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墨湖”亮相“百年糧倉”

2018-11-06 23:13東梁
新民周刊 2018年41期
關鍵詞:時性八號時間性

東梁

近日,“‘共時性維度中的當代水墨——第四屆‘視墨湖學術邀請展”將亮相百年糧倉。本次展覽由著名批評家,中央美術學院葛玉君博士擔任學術主持,八號橋鮑穎女士擔任策展人。參展藝術家共12位,作品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板塊,共計50余幅。包括人物篇:王穎生、王曉輝、張猛、馬駿;山水篇:張谷旻、丘挺、徐鋼、潘一見;花鳥篇:于光華、韓璐、葉芃、周午生。

本次展覽是“視墨湖”系列學術展的第四屆,“視墨湖”為“水墨畫”的上海方言諧音,它是八號橋文化近些年來著力打造的一個關于當代水墨的學術展示平臺。這個平臺基于三個層面展開研究與考察。其一,在當代水墨發展的語境下,以探討“水墨”熱點問題為出發點;其二,正如“視墨湖”為“水墨畫”的上海方言音譯一樣,通過對兩種概念的轉化,從不同的角度考察當下“水墨”創作中的多元化審美取向、風格特征、脈絡延伸,及在特定歷史語境下與傳統訴求、都市文化、全球視野之間的內在關聯;其三,進一步探討關于民間資本介入學術研究的可能性與可行性。

此次展覽的學術主題為“‘共時性維度中的當代水墨”。參展的藝術家來自北京、天津、杭州、上海、廣州等多個城市,年齡多在60、70后,且絕大多數是具有相當學術背景與研究能力的學者型藝術家。就展覽整體而言,不難發現,盡管都歸結為“水墨”,但其繪畫類型、形式風格、語言體系尤其背后的價值取向等亦不盡相同。

如果將此次展覽置于新世紀以來乃至上個世紀90年代抑或更早關于中國畫(水墨)發展所呈現的歷史框架中去考察的話。實質上,它首先潛在暗含了一種“時間性”意義上的概念,即不同地域、不同學院、不同學脈(包括師承)、不同學術主張、不同價值取向的“多重時間性”發展路徑,而每一路徑又都有著不同的“自證”訴求與語言系統。另一方面,此次展覽,無疑還存在于另一現實情境,即我們所謂的“共時性”或“空間性”的歷史維度之中。也就是說,上述所說的“多重時間性”線索,實質上是被置于一種新的“共時性”的關系當中被“觀看”、“敘述”與“闡釋”及被“比較”、“差異”與“誤讀”……這不僅僅是現狀,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與思考的問題,這不僅僅是中國畫(水墨)發展需要直視的困境,也是當下藝術現象的混雜呈現。

本次展覽的重要目的之一,不在于闡釋與答案,而在于拋出一個思考水墨現狀的另一維度,進而嘗試重新闡釋與構筑自我與當下、與傳統、與社會、與文化甚至與市場之間有效關聯……

八號橋藝術空間原為“中國通商銀行第二倉庫”,始建于1908年,后為民國大亨杜月笙的私家倉庫,歷經百余年而屹立。改造后的糧倉在建筑形態、外觀布局上具有了藝術氣息,成為吸引海內外時尚創意、文化藝術人士的聚集地,蘇州河畔的生活美學館。自去年5月27日開幕以來,八號橋藝術空間已先后舉辦近30場文化藝術展覽,剛剛結束的“微型現場——田中達也的腦洞情報站”更是成為了網紅展,頗受關注。八號橋文化目前定位青年工筆,去年曾在靜安區文化館推出“對岸”品牌,旨在為青年畫家提供工筆畫展示、交流平臺,挖掘、培養潛力青年畫家。此次現場還將同時展出“對岸”第二季,由藝術評論家劉梓封策展。參展的二十余位80后、90后藝術家,均畢業于專業美院,雖然年齡、資歷尚淺,但他們在水墨精神與語言的探索上已經有一定創新,他們用工筆表達他們的所思所見。觀眾可以直觀感受兩代人對于水墨的不同認知。

猜你喜歡
時性八號時間性
早期胃癌患者ESD術后異時性胃癌發生情況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長征八號首飛(攝影)
長征八號,入列!
異時性乳腺惡性淋巴瘤超聲報道1例
八號站臺的那只狗
談期刊的應時性專題策劃
纖維藝術“共時性”的精神與文化追求
高分八號衛星放飛記
如何奠基形而上學:康德與海德格爾
依據《存在與時間》所展示的三重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