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帶一路”實踐中秉承正確義利觀

2018-11-17 13:21
公共外交季刊 2018年1期
關鍵詞:義利義利觀利益

孟 剛

正確義利觀對“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實踐中存在認識誤區,如單邊撒錢外交說、投機性搭便車說、高風險不可控說、企業利義混淆說等。建立“一帶一路”正確義利觀,應當處理好我國利益和沿線國家利益、國際治理體系參與和變革、政府和企業、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務實推進和輿論引導等關系。

“正確義利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關經濟外交的重要內容。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訪問非洲期間首次提出“正確義利觀”。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一帶一路”建設要秉承正確的義利觀。他指出:“在國際合作中,我們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只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一帶一路”建設要堅持正確義利觀,以義為先、義利并舉,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為。要統籌我國同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異性的利益關切,尋找更多利益交匯點,調動沿線國家積極性。

正確義利觀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實踐意義

以義為先,推動實現共同繁榮的新型全球化

“一帶一路”建設的目標,是要推動建設一個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這一目標本身就貫穿著“以義為先”的思想理念。2008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經濟全球化走到了十字路口,發達國家在關鍵時刻只求自保,美國公開宣稱“美國利益優先”?!耙粠б宦贰苯ㄔO作為一種中國方案,沒有先強調“中國利益”,而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著眼于共同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耙粤x為先”的價值觀,讓世界各國耳目一新,看到了引導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希望,讓中國贏得了世界的尊重,也讓中國站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央。

義利平衡,參與重構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結構

重構全球治理結構需要理念引領?!傲x利平衡”是中華文化的治理理念與全球時代訴求的共鳴結合點,是中國貢獻的符合各國利益的嶄新全球治理理念。當今全球治理體系是在二戰后,由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主導構建的,主要弘揚“以利為先”的價值理念,長期忽視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利益?!耙粠б宦贰苯ㄔO強調“義利平衡”,推動各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權利平等,著力體現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致力于重構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結構,解決公平公正問題,兼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努力使全球治理體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的意愿和利益。

義利兼顧,全面推進“五通”合作取得實效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潛力和空間很大。長遠看,“一帶一路”建設可持續推進的關鍵在于“義利兼顧”,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五個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政策溝通是重要保障,要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深化利益融合,促進政治互信,達成合作共識。設施聯通是優先領域,要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貿易暢通是重點內容,要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激發釋放合作潛力。資金融通是重要支撐,要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民心相通是社會根基,要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一帶一路”實踐中義利觀的認識誤區

單邊撒錢外交說

實踐中,有人把“一帶一路”建設和外交援助混為一談,認為是“重義忘利”,是單邊的撒錢外交。例如,中國的企業和銀行參與印度尼西亞的高鐵建設,有人就認為中國的巨額投資和貸款將來會打水漂,質疑為什么不把資金投到中國國內。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首先,政府主導外交援助是國際慣例,合理合法,“一帶一路”建設中可以包括必要的外交援助項目,但絕大多數是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化運作方式。其次,“一帶一路”建設強調的是雙邊或多邊合作,中國的政府、企業和銀行等機構可以在對接沿線國家發展戰略中創造商機。再次,“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促進沿線國家創新綠色、普惠和本幣合作的發展模式(孟剛,2017),有利于主動培育全球經濟新增長點。此外,“一帶一路”建設為中資企業打開了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為中國的鋼鐵、有色金屬、建材、鐵路、電力、化工、輕紡、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優勢產業走出去提供了史無前例的國際合作機遇。最重要的是,境外項目運作都需要有可行性研究報告做支撐,中資企業和銀行會對投入的成本和未來的盈利狀況進行分析,有權利獨立判斷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最終決策方案也不會受政府干涉。

投機性搭便車說

經濟學上的搭便車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曼柯·奧爾遜在1965年發表的《集體行動的邏輯:公共利益和團體理論》中提出,指不付出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的投機行為?!耙粠б宦贰苯ㄔO為沿線國家提供了公共產品,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有人便認為,這是典型的搭便車行為,中國單方面承擔責任,做了冤大頭。實際上,這是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精髓沒有理解到位。中國從來沒有承諾會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獨自承擔義務,而是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充分體現了共同發展的價值取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歡迎沿線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不是經濟學上的概念),我們都歡迎,不搞我贏你輸、我多你少,在一些具體項目上適當照顧對方利益,為沿線國家提供共同發展的機遇和空間。毫無疑問,中國更看重的是整個盤面的合作共贏,而不是具體的幾個項目,這充分體現了正確價值觀的核心含義。歷史證明,各國經濟,相通則共進,封閉則各退。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合作為動力,加強溝通和協調,尋求利益共享,實現共贏目標,一家獨大或贏者通吃是行不通的。

高風險不可控說

有種觀點認為,“一帶一路”沿線都是發展中國家,存在很大的風險。實際上,任何經濟建設都有風險,“一帶一路”建設也不例外。中國也是發展中國家,在改革開放之初也曾經一貧如洗,經濟發展跌至低谷?!耙粠б宦贰毖鼐€的眾多發展中國家雖然經濟落后,但是資源稟賦各異,有強烈的發展愿望,政治上也多和中國互信,對中國的經貿合作充滿期待?!耙粠б宦贰苯ㄔO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中國是要和沿線國家攜手同行,發揮在近40年經濟建設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包括促進經濟增長和防控風險的經驗,為沿線國家乃至人類社會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經濟的增長主要依賴新興經濟體和廣大發展中國家,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獨自發展。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可以主動引領全球經濟發展,重新構建全球供需的產業價值鏈,實現互利共贏,這符合中國的核心利益?!耙粠б宦贰苯ㄔO沒有設定時間表。中國在推動這一偉大工程中應當保持足夠的定力和耐心,確保政策溝通及民心相通能夠和資金融通、貿易暢通、設施聯通同步推進,重點防范在沿線國家較為突出的政府失效、內戰、恐怖主義等政治風險。

企業利義混淆說

這種不正確的觀點有兩個極端。一是企業重利輕義說,認為“義”是政府的事情,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掙錢盈“利”。二是企業重義輕利說,認為企業應當絕對重“義”講奉獻,甚至犧牲“利”也在所不惜。這兩種觀點都有失偏頗。企業是市場經濟社會的重要主體,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主體,既要有防范風險、合法盈利的目標,又必須擔當社會責任、履行義利兼顧的義務。實際上,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特別是重視海外投資項目所在國的社區福利,是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從歷史角度看,凡是采取資源掠奪式或剝削擴張式經營模式的跨國企業,最終都被趕下了歷史舞臺,落得“義利”雙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資企業應當高度重視塑造企業形象,注意跨國文化融合,尊重當地文化宗教習俗,遵守所在國法律規定,不要將在中國曾經犯過的錯誤又復制到沿線國家。當然,我們也沒有必要要求企業履行原本應當由政府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要求企業去代替政府的角色專注開展公共外交,這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讓企業承當不必要的負擔和壓力。

踐行“一帶一路”正確義利觀的政策建議

處理好我國利益和沿線國家利益的關系

“一帶一路”建設是本世紀最偉大的全球化工程,建設周期長,惠及面廣,對域外國家參與不設限制,60多個沿線國家參與程度和進度差異較大?!耙粠б宦贰苯ㄔO的顯著特點是,參與國的利益回報具有典型的跨期性,有的能夠很快見效,有的需要等待較長時間,當期或單個項目難以立見回報。在這個背景下,中國作為倡議國和主導國的價值取向就非常重要。如果以“利”字當頭,斤斤計較,那中國就會逐漸失去沿線國家的信任,甚至招致敵意。因此,中國應當以“義”為先,義利兼顧,處理好中國利益和沿線國家利益的關系,讓沿線國家分享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好處,形成示范效應和凝聚力量。只有這樣,“一帶一路”建設才有可能可持續推進,并獲得沿線國家和域外國家的政府、企業和公眾的廣泛支持。

處理、參與和變革好國際治理體系的關系

當前的國際治理體系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在二戰后發揮了巨大作用,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應當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力爭為我所用,積極參與并爭取發揮主導作用。中國的參與不能只強調本國利益,而要以“義利平衡”為價值取向,發揮大國擔當作用,充分代表新興經濟體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對于國際治理體系中不合理的地方,中國作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領頭羊,更是要“以義為先”,積極發聲,推動變革。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都是中國參與和推動國際治理體系變革的具體方式,目的是為了推進各國經濟全方位互聯互通和良性互動,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減少全球發展不平等、不平衡現象,使各國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的利益。

處理好政府和企業的關系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政府的職責是積極引導,通過有效政策溝通,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為企業創造商機,保護企業的海外合法權益,制裁企業在海外經營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市場之手會對企業的經營行為進行看不見的調控。企業需要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發揮主體作用,在海外要擺脫對政府的過度依賴,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兼顧義利關系。應該看到,在形成良性循環后,政府可以去除大包大攬的壓力,企業經過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得以生存后,可以贏得民心和市場,會在沿線國家營造更好的政商環境。義利兼顧、以義為先,會有效促進中資企業在全球市場經濟中加快成長為優秀跨國企業,不僅體現了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必要擔當,還有利于形成更加國際化的企業文化,幫助企業融入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中,實現真正的本土化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跨國公司。

處理好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關系

經貿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是取得成效的外在體現。人文交流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石,是持久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歷史視角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從未間斷,處理好“義”和“利”的關系是中國文化兼容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原因。如何處理好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關系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正確方法:“要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闭嬲\守信是加強兩國人民合作的根本,是深化“一帶一路”人文交流互信的前提。重情重義是人文交流得以持久的保障,“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焙霌P正義是大國責任,也是“一帶一路”建設得以一呼百應的歷史傳承。高擎道義是“一帶一路”建設中各國能夠同舟共濟和兼容并包的根本原因,是共商共建共享的精髓之所在。

處理好務實推進和輿論引導的關系

中國文化含蓄,不好張揚,推崇“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而海外大多數國家的文化比較直接,不僅看重務實合作的成果,也易被輿論引導。因此,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當處理好務實推進和輿論引導的關系。特別對中國企業而言,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一定要既重視投資利益,也注重公共關系策劃和維護,要積極主動和當地有關政府部門、新聞媒體及工會組織等加強溝通交流,向社會客觀告知和宣介已經和正在擔當的社會責任,比如解決了當地多少人的就業問題、通過培訓對當地勞動力素質提高做出了多大貢獻、在所在社區開展了哪些捐資助學或扶貧救困活動、對解決社會環保問題采取了哪些措施、給所在國創造了多少稅收、從技術上彌補了所在國的哪些行業空白,等等。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國政府和企業要在務實做實事和好事的基礎上,發揮好輿論引導作用,贏得好名聲、好口碑,及時傳播正能量,特別是要講好“一帶一路”故事,讓沿線國家和民眾知曉中國的“正確義利觀”,感受到中國“以義為先”的“一帶一路”共建理念。

猜你喜歡
義利義利觀利益
回音壁:這篇文我很喜歡
北京義利經典味道百年情
面包老炮兒
真假學術視角下大學生義利觀的研究
論“正確義利觀”的當代價值
I Love You, Dear China
現代企業管理的“義利”之道
儒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系探討
義利“新生”?
近代紳商階層產生的文化淵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