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松齡是如何脫貧的

2018-11-14 21:54情滿清江
愛你 2018年31期
關鍵詞:面壁代筆教書

情滿清江

蒲松齡一生潦倒,功名不成,始終沒有金榜題名,與其在文學史上的盛名相比,不免叫人扼腕嘆息??v觀蒲松齡的一生,其脫貧之路走得也很艱辛。

31歲那年,蒲松齡應任江蘇寶應知縣的同邑友人孫蕙之聘,南游做幕僚。次年秋,蒲松齡辭職返鄉。

33 歲時,蒲松齡在《鬧館》中講到自己的薪水——一年四千文錢,也就是四吊錢。至于購買力如何,反正沒讓蒲松齡實現脫貧的夢想。另外,工錢只發銅錢,想換成白銀,需要自個兒去換 ,到時得交20% 的手續費。

蒲松齡教書教得一肚子怒火,在《塾師四苦》里這樣感嘆:“人言教書樂,我道教書苦?!?/p>

不過,蒲松齡是幸運的,在熬過一段苦日子之后,40 歲那年終于碰上了富有的朋友——畢際有。畢際有是蒲松齡的老鄉,是清朝的地方知府,其父是明朝的戶部尚書畢自嚴。

自從進了畢家,蒲松齡的運氣就來了,至少伙食改善了。

在畢家,蒲松齡一待就是30年。蒲松齡在畢家是忙碌的,不僅教導子弟,還代筆、做社交甚至公關。畢際有喜歡附庸風雅,結交詩人墨客,筆墨往來不絕。恰巧蒲松齡學識深厚,讀書萬卷,文章一流,于是,畢家賀吊往來的應酬文字便由他捉刀代筆。

蒲松齡一生中留下來的文章,有不少是代畢際有寫的。畢家社交活動頻繁,而每有縉紳名流來訪、當地官員拜會,畢際有往往邀談吐風雅的蒲松齡參與。

有時,蒲松齡還會受畢家之托到縣衙說項并打點。

與蒲松齡一起在畢家做西賓的王憲侯被淄川知縣張嵋任命為鄉約,但王憲侯不愿履職,請求畢際有出面拒絕。畢際有委托蒲松齡以自己的名義向張嵋寫了一封信,替王憲侯推卻職務。

蒲松齡在畢家任西賓,雖說是寄人籬下,但由于畢際有待他一向寬厚,除聘金之外還提供其他的一些資助,如紙墨燈火等,這對家境貧寒的蒲松齡來說是不小的幫助。這時的蒲松齡已基本脫貧。

在畢家工作9年后,49歲的蒲松齡終于給自己建了一棟窄小的房子。盡管房子小,條件不好,但蒲松齡十分喜歡,并賦詩慶祝,稱其為“綠屏齋”,是他的書房。

58 歲這年,蒲松齡又在東頭接上一間?!懊┪萑缛釚|,小窗深閉綠云中”,這是《斗室落成,從兒輩顏之面壁居》中的句子。

無論綠屏齋,還是面壁居,簡直是茅草屋一般,但至少說明蒲松齡已經有了余錢。他的脫貧大業無疑已經完成。

猜你喜歡
面壁代筆教書
古人面壁為哪般?
白小安
讀書、教書、寫書:我的專業發展三部曲
我的教書生涯
“面壁蹲”能隨便蹲嗎
“面壁”!
不是放馬的
秀才教書
代筆
代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