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下遠端胃癌根治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早期胃癌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2018-11-08 02:54趙雷
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流食排空開腹

趙雷

(寧陽縣中醫院外一科,山東 泰安 271400)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5月-2018年1月早期胃癌患者90例分為兩組,觀察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齡31歲-75歲,平均(54.78±2.67)歲。對照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齡31歲-76歲,平均(54.71±2.46)歲。兩組一般資料可比性好。

1.2 方法 對照組施行傳統開腹手術,觀察組施行腹腔鏡下遠端胃癌根治術。術前明確腫瘤部位、腫瘤體積等,氣管插管全麻,仰臥,分開雙腿固定。臍下緣給予10 mm穿刺器置入,建立氣腹,維持氣腹壓,腹腔鏡置入進行腹腔探查。左側腋前線肋緣下2 cm置入5 mm套管作為主操作孔,左側平臍上2 cm鎖骨中線處置入5 mm套管作為輔助操作孔。持超聲刀游離,從橫結腸至大網膜,將周圍淋巴結清掃,在胃網膜右血管根部結扎,將幽門下淋巴結清掃。作Koch切口進行十二指腸游離,對胃右血管進行結扎,將幽門上淋巴結清掃。結扎根部,將胃左動脈切斷,進行周圍淋巴結清掃,順著胃小彎進行解剖,將賁門及胃小彎周圍淋巴結清掃。劍突下4 cm-5 cm作切口,將胃拖出體外遠端進行切除,用環形吻合器進行未切除的胃部分與十二指腸吻合[1]。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效果;切口長、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半流食恢復時間、術中總出血;手術前后患者C反應蛋白水平;胃排空障礙等的發生率。顯效:癥狀消失,圍術期無胃排空障礙等并發癥;有效:癥狀改善,無胃排空障礙等并發癥;無效:不滿足顯效、有效標準。效果=顯效率+有效率 。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 21.0軟件統計數據,組間計數和計量資料比較分別行χ2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效果比較 觀察組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手術前后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 手術前兩組C反應蛋白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手術后觀察組C反應蛋白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切口長、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半流食恢復時間、術中總出血比較 觀察組切口長、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半流食恢復時間、術中總出血優于對照組(P<0.05)。

2.4 兩組胃排空障礙等的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胃排空障礙等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表 1 兩組效果比較

表 2 手術前后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Mean±SD, mg/L)

3 討論

胃癌是臨床上的多發病,發病率高,有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兩種治療方法,后者目前使用逐漸廣泛,逐漸取代開腹手術,其在腹腔鏡下直接切除和清掃,視野良好,可減輕組織牽拉,創傷輕,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可有效根治,減輕免疫損傷[2]。

本研究中,對照組施行傳統開腹手術,觀察組施行腹腔鏡下遠端胃癌根治術。結果顯示,觀察組效果、C反應蛋白水平、切口長、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半流食恢復時間、術中總出血、胃排空障礙等的發生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早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鏡下遠端胃癌根治術效果明顯,可更好改善C反應蛋白水平。

猜你喜歡
流食排空開腹
抽水蓄能電站小負荷發電排空上水庫可行性試驗研究
醫囑中的流食、半流食、軟食分別指什么
基于物聯網的流食助推系統研究
難吃與不能吃
胃腸道手術后康復8問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腹腔鏡下肝切除術中轉開腹的相關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鏡與開腹術治療膽囊息肉的對比分析
腹腔鏡脾切除術與開腹脾切除術治療脾臟占位的比較
超聲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患兒與胃排空障礙的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