,提供教學資料,創造各種學習條件,使學生在課堂中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在這里,“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少教,學生能自主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構建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數學課堂的有效對策

1.有效的教師行為

課堂教學行為是指在單位教學時間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規定的教學目標,采取有效的互動行為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活動過程。有效教學行為可以通過區別于低效和無效教學行為,判斷教師的有效教學行為標準是學生在課堂的學習行為以及取得的學習結果。數學教師善于組織知識結構,合理整合知識內容,對于教學設計更是從邏輯關系中,呈現出緊密性、連貫性等特征,這樣的教學效果不言而喻。而有的數學教師在教學計劃的連貫性方面還有明顯不足,他們往往花很多時間用在導入新課、維持課堂秩序和聚焦學生注意力等方面,對待課堂生成問題,也總是會就回答,不會就一帶而過,并不能很好的將學生問答與教學目標有效的結合,這就導致教學質量下降,數學課堂效率不高。

數學教師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技巧是決定有效性的關鍵因素,教師可以創設環境,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學模式的多樣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數學的自主性;有效使用指導時間,使學生將更多時間花在主動探究上;有效的課堂提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內容;提供清晰的指導,幫助學生明白主要觀點和概念之間的聯系;注意學生的進步,適時調整課堂教學及時的提出表揚;提供反饋和強化,告訴學生關于他們的表現,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課堂練習檢測、指導、反饋、糾正、提供課堂練習等行為可以使教師有效運用課堂時間,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學習過程,使教學過程順利進行,教學目標順利實現。

2.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對學習效果是很重要的,一個被動學習、懶惰和破壞紀律等課堂行為的學生,他的行為自然對學習成績會帶來消極影響,而如果學生表現出主動、積極、勤奮和遵守紀律等課堂行為,顯然會對學習成績帶來積極的影響。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新教學理念不斷輸入課堂教學,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角色和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教師的權威角色受到了挑戰,師生關系開始朝著平等、民主方向發展,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明顯減少,學生是逐步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能夠主動參與課堂討論,積極舉手回答教師的提問。

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勇于表達自己對所探討問題的獨特理解,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同一個問題,因每個學生的生活經歷和思考問題方式不同,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理解,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獨特的見解,并對其適當給予表揚或獎勵。在平等民主的基礎上,師生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交往互動來實現教學活動結果的生成性和創生性,在交往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3.多樣化的數學學習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的形式,互幫互助的學習,打破原有課堂教學中唯有同桌之間交往的模式,在小組中,學生之間以合作學習為主,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增加了學生交往的機會和時間,同時,在學生交往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討論的情況來控制課堂時間,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交流,通過小組的形式改變因班級授課制所帶來的教學交往的局限性。同時,教師在學生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應仔細觀察或者走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想法,對學生小組給予引導和監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促進主體多元性的同時,促進更有效的數學學習。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隨堂練習題是快速檢驗學生是否掌握數學知識的必要手段。隨堂練習題不能僅僅只設計簡單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應以梯度由易到難。在課本中的練習題,相對簡單,學生基本都能準確的做完。做完簡單的題目后,稍有難度的題型對學生的認知發展和數學思維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在考試中的題都是與所學知識相關但要比平時的練習題稍微難些,因此在隨堂練中設計相關變式練習題是十分重要的。也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半命題的數學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并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有效的教學行為,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采取多樣化的數學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適應數學課堂學習生活,在數學學習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楊重林.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 2016(24)

[2]洪背清.芻議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導入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 2016(25)

猜你喜歡
有效性小學數學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我為什么怕數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