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乳制品行業產業組織的實證探索

2018-10-24 15:31吳潔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6期

吳潔

摘 要:乳制品行業的發展關系國計民生,乳制品營養價值極高,牛初乳更是被譽為液體黃金,在人們生活發展水平不斷高速發展的現在,乳制品已成為最容易獲得的能量來源之一。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發展狀況,然后分析了乳制品行業產業組織,最后提出了我國乳制品行業產業組織的優化策略,希望為乳制品行業相關人士提供借鑒,促進我國乳制品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乳制品行業;產業組織;實證探索

一、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營養價值豐富的乳制品消費需求也不斷提升,促進了乳制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從1998年到2008年,我國的乳制品行業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給乳制品行業造成了致命創傷,部分企業生產陷入休克狀態,乳制品行業開始呈現負增長的趨勢。此后國家加大力進行乳制品行業整改,乳制品龍頭企業也不斷強化安全生產意識,提升產品質量標準。我國的乳制品行業發展至今,經歷了價格戰風波、多重危機事件、行業洗牌等,形成了相對穩定有序的乳制品競爭格局,乳制品品牌的穩定性增強,乳制品市場集中化發展。

我國的乳制品行業包括:基地型企業如伊利、城市型企業如上海光明和綜合性企業。我國的乳制品主要分為四大類:①液態奶。液態奶可以根據不同分類標準分為常溫、低溫;高端、普通等,目前伊利和蒙牛占據了常溫液態奶70%以上的份額。②酸奶。酸奶是乳制品行業的新秀,市場集中程度不明顯,發展潛力巨大。目前主要包括基礎酸奶、果?;蚬任锼崮?、功能性健康酸奶。③奶粉。我國的奶粉市場經歷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大頭娃娃奶粉事件、沙門氏奶粉事件等,高端奶粉市場長期被外資品牌壟斷。此外我國的成人奶粉市場空間小,發展前景不明朗。④奶酪。奶酪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是一類相對陌生的乳制品類,處于萌芽發展階段,但奶酪在年輕一代中接受程度較高,發展趨勢良好。

二、我國乳制品行業產業組織分析

(一)行業結構分析

目前,我國乳制品市場競爭激烈,企業之間不斷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規模較大、生產效率較高的企業持續兼并重組小型企業,促進了乳制品行業的集中發展。我國的乳制品行業市場正在從“原子型”轉變為“低集寡占型”,根據近年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規模乳制品企業有六百多家,且蒙牛、伊利等大品牌的市場實力不斷增強,乳制品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但我國乳制品行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乳制品行業的進出呈現以下趨勢:①規模經濟壁壘。我國的乳制品市場容量大,發展趨勢良好,規模經濟壁壘處于中等水平,進入難度相對較小。②必要資本量壁壘。我國乳制品企業的日常量低于50噸,因此新進企業的必要資本投資量相對較小。③產品差別化壁壘。創新乳制品生產工藝難度大,產品差別化壁壘高,新進企業只能加大宣傳力度。④絕對費用壁壘。在位企業占據奶源、技術管理、銷售渠道等優勢。⑤政策法律制度壁壘。伴隨乳品行業的發展,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政策規范乳品企業生產,乳品行業的法律政策壁壘不斷提升。⑥乳制品企業的投資資本專用性較強。⑦地方政府會根據地方發展狀況干預乳制品企業的進出。由此而言,小型乳品企業進出壁壘較小,但要想擴大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則難度較大。

(二)市場行為分析

①價格行為。目前,我國乳制品行業的價格行為呈現為價格競爭,價格競爭的發起者通常是國家和地方的知名品牌。價格競爭的目的在于擴大市場份額,獲得長期利潤。價格競爭的方式包括直接降價、買贈、免費品嘗等。發生價格競爭的原因在于,各企業的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自主創新;價格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因素。由于乳制品行業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提升,因此乳制品行業長期處于低利潤狀態。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的乳制品行業的發展,提升行業市場集中度,增強市場競爭格局的穩定性。②廣告行為。由于我國乳制品行業創新不足,產品跟隨性較強,市場競爭激烈。因此廣告宣傳成了樹立品牌形象的主要手段,乳品廣告強度持續提升,乳制品銷量排行也成了企業的廣告投入排行榜。此外乳制品行業的市場行為還包括:技術創新行為、并購行為、假冒偽劣行為等。

(三)市場績效分析

乳制品行業的市場績效同時受到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的制約,限制了市場的運行效率。影響乳制品市場績效的因素如下:①資源配置。伴隨市場競爭的增強,乳制品行業利潤下降,資源配置效率提升,消費福利提高。②規模結構。企業的經營績效與企業的規模相關,大型名牌乳制品企業的經營績效由于中小型企業。③產權結構。乳制品企業包括國有、民營和三資企業。其中國有企業制度束縛嚴重,因此經營績效最差。外資型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技術手段比較先進,因此經營績效最好。④技術創新。雖然伊利、蒙牛等大型乳制品企業積極進行技術研發創新,但我國乳制品行業的技術設備仍落后于發達國家,各大企業只有加強科研力量的投入,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我國乳制品行業產業組織優化策略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指出我國乳制品行業2018年的在工作重點是:①更加全面認真的貫徹執行食品安全生產保障體系。②實施“高標乳行動計劃”。③開展創建“食品安全標兵企業”活動,從整體提升行業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打造中國最信得過的食品標桿行業。④持續開展乳制品質量競賽。⑤積極引導市場消費升級與轉型,多維度擴大乳制品市場。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優化乳制品行業產業組織。

(一)市場結構政策優化

目前,我國乳制品企業數量較多,大型的規?;髽I發展不足,市場集中程度有限。但從國際化角度來看,發達國家已經形成由少數大型名牌企業控制市場的寡占型乳制品產業模式,這種市場結構既有利于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提高經營績效;又有利于發揮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優化市場資源配置,因此這將是中國乳制品行業的發展趨勢。促進我國乳制品行業的轉型發展,就必須處理好“兩只手”的關系,既要發揮市場力量,又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首先要合理制定乳制品產業政策,消除行政干擾,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其次要加強大型企業集團的組建,消除行業無序競爭,提高行業資本密度,增強技術創新能力。

(二)市場行為政策優化

①差異化產品定價是我國乳制品企業搶占市場的主要手段,通過不同的市場定價政策,發展不同的產品線,多元化的產品可以吸納不同的消費群體,達到進一步擴張市場占有率的目的。②廣告競爭良性發展。伴隨信息技術發展,乳制品行業的廣告競爭力度不斷加大,國家應該加強廣告的真實性審查,避免虛假廣告炒作。③增強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乳制品企業應該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吸納培養優質技術人才,加強技術創新。④建立完善的“打假”體系,以中央為主導,充分調動地方和知名企業;以嚴懲假冒偽劣企業為主,嚴格清除權錢關系;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和行業標準體系。

(三)市場績效政策優化

我國乳制品行業經歷了復雜的歷史發展,行業的市場集中程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還不具備進入寡占型市場結構的條件,依舊處于整合發展階段。各大企業持續開展價格競爭,提升市場占有率,導致企業經效益降低甚至虧損,但也實現了企業之間的優勝劣汰。因此只要行業競爭未出現惡性轉變,政府應該為企業提供寬松的政策環境。當前十八大強調要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這將有效促進國有乳制品行業的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巧環,楊慧鵬.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產業組織研究[J].河北企業,2016(12):94-95.

[2]王愛麗,葛顏祥,耿春燕.我國乳制品產業結構分析[J].中國乳業,2005(02):18-21.

[3]司小芳. 我國乳制品加工業的產業組織創新研究[D].貴州財經學院,2010.

[4]楊偉民. 中國乳業產業鏈與組織模式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09.

[5]李亮亮. 中國乳制品產業發展問題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07.

[6]黃小芳. 對我國乳制品行業產業組織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