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CT診斷外傷性小腦幕及大腦鐮硬膜下血腫的應用價值及鑒別診斷情況

2018-10-24 09:25楊曉麗
健康大視野 2018年9期
關鍵詞:外傷性

楊曉麗

【摘要】目的:探討CT診斷外傷性小腦幕及大腦鐮硬膜下血腫的應用價值及鑒別診斷情況。方法:選擇2015年6月12日~2016年10月20日至我院就診的外傷性小腦幕及大腦鐮硬膜下血腫患者9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均采用CT檢查,對其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結果:98例患者經過CT檢查后得知,單側病變57例,雙側病變41例;其中單純大腦鐮血腫14例,小腦幕血腫14例,小腦幕及大腦鐮血腫16例,小腦幕及大腦鐮血腫伴有蛛網膜下腔出血17例,小腦幕及大腦鐮血腫伴有顱骨下方顱腦凸面硬膜下血腫10例,腦挫裂傷且腦內血腫合并大腦鐮、小腦幕急性硬膜下血腫27例。該類疾病患者以條帶狀、條索狀高密度影為主要的影像學特征;新月形、片狀可為小腦幕硬膜下血腫形狀;診斷準確性為9286%。結論:對外傷性小腦幕及大腦鐮硬膜下血腫患者采取CT診斷的應用價值較高,臨床上應做好外傷性小腦幕及大腦鐮硬膜下血腫的鑒別診斷工作,以免與其他疾病相互混淆,影響最終的診斷結果。

【關鍵詞】硬膜下血腫;小腦幕;大腦鐮;CT;外傷性

【中圖分類號】R7428+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221-01

硬膜下血腫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為發生在硬腦膜與蛛網膜之間的血腫疾病[1],可將其歸納為復合型血腫與單純型血腫,主要見于顱骨內板下方顱腦凸面[2]。該類疾病是顱腦外傷最常見的一類顱內出血疾病,占所有顱腦損傷的5%~6%,占所有顱內血腫的50%~60%。為提高對該類疾病的認識,本次研究將我院2015年6月12日~2016年10月20日收治的98例患者納入實驗,并進行CT診斷,分析其影像學情況,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6月12日~2016年10月20日至我院就診的外傷性小腦幕及大腦鐮硬膜下血腫患者98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存在明確的顱腦外傷史,加速傷26例,交通事故傷17例,墜落傷22例,打擊傷33例;著力部位:枕部53例,額部45例;臨床癥狀:惡心、嘔吐、頭暈癥狀35例,短暫昏迷史14例,意識障礙、煩躁12例,頸項強直22例,錐體束征15例;男52例,女46例,年齡45~78歲,平均(6252±320)歲。

12方法對所有患者均采取CT檢查,選擇CT診斷儀,以OML作為基線進行顱腦檢查,參數分別為120~140 kV與80~100 mA,層厚、層間距、層數分別為100 mm、100mm、9~12層,其中12例給予薄層掃描,層厚與層間距均為20mm。

13觀察指標分析CT診斷的準確性,分析該類疾病患者CT診斷的血腫部位、血腫類型、血腫密度、占位效應。

2結果

21血腫部位、血腫類型98例患者經過CT檢查后得知,單側病變57例,雙側病變41例;其中單純大腦鐮血腫14例,小腦幕血腫14例,小腦幕及大腦鐮血腫16例,小腦幕及大腦鐮血腫伴有蛛網膜下腔出血17例,小腦幕及大腦鐮血腫伴有顱骨下方顱腦凸面硬膜下血腫10例,腦挫裂傷且腦內血腫合并大腦鐮、小腦幕急性硬膜下血腫27例;該類疾病患者以條帶狀、條索狀高密度影為主要的影像學特征;新月形、片狀可為小腦幕硬膜下血腫形狀。

22血腫形態、血腫密度單側大腦鐮急性硬膜下血腫患者的出血量較少,可觀察到細條索狀中線,若出血量較多,則為粗細不均的條帶狀中線,包括一側較平直,另外一側較為模糊;對于雙側大腦鐮急性硬膜下血腫患者來說,相比單側患者,其血腫灶往往較寬且分布不均,某些血腫灶邊緣比較模糊。對于單側小腦幕血腫患者來說,主要為片狀或者新月形,某些病變存在較為模糊的邊緣。

23占位效應對于單純小腦幕、大腦鐮急性硬膜下血腫患者來說,多半表現為不是十分明顯的占位效應,若患者合并蛛網膜下腔出血,將會出現較淺、較模糊的腦裂、腦溝、腦池;若患者合并顱骨內板下方顱腦凸面血腫,可根據患者實際出血量引發相應的占位效應;若伴有腦挫裂傷、腦內血腫,占位效應則表現為不同程度。

24診斷準確性98例患者均進行CT診斷后,91例患者獲得明確診斷,診斷準確性為9286%(91/98),其中誤診為正常大腦鐮鈣化2例,誤診為正常小腦鐮鈣化3例,誤診為蛛網膜下腔出血2例。

3討論

硬腦膜為人體雙層結締組織膜,大腦鐮為硬腦膜內層自人體顱頂正中線往下伸入大腦半球間裂內為鐮刀狀的褶襞,小腦幕為伸入大腦與小腦之間為帳幕狀張于小腦背面[3]。小腦幕由左邊與右邊兩側組成,幕切跡表示后外側緣附著于枕骨橫溝與顳骨巖部上緣部位,幕前緣為切跡狀。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患者中2例誤診為正常大腦鐮鈣化,3例誤診為正常小腦鐮鈣化,2例誤診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實際進行疾病診斷時,應注意與下列幾類疾病進行嚴格鑒別,提高診斷準確度:A:正常大腦鐮:其厚度均勻,邊緣規則,若出現硬膜下血腫病變,將會使得大腦鐮不規則增寬并增高密度,依據血腫情況可表現為雙側或者單側邊緣模糊;分析人體正常的大腦鐮與急性血腫灶為高密度影,導致從形態改變上進行疾病的鑒別十分重要。B:正常小腦幕:進行CT平掃時僅僅可對切跡側“V”形高密度影進行顯示,存在較為規則的形態,邊緣較為銳利。若出現該部位血腫癥狀時,將會使得切跡側增高,增高密度,邊緣模糊。C:蛛網膜下腔出血:進行影像學檢查后顯示為高密度影,存在較模糊的腦池、腦裂、腦溝,若為縱裂齒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則鑒別難度增大。

綜上所述,臨床上應做好外傷性小腦幕及大腦鐮硬膜下血腫的鑒別診斷工作,以免與其他疾病相互混淆,影響最終的診斷結果。

參考文獻

[1]陳志偉.MR對不典型硬膜下血腫的應用價值及CT對比分析[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4,25(6):436-438

[2]張珊珊,李伶娟.低場強磁共振與多層螺旋CT掃描急性硬膜下血腫的準確性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6,28(9):1235-1236

[3]張振帥,任寶龍,魯文君,等.CT定位顱腦鉆孔雙置管治療外傷后亞急性硬膜外合并硬膜下血腫的療效觀察[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5,29(12):117-118

猜你喜歡
外傷性
外傷性歪鼻的手術矯治
部分切除術治療外傷性脾破裂療效觀察
外傷性肩關節后脫位的臨床診治分析
4例外傷性小腸破裂CT漏診原因分析
外傷性腦梗死形成機制研究進展
三管法治療外傷性十二指腸損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