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本科電氣工程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以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2018-10-26 11:59
新課程研究 2018年26期
關鍵詞:校企高職專業

近年來,四年制高職本科的試點實踐和理論研究發展迅猛,但多數是從解讀國家大政方針著手,論述高職本科的“應然性”,針對操作層面的運行機制探討不多,對專業內涵發展的研究和實踐不夠。江蘇省第一批開展四年制高職本科專業教育的兩所學校之一的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和江蘇大學聯合辦學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從2013年開始招生,現就幾年來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進行介紹,以期為同類院校提供借鑒參考。

一、人才培養目標

依托江蘇省電器工業協會,筆者團隊與第三方并行進行企業調研和學生調研,先后對自動化相關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先進自動化控制系統方案設計優化,構建、調試和自動生產線管理、維護、工業機器人工作過程應用程序編寫等崗位的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數量、層次,自動化行業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文化素質、職業能力、社會能力、身心健康、職業資格證書等方面要求進行調研,專業人才培養數量、層次、質量與行業企業要求的吻合程度進行分析,提出人才培養目標。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具備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寬厚的電氣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國際視野、團隊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并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能在電氣工程領域從事電氣工程自動控制系統的方案設計、構建、集成、優化以及自動化設備的安裝、調試等工作,利用工業網絡系統對生產過程管控的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畢業后5年左右,能夠勝任解決電氣自動化領域工程技術問題的工作崗位,成為所在單位部門的工程技術或管理骨干。

二、人才培養方案

1.課程體系。高職本科課程體系既要擺脫普通本科的學科本位與條塊化,又要遵循職業教育的規律。因此,應該避免跟隨普通本科學科體系而喪失職業化特點,同時摒棄高職本科就是高職??普n程體系的“加強版”傾向[1]。通過研究如何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強調行業和崗位需求,以動態地把握產業和行業發展最新技術來進行頂層設計,從而構建彰顯杰出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的課程體系。本專業課程共184學分,包括通識教育平臺課程、素質教育平臺、專業基礎平臺課程、專業(方向)教育平臺課程和集中實踐課程等類型,具體比例如表1,集中實踐課程如表2。

表1 課程體系比例表

表2 集中實踐課程表

2.培養模式。將學校和企業交替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實行“三階段實習”學徒制實踐教學,通過從低到高,從簡單到復雜的生產實踐教學方式,讓學生逐步了解企業制度,掌握基本技術及技能,完成職業角色轉化[2]。教學進程采用“一學年三學期制”,短學期主要安排實踐教學(如圖1)。

圖1 三階段學徒制培養模式

3.產教深度融合。產教深度融合的關鍵是激發企業合作育人的主體動力,做到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實現校企合作的育人效應和服務效益。為此,我院聚焦智能制造,圍繞無錫地區先進制造業的兩化融合和產業升級需求,確立在智能制造生產領域,以自動化集成技術、生產過程數字化管控技術為突破口,通過“雙向服務”“雙向引進”“雙向培訓”“雙向宣傳”,全面提升與施耐德電氣、信捷等合作企業校企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實現雙向互動、共贏并建立長效機制,提升專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無錫地區制造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產業發展、升級輸送技術應用型人才。為建立“雙向互動”的校企合作機制,做好校企合作相關事宜,校企雙方共同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員會,全面協調雙方資源及訴求,確定校企合作的宏觀思路及具體項目并督促實施,并共同制定相關制度文件。

三、教學實施及評價

1.組織保障。繼2012年成立江蘇大學無錫機電學院后,2013年學校成立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本科部,高職本科部與江蘇大學無錫機電學院合署辦公,并明確高職本科部是負責全校高職本科人才培養整個過程的職能部門。

2.教學團隊。學院奉行教授、博士優先,專業教學團隊專任教師16人,10名兼職教師,含教授4名,博士7名,副教授、高工12名。其中包括江蘇省“333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高?!扒嗨{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青年骨干教師、無錫市技能大師、技能考評鑒定專家等,專任教師全部為“雙師型”教師;兼職教師中有行業企業專家和“大國工匠”兼職教授一名。

3.課程教學。通識教育平臺課程(如高等數學)教學計劃由江蘇大學嚴格把關,教學組織由我院組織實施,實行教考分離,并按照本科畢業生考研要求實施。在嚴格要求和扎實基礎下,我院一學生考研數學獲得148的高分。我院開展“課堂教學質量年和質量提升年”活動,組織推門聽課、學生最喜愛的教師評選、教學競賽等系列活動以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教師也邊教邊探索如“自動控制原理”這門專業基礎課,實行理論教學和生活實例相結合、案例教學和理論教學相結合、引入simulink實現仿真驗證和理論教學相結合[3]等方面的課堂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學質量。除了日常教學,我院開放一批實驗室如big bang物理創新實驗室,采用start-growth-jump三層次實踐教學,實驗室刷卡進出,全天開放,培養了良好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此外,開設導師制項目課程,鼓勵學生參與科學研究;舉辦物理實踐周和學科競賽;創建科技協會;構建創客空間,使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成立智能制造工程中心,成為產學合作、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等。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措施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面向未來發展綜合能力,提高學生實踐和創新創業的能力和水平。

4.質量保證。遵循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理念,按照我國工程教育認證要求,借鑒本科院校實踐經驗,建立以學生能力的達成度為核心的專業評價與改進機制,形成持續改進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在學習本科工程認證的同時,結合我校??圃\改試點工作,利用校網絡化的質量保證體系,實現所有課程教學過程監控,形成全程狀態數據,進行達成度分析完成分析報告并提出改進措施,形成“認證”和“診改”相結合的有特色的質量保證體系。

5.教學評價。①形成系列優秀教學成果。建成“運動控制系統安裝調試與運行”國家精品課程及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精品課程1門,合作編寫教材3部,企業案例轉化為教學案例32項。②提高教師“雙師”素質。1名老師被施耐德電氣工業事業部聘任為榮譽顧問,1名老師被聘任為榮譽員工,教師團隊也申獲成為2016年省科技創新團隊。③建成全面合作伙伴關系。無錫職業技術學院也是唯一獲得2015、2017施耐德電氣事業部頒發的“OEM解決方案合作伙伴證書”的全國高職院校。④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先后獲江蘇省大學生挑戰杯特等獎、二等獎,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江蘇賽區二等獎、電子設計競賽江蘇省二等獎等。2017屆58個畢業生,14人進入研究生學習,其中“211”“985”高校7人,其余同學全部就業于專業相關行業。

綜上所述,高職本科培養的是應用技術型人才,以技術立身,教學過程不能盲從普通本科,而是要遵循高等職業教育內在的辦學規律,應把技術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4]。高職本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建設四年多,我們在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產教融合、質量保證及教學實施等方面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但在師資隊伍建設、教育的普適性等方面仍有許多不足和欠缺,還需要同行專家及企業界專家共同探索。

猜你喜歡
校企高職專業
立足“農”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風生水起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機械制造專業校企聯合培養機制的探討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校企合作五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