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智能+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研究

2018-11-20 10:50張熙王婷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
關鍵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智能

張熙 王婷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在智能+煤礦高速融合發展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如何改革現有煤礦開采技術的人才培養模式,來滿足煤礦智能化升級的需要。通過煤礦企業生產現場工人的崗位分析,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重構課程體系,完成智能+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關鍵詞:智能;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

1.引言

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從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智能+等重大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要想從根本上破解煤礦生產安全、高效、綠色面臨的諸多難題,煤炭工業必須由勞動密集型升級為技術密集型,走智能、少人、安全的開采之路。行業的智能化升級,引領采掘裝備智能化,勢必引起開采技術劃時代的革新。通過企業走訪調研,結合現有高職院校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的教學現狀,無論是人才培養模式,還是人才培養方案都無法滿足學生就業與發展的需要。為了滿足企業生產的實際需求,培養智能化煤炭行業緊缺的團隊人才,有效地緩解采掘裝備技術提升與熟練掌握這些技術裝備人才缺乏之間的矛盾,開展智能+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研究工作,迫在眉睫。

2、智能化在煤炭生產現場的應用

2014年4月,我國首個智能化無人綜采工作面在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所屬的黃陵礦業有限公司一號煤礦正式運行,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地面遠程操控采煤,填補了我國煤礦綜采工作面智能化無人開采的空白。截止到2018年8月,全國各大煤礦已經先后有70多個智能化無人工作面投產。智能化無人工作面是通過工作面控制系統,實現采煤作業的自動化控制以及遠程遙控;通過采煤機記憶截割調節控制,采煤機、支架電液控制、運輸系統的整體協調控制技術,實現設備的就地/集中/遠程三級網絡管理,系統能夠根據運輸系統負荷的大小,自動調控采煤機的生產能力;通過無線網絡覆蓋,實現移動設備采煤機在工作面環境下的可靠通訊,視頻、語音、數據三網合一,解決整個作業面的通訊瓶頸,割煤過程視頻自動跟蹤監控;根據設備之間傳感器的物聯網技術,實現相關設備的姿態識別,故障提前預警,實現工作面協調、安全、可靠的生產。

3、現有煤礦開采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大量智能化無人工作面的陸續投產造成了滿足智能化開采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不應求。智能化無人開采工作面的高效運轉要求崗位技術人員不但具備采煤的專業知識,還需具備電氣自動化控制、礦山機械、計算機遠程控制等相關專業知識,所以對畢業生的綜合技能要求較高,現有煤礦開采技術專業培養模式下畢業的學生就業后從事智能化采煤崗位的工作難度較大。智能化無人工作面在一些生產礦井上馬后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智能化綜采工作面裝備到位了,但這個專業(崗位)群遲遲不能到崗,其原因是培養這個專業(崗位)群需要較長的周期;二是,有些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倉促上馬了,由于專業(崗位)群人員的技術水平達不到要求,其生產線設備經常出現故障,不能正常生產,甚至出現安全事故,不能發揮應用的效益;三是,有些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操作人員是從不同的崗位人員中抽調來的,短時間內難以發揮應有的優勢;四是,有些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大學生充實到專業(崗位)群,由于缺乏專門的技能訓練,需要較長時間的崗位訓練。綜上所述,智能+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4.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策略

4.1通過工作崗位能力調研,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通過對雙鴨山市東榮一礦的調研,每個人工干預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的崗位配置需求如下:生產班崗位工種配置22人,每小班11人。每個生產班工作面崗位工種配置4人,其中機組司機2人、看機組大線1人、拉架推溜巡視指揮人員1人。每個生產班集中控制中心崗位工種配置2人,其中1人負責集中控制操作,1人負責巡視控制系統運行情況。每個生產班系統巡視崗位工種配置1人,負責巡視并操作下行轉載機、破碎機、皮帶自移尾范圍內的設備運轉。每個生產班業務協調員配置1人,負責巡視并操作下行轉載機、破碎機、皮帶自移尾范圍內的設備運轉。每個生產班值班及輪休人員配置3人,其中值班1人,輪休2人?,F場區隊管理人員認為本專業畢業生應能掌握現代化智能采礦技術,懂得智能化工作面的現場管理,能夠對工作面智能化采掘設備進行基本操作。所以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定為培養思想政治堅定、德技并修、全面發展,適應智能化煤礦生產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系統掌握煤礦開采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以及智能采掘原理和技術,面向煤礦生產領域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4.2通過人才培養目標,改革課程體系

智能+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研究,在明確新經濟下煤礦開采技術人才培養改革目標的基礎上,圍繞智能化開采的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構建人才培養模式、完善人才培養資源將“互聯網+”、人工智能、自動化等新技術進行融入教學內容,形成一套完善智能開采人才培養體系進而達到培養高素質的智能開采專業人才的目標。

課程體系建設上,以職業能力為基礎,要按照工作任務的相關性,實際工作情景中的能力要求來設置,培養學生在復雜工作關系中作出判斷并采取行動的能力。課程開發按照智能化高技能人才培養多個專業交叉融合團隊人才的需求,以智能化少人工作面的具體崗位為先導,結合煤礦開采、液壓傳動、礦山機械、自動化控制、傳感器等相關崗位的核心能力及其內在聯系進行課程設計,整合出若干門骨干課程,以骨干課程配置其它輔助課程,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課程的開發以項目教學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操作技能為核心。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職業能力基礎必修課程。高職應用數學、工程制圖、微機原理、工程力學、電工與電子技術、電機拖動與控制課程、液壓傳動。掌握這些知識不僅是學生滿足將來勝任職業崗位的需要,也是為將來接受繼續教育、轉職轉崗、能力拓展的后續發展空間奠定重要基礎。二是,職業能力專業必修課程,煤礦地質、礦山機械、人工智能概論、自動化控制技術、傳感器、網絡監測技術、智能采掘、巷道施工技術、礦山測量、礦山壓力觀測與控制、煤礦開采方法、礦圖與采礦CAD、礦井通風與安全、綜合機械化采煤工藝、綜合實訓。掌握這些知識使學生能夠熟練操作無人工作面的采掘電器設備并能進行基本的維修與維護,對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及進一步獲取新知識與新技術的自學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生產技術的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三是,選修課程,金屬工藝學、礦井設計、流體力學、大數據與云計算概論、工程爆破技術、綠色開采、特殊開采、未來采礦創新創業實踐、工業4.0概論、智慧城市導論掌握這些知識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確保煤礦生產安全、提高煤礦企業經濟效益的基本保證。

5.總結

由于目前我國智能+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建設處于起步階段,本論文的研究有利于為智能+煤礦開采技術專業教學理清思路,提高高職院校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為培養符合企業要求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黑龍江能源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智能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藝養教育”凝練與藝美課程體系建設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智能烹飪機
超智能插秧機
論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淺談中職學校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淺談
藝術職業院校表演專業現狀及人才培養創新模式探索
自由光2.4L專業版+智能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