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愛學校 我愛寫作

2018-10-21 08:18陸智芳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校園作文同學

陸智芳

摘 要:常見不少學生在構思作文只是抓耳撓腮,冥思苦想。提示他們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他們就苦惱:天天都一樣,沒有什么特別的。有一副對聯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面對作文題的痛苦情形:苦作苦想苦不堪言;愁綱愁情愁眉苦臉。橫批:寫不出來。

關鍵詞:愛學校 愛寫作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意。

校園是老師、學生共同工作、生活、學習的地方,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為老師親自示范作文,和學生一起共同提高提供了機會。就我們學校而言,就有許多可以利用的作文素材。角度如下:

一、光榮的校史資源,可引作學生議論文的論據

百年老校,百年滄桑,其中一批優秀的無產階級革命者:吳澄、趙琴仙、辛惠仙、席淑筠等人。我在教授小說《百合花》時,曾詳細為同學介紹過為革命勝利拋頭顱、灑熱血的小通訊員一樣我校校友辛惠仙、及烈士吳澄。同學聽后感慨頗多,記憶深刻,溝通了書本與現實的聯系,既培養了他們的榮譽感,又可使他們寫作時“活水自來”,老師也可以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我曾布置一篇題為《個人努力是通向成功的階梯》的議論文。學生就巧妙的引用了這身殘志堅的女楷模辛惠仙的資料作為論據,并發出了有力的呼吁:“辛惠仙老人無腳卻也能走天下,用意志撰寫來自人世間的傳奇,難道不足以向我們證明:個人努力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嗎?同學們,朋友們,健康的我們還等什么呢?”學生在為《魚我所欲也》中中心論點:“舍生取義”增添事實證據時,選擇的是吳澄烈士的例子:為了義,為了自由,為了斗爭的勝利,吳澄英雄獻出了年僅30歲的生命,懷著身孕與丈夫英勇就義,譜寫了蕩氣回腸的英雄史歌,為我們樹立了勇敢正氣的精神榜樣。

學生在寫作引用校史素材的同時,培養了他們熱愛學校,以學校為自豪的自信心及自豪感,實為一箭雙雕的好事。

二、美麗的風光,讓學生從學校里發現美

《新課程怎樣教》一書中倡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學內容,改變呈現方式,將教學內容從課本拓展到學生的實際生活。寫作也要來源于生活。八年級下冊一單元,學生們學習了一組“詠物抒懷”的散文,我就此組織學生利用課堂時間對校園進行觀察,運用聯想,將校園一景作為抒懷內容。高大的梧桐樹成了學生歌詠的對象,小巧的小花園進入了學生們的作文,就連小草也帶著幾分欣喜、幾分羞澀,卷著春天泥土的氣息,悄悄地鉆出來了,抬起機靈的小腦袋,拉直了腰桿,整理了容貌,正在享受著陽光……不難讀出,這個片段的寫作中,學生不僅觀察了校園,也在寫作中傾注了對學校的熱愛。

甚至,廁所外面的兩棵枇杷樹也成了學生的看點。一生這樣狀寫枇杷樹:“廁所給人的映像是什么,是臟,是臭?你看,廁所旁兒并沒有大的樹木,只有那些躲躲藏藏的生怕被別人嘲笑的小灌木,然而這顆枇杷樹卻挺立在這些小灌木中,一直努力的向上生長著,他不怕被人嘲笑他生活環境,因為他知道,只有長得高,才能接近大家,才能呼吸新鮮空氣,才能眺望遠方?!彪m筆觸幼稚,但校園中很少有人能留意到,學生視角獨特,且嘗試了象征手法的使用。有了這個引導觀察的過程,校園的景色讓學生的思考和表達變得具體和生動。

學校是小而簡陋的,但學生是樂觀向上的。在運用校園資源精心寫作的時候,學會了利用身邊素材,挖掘身邊素材,也培養來學生積極樂觀的態度和熱愛學校的情感,從而真正實現我手寫我口,使寫作成為內心的需要。

三、各具風格的老師,各有特色的同學,豐富了學生們的初中生活

學習了七年級下冊“人物風采”單元,單元習作要求“觀察人物個性特點,寫出人物個性”。我當堂選擇了一名同學給大家做模特,要求用文字畫出這位同學的外貌。一生寫道:他整個兒特點“松”。兩個肩膀有氣無邊地抄著,似無事可做,頭發一并耷拉在腦際,兩眼大而空洞。嘴角似閉非閉,似開非開。雙耳只是陪襯,老師的話語、同學的提醒總是徘徊在身外。他是怎樣的一個“松”??!松散、松懈、松弛,無奈,他的名字就叫“李強松”。其中“抄”、“聳拉”、“空洞”、“徘徊”等詞,正是因為有了與同學朝夕相處的熟悉和了解,才能如此生動地用詞。

學校德育處舉行 “我最喜歡的老師”評選的活動,就此以《我最喜歡的老師》為題,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寫出該老師的個性特征。一生這樣狀寫老師的外貌:他胖胖的,腦袋圓圓的,身體也圓圓的,再加上他那啤酒肚,像極了一個加大版的葫蘆娃。來自于觀察的文字是多么的生動和有趣??!

學生在校園這個特殊的環境中,汲取了鮮活的素材,在寫作中,表達了內心最真實的聲音,這就是語文教學的最理想的境界。語文老師的多變與多面,地理老師的幽默,化學老師的“健忘”而不“見忘”。各具風格的老師紛紛出現在學生的筆下,成了學生寫作的“源頭活水”。

四、豐富的社團活動,留下了鮮活的記憶。

課余社團活動,延伸了課堂的空間,擴展了寫作的外延。學生直接參加的、親身體會的活動是同學最感興趣的題材。印象深刻,又能反應真情實感。

學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學生的作文里出現了這樣的句子:不必說粉紅的櫻花在綻放笑顏,也不必說潔白的梨花正翩翩起舞,單是三月春風吹來的青草氣息就讓我陶醉。還有同學記到春游燒烤過程:她兩只筷子輕快地翻動著架子上的食物,肉片如同芭蕾舞蹈員優美的旋轉,歡歡落在架子上,色澤誘人。她憋著紅彤彤的臉,開始了下一個服務,將竹簽插入黃澄澄的玉米,竹簽很快被壓彎了腰,空中出現一道優美的弧形。所謂勞動最美,她便是在創造美吧!

這樣的寫作,聯系了學生的活動經歷,激活了學生封存的記憶,發現學校生活中精彩的瞬間,記錄令我們感動的人和事,這就是寫作的本真。校園活動是豐富多彩的,運動會、辯論會、歌詠比賽都是我們寫作的鮮活材料,為學生創造了觀察和提取素材的機會。

校園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在這塊純潔的土地上,收獲智慧的碩果。讓我們開啟心靈之窗,捕捉花季生活的每一個精彩瞬間,用自己神奇的妙筆,把它們幻化成多彩的文字,在校園這塊青春的芳草地上,留下我們的足跡,留下我們的歡樂與真誠。

猜你喜歡
校園作文同學
同學會上的殘酷真相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應接不暇 騎虎難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