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公路產業帶形成機理的數學物理方法描述

2018-11-07 11:43田澤宇
建筑科技與經濟 2018年6期
關鍵詞:產業帶高速公路

田澤宇

摘 要:高速公路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及產業帶的形成都是由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引發強烈集聚效應而開始的,當集聚到某種程度時擴散效應也相應加強,相對于接受擴散效應的地區而言則是集聚效應的加強,在以集聚機理為主的區域經濟發展中,經濟產業帶影響演變格局逐步形成。

關鍵詞:高速公路; 產業帶; 位勢; 集聚作用

通過以上數學物理的推導,可以看出由于高速公路的出現,導致了區域位勢差的存在,從而打破了其路線上經濟系統的原始均衡狀態。因此,高速公路使沿線地區通達性提高,使生產要素的集聚成為可能,區域人口、產業、城鎮、信息快速向出入口附近匯集,形成高速公路產業帶發展的雛形。極化的作用也使得區位條件優越的高速公路出入口依托交通,通過產業關聯,不斷吸納臨近地區生產要素而迅速成為區域經濟中心,經濟中心的出現以及地區經濟的非均衡發展使集聚作用持續占據主導地位.

因為出入口及附近區域有了利于工業發展的條件,所以在下述條件的作用下,促使許多企業在空間上集聚:一是高速公路的開通使沿線的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這里所指的資源既指因為原先交通條件落后而無法開發的自然資源,如地處偏僻農村的某些礦產資源,也包括因為與城市連同后城鄉經濟交往中具有比較優勢價值的資源如勞動力、土地和部分原材料等;二是現代工業社會要求產業分工與專業化上的協作日益加強,現代產業的各個部門組成了復雜的縱向、橫向聯系極強的產業網絡體系中,與經濟體系隔離或聯系不強的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潛力極弱,產業在空間上集聚和聯系不斷加強已經是大勢所趨;三是產業的發展以一定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為基礎,高速公路的開通使企業獲得了運費低、速度快和運量大等交通優勢,對于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十分有利;四是現代產業是在以市場機制為主的資源配置方式下生存和發展的,除了需要各種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的勞動力、豐富而廉價的原材料和能源、靈通便捷的信息等要素外,也需要有足夠的產品市場空間,高速公路的開通加大了運量和運距,企業聚集除了能創造一定的市場氛圍和空間外,更主要的是以良好的通達性擴大產品市場的空間范圍,增強了自身發展的潛力。

當集聚規模達到一定的水平后,集聚機制的正向作用逐漸減弱,而集聚區產業及要素對外擴散效應逐步占據主導地位,對原集聚區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當集聚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基于某種優勢指向的集聚的繼續發展會造成對資源利用優勢弱化和市場競爭惡化,原先的優勢指向逐漸消失。而產業集中到一定程度以后會出現類似于大城市的飽和現象、人口集聚過度、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嚴重不足、土地不足、環境惡化等等,這都會對集聚經濟效益有負作用,是集聚不經濟的。消除集聚不經濟的根本途徑是以大于集聚效應的速度將產業群落中部分企業甚至是部分產業轉移到周邊地區。這個轉移可以不需借助外力推動,因為在市場機制作用下,追求利益的動機會驅使較少獲得集聚經濟效益或沒有任何的利益可得的企業或產業的轉移以尋求發展機會.通過部分企業或產業的移,集聚區增長中心在集聚規模調整優化中得到持續發展,同時企業和產業轉移而形成的擴散作用帶動了其周邊地區的發展。

同時,市場機制的完善發展使競爭日益成為企業或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存在形式,企業或產業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或產業技術創新的能力。在集聚的初期,企業的產品能滿足市場需求,產品還處于生命周期中的產生和成長階段,市場占有率和利潤率不斷提高。當企業發展穩定,市場容量趨于飽和,產品進入生命周期的成熟期,產品銷售利潤率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企業在這個時期的任務是設法延長企業產品的生命周期。企業延長產品生命周期的做法有兩個方面:一是將產品生產和銷售向集聚區周邊地區轉移,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利用周邊地區的勞動力和其他資源進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開辟新的市場領域以提高市場份額,獲取更多的利潤;另一方面以積累的經濟實力加大研發力度,力圖以技術創新改造老產品、推出新產品、滿足新需求、開辟新市場、維持企業較高的利潤率水平。

這樣,以獲取利潤為動機、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市場擴張為手段,企業在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推動下將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轉移到集聚區周邊地區,形成擴散之勢。這種擴散提高了集聚區的結構水平,同時在擴散地區既保證了勞動力和原材料的供給,也開拓了產品市場,獲得擴散效益。另外,擴散機制也提高了擴散地區的集聚規模和集聚水平,彌補了集聚區邊際收益遞減的不足。發展在各個地區平衡進行是不可能的,在市場的作用下區位條件好的地區有優先發展的條件,并以強大的集聚作用積累發展。地區集聚機制在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后開始溢出,擴散到臨近區域以使地區間發展差距縮小。集聚和擴散效應是不同時進行、共同發展的。

在高速公路建成初期,出入口地區集聚效應應占主導地位,而在高速公路產業帶發展的中后期,出入口地區以擴散效應為主,在這個過程中區域經濟得到持續發展。集聚和擴散機制是高速公路產業帶空間演化發展的最基本表現形式,兩者對立統一、互為條件、互為補充、共同作用,從而形成了高速公路產業帶。

參考文獻

[1]吳慈生,汪敏.高速公路經濟帶吸引區域與開發模式研究[J].系統工程,2000,18(2):17-21.

[2]王守恒,章錫俏,孟祥海.高速公路經濟產業帶計算模型研究[J].公路,2006(7):110-113.

[3]夏飛,陳修謙.高速公路經濟帶邊界模型的構建及實證分析[J].系統工程,2005,22(12): 101-104.

猜你喜歡
產業帶高速公路
工程塑料防眩板在桂柳高速公路中的應用
大雪
加快遼寧網紅經濟發展的對策
促進哈爾濱市區域產業聯動發展的對策研究
瀏陽河文化旅游產業帶發展路徑研究
論區域分工對農產品競爭力的影響
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燈照明
江蘇沿海產業帶的共生性分析
產業帶研究綜述
轱轆心兒,高速公路上的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