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路看守所在押人員個體心理干預研究

2018-11-15 15:53雎密太內蒙古科技大學
長江叢刊 2018年7期
關鍵詞:在押人員看守所民警

■張 利 雎密太/內蒙古科技大學

對在押人員進行心理干預時,采用個別干預途徑完成。個別干預有四個階段,分別是投入階段、問題確定階段、轉變階段、結束階段。個別干預有較好的抗干擾性,而且個別化空間可以使民警更好的滿足在押人員的個人需求,在包頭鐵路公安處看守所設有專門的在押人員心理咨詢室,管教民警在日常管理中,會耐心的聽取在押人員的合理訴求,通過長時間、多次的溝通,逐漸提高對在押人員信息的獲取能力。從而有針對性的采用心理干預方式進行心理干預。而在押人員會用言語的和非言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問題。

一、投入階段[1]

這一階段是民警與在押人員開始進行接觸的階段。主要目的是消除彼此間的陌生感,建立一種助人關系。對于看守所在押人員,民警與其談話過程中,往往有防備心理,他可能經常會考慮是不是談話內容會與案情有關。比如,在對治安拘留在押人員偽造使用假證被關押十五天的女在押人員丁某,42歲,入所后表現為不吃飯、不睡覺、不洗漱、臟兮兮的,一心盼著餓死,剛入所時候,每隔幾個小時就呼叫報警系統,希望得到民警的關注,只要見到民警就會喋喋不休,“我姐夫是烏蘭察布領導”、“我二姐夫是呼市某領導”、“我兒子是哈佛高材生”、“我受不了,睡不著”……心理干預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類似丁某這樣滔滔不絕講述自己的各種不如意的案例,這就需要干預者耐心的傾聽,一方面是取得有效的干預信息,另一方面獲取在押人員的信任。另外,民警要細心觀察在押人員的非言語行為,如要觀察其坐姿朝向,如果其總是坐姿朝門,那么有可能干預者的心理干預在押人員是相對排斥的,在比如手勢的變化、面部表情、語音、語氣的變化等等,都會獲取心理干預的有效信息。

二、問題確定階段

這一階段是確定在押人員的認知、情感和意志行為問題。民警在提問時,恰如其分的提問會直接影響到良好關系的建立,影響到二者之間的信息交流。這期間,咨詢民警要恰當的運用開放性的提問,如:“你覺得會判五個月的依據是什么?”“你的案子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呢?”“具體事情是怎么發生的?”這樣開放性質的提問可以有效的讓在押人員做出具體的、詳細的陳述。通常我們認為,只有在在押人員無防備的、自由的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時,干預者才可能洞察造成在押人員心理障礙和心理沖突的真正原因,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例如,李某闡述他他的困惑說“監室里的人說,那個誰還比我壞呢,判的比我都少,不公平,我的事兒本來就很小,迷迷糊糊就拎了個包,我當時看見前后都沒人就沒往下放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干了個啥。那也不至于判的這么重啊?!?。這個階段需要注意,開放性質的問題容易造成在押人員天馬行空的回答,繞過問題本身,這樣的提問應盡量避免;當對在押人員進行教育時,極易采用責備性問題,這樣會引起在押人員強烈的心理防衛,也應盡量避免。

三、轉變階段

此階段中要使在押人員認識到轉變發現的問題是他們自己的責任,比如直接詢問:“如果是你丟包,你也會覺得偷包的人不應該接受法律制裁嗎?我們生活在法制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實你自己好好想想,在你沒進看守所之前,你每次坐車,手里提的包也是受法律保護的,你的孩子也是因為有法律的保護,才可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那同樣的,你拎了別人的包,非法占有他人財物,就會相應的承擔法律后果?!边@樣也就是讓在押人員本人承擔轉變問題的責任。在押人員承擔責任可以引起新的態度和行為,再次基礎上,使在押人員朝著轉變方向努力。新的行動、新的思考和新的情感體驗都是轉變的標志,在干預過程中發現,李某之所以對所判刑期有異議,是因為是在過完年之后才能回家看望70多歲老母,他這樣說:“這些道理我都懂,我就是原以為年前能回去,看看我70多歲的老母。(說完留下眼淚)我怕盡不了孝,怕她知道了我的事兒受不了?!边@時就干預者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強化:“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孝敬父母是好事,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向善,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雖然你犯了錯誤,但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其實你在這里好好改造,在一定意義上也是讓老人寬心、放心的一種方式,自然就盡孝了,你說是不是?!逼鋵?,在押人員在心理上始終處于劣勢,這一點干預者要給予充分的理解,他們會擔心不被理解、被看不起,感覺到自己低人一等,是社會上的“另類人”,不會得到社會的理解和接受,再加上失去人身自由引起的焦慮,干預過程中常常不愿正面談及自己的過去,因而干預者要告訴對方談話內容是保密的,降低其防備心理,以減輕在押人員的焦慮。

四、結束階段

該階段是干預過程的中止,在押人員的心理干預往往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新時代的心理干預應更加注重心理關注和人文關懷。有效的個別心理干預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2]公安人員要及時和羈押人員進行入所談話,了解基本情況和案情,密切關注其思想動態和需求,做適當的心理疏導。比如邀請心理專家舉行各種社會團體的講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對在押人員的教育改造。另外,在重大節日,比如“中秋節”、“春節”,邀請相關組織或人員對在押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1]鄭日昌.當代心理咨詢與治療體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2]張頤.在押人員刑釋前焦慮心理咨詢個案[J].社會心理科學,2009(1):55~56.

猜你喜歡
在押人員看守所民警
民警軒哥說案
民警軒哥說案
民警軒哥說案
民警軒哥說案
襄城縣看守所:監管民警戰斗在“疫”線
對看守所開展節前巡視檢察
新聞浮世繪
淺議監所在押人員的心理狀態及預防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