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班級管理之學生自主管理

2018-10-21 08:18張盛夏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班委會淺談成員

張盛夏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班主任管理自身存在的弊端日益顯現,而學生自主管理以其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自主管理能力等優勢,越發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關鍵詞:班級管理 學生自主管理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對班級管理而言——管是為了不管。班主任要努力實現角色的自我轉變,由牧羊人到領頭羊,實現班級學生的自我管理。

一、班級管理的現狀

1.工作強度大,定位不明確

目前,由于教育部或學術界都尚未對班主任職責給予清晰的界定,導致班主任崗位定位不明晰。我國的班主任往往都身兼多職,他們既要負責組織和聯系各任課教師,還要安排課外活動,他們既要關心和照顧好學生的學校生活,部分班主任還承擔著教學任務。因此,每天工作時常超過8小時,對于很多班主任來說是普遍現象。

2.落后的管理方式不能適應新時期學生的發展

傳統的班主任高高在上,“我說你聽”的班級管理方式仍然在我國很多學校中運用。這種“一手包辦”式的班級管理方式,不僅抑制學生個性發展,而且易導致班主任與學生、班干部與一般學生間出現嫌隙。

二、班級管理的重要性

1.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以教師為中心,一直在我國學校教學中占據主導。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在知識傳授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個體的獨立性被摒棄,學生的主動性受到束縛,創造力得不到釋放。班級管理從班主任管理向學生自主管理的轉向,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較為寬松的教育氛圍,為學生的“思想”松綁,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2.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先天和后天等因素影響,每個人都具有區別于他人的獨特個性。就學生而言,校園生活是一種集體生活,每個學生既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又作為班級這個群體的組成部分而存在。由于班級人數眾多,班主任不能完全了解或深入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情況,這就使得學生的個性無法得到充分發展和發揮,而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施行,可以讓學生在班級中充分展現自己個性,班主任也可以據此采用不同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實現“因材施教”。

三、有效實施班級的自主管理

1.組建責任心強的班委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卑嘁帉σ粋€班集體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班集體成立后,應該重點進行班級的組織管理和制度建設。所以班委會組建后,班主任要根據本班實際情況,廣泛聽取學生的合理化意見和建議,與班委會一起制定一套系統完整、符合政策、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作為班級管理的準則。而一個好的制度需要實施這個制度的每一位成員全身心地參與,需要每一位成員在實踐中不斷地尋找和磨合。所以,在制定過程中要走群眾路線,要由班主任和班委會一起研究制訂,最后要全班學生充分討論并發表意見通過,以增強大家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制度建立后,要充分依靠班委會和集體的力量進行有效地檢查和督促,不要讓制度成為擺設。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參謀”和助手,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正確指導學生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督促,放手讓學生去管理,真正成為管理自己的主人。

2.健全學生自主管理機制

首先,要通過民主評議、競爭上崗等方式,組建班干部隊伍,為學生實施自主管理構建人才基礎。其次,要鼓勵和組織“全員參與”,并通過組建小組來細化管理職能,明確每位成員的工作職能。最后,作為班級自主管理的主體,無論是班干部,還是小組成員,因分工差異,每人承擔著不同工作內容。但無論分工如何,每位成員都需要各方面考驗。具體來講,每位成員不僅要履行其被賦予的“職”與“責”,還享有相應的“權”。以負責班級衛生管理的小組為例,其小組成員的主要職責是:監督值日生的日常清潔工作、維護班級衛生、組織集體衛生清潔活動,對不負責的值日生或破壞環境的同學進行批評、處罰,主持衛生評比活動等。對于工作認真、成績突出的成員在評選優秀等榮譽時,班級將給予優先推薦;而對于不負責任的成員則及時罷免。

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是學生進行班級自主管理的基礎。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才能讓學生在管理時“有法可依”。而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不應是班主任或少數人的才智體現,而應是班級所有同學共同參與、共同商議下的集體智慧結晶。例如,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這類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制度,因為是由學生通過集體協商或集體表決產生,所以其內容能夠符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他們的心聲,自然也就更為“合理”。

3.有效地檢查、督促和實施

學生的教育方式也不斷的向當前的教育工作者提出挑戰,原本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說學生做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社會不斷進步,教育理念也應當不斷的改進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當前很多學生在畢業后找不到工作,甚至在畢業前夕或畢業后常會聽到很多學生說畢業等于失業,其實事實并非如此,找不到工作并不是沒有工作崗位,多數原因是學生過于被動,缺乏主動性。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過度依賴老師,沒有自主性,遇到挫折就逃避,久而久之學生也就變得沒有主見,懶于思考。

自主管理是學生自主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和學生素質的提高。作為教師、班級的管理者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讓學生進入到自己學習決策的過程中來,共同參與班級計劃的制定、貫徹和執行,使學生了解班級建設的重要性、學習的重要性、學生的義務和職責,只有使學生樹立起主人翁的意識,學生才會把學習和班級管理當成自己的使命,變被動為主動。

結語

班級管理是一門看似簡單實則深奧的管理藝術。班級管理的成功與否雖然與班主任老師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但究其本質來說,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進行班級的自我管理才是班級管理能夠成功的關鍵所在。從班主任管理向學生自我管理的轉變既體現了我國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要求,也與新時期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趨勢相吻合。

參考文獻

[1]李蕓蕓.淺談班級自主管理的意義與方法[J].學周刊,2014.

[2]張興頌,王珊.淺談如何從班主任管理轉向學生自主管理[J].中國校外教育,2015.

[3]李錦波.淺談班主任對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J].輕工科技,2015.

[4]歐陽可耀.淺談班級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J].學周刊,2013.

猜你喜歡
班委會淺談成員
兩只掛鐘
最強新成員
電子版委會表
“工匠精神”指引下的中職院校班級團支部和 班委會一體化問題及策略研究
我家的新成員
淺談虛擬語氣
淺談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淺談命題
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四策略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與團支部、班委會協調工作機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