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劃視角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保護的研究與展望

2018-11-20 10:50李鵬喆袁震王海云李揚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
關鍵詞:文化保護少數民族

李鵬喆 袁震 王海云 李揚

摘 要:我國化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瑰麗而深厚,任何少數民族都有他們獨特的魅力與特點,合理利用少數民族特有文化特色,將少數民族文化作為核心進行村鎮規劃,推進鄉村振興計劃的實施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是當下村鎮規劃的一個工作重點。也是決定少數民族村鎮的未來建設發展方向的重要導向,筆者以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額爾門沁村達斡爾族區為例,分析在規劃視角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與保護。

關鍵詞:規劃視角;少數民族;文化保護

1、少數民族文化建設與規劃的關系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規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文化也是村鎮規劃過程中的一個核心內容,二者相互影響共同發展。規劃可以使得具有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更好的、更加健康的進行傳播,少數民族文化也影響著規劃師對相應少數民族地區的規劃。

自然、經濟、文化是村鎮規劃發展的重點規劃內容,想要使得實現少數民族地區的鄉村振興,少數民族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成為了促進村鎮建設發展的中堅力量,其重要性不可忽視。近年來我國部分村鎮規劃工作開展過迅速,對文化建設方面有所忽略,且處于較落后的狀態,當村鎮的相關規劃目標達成之后,實際建設效果表現出缺少核心的“花瓶”狀態。為了盡快改善此現狀,使得少數民族村鎮的民族文化得以“永續”傳承發展,應充分考慮以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因素,使得村鎮規劃更有內涵,更具活力。

2、規劃視角下的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保護

2.1、額爾門沁村文化建設發展面臨問題

第一,現代生活方式對傳統生活方式的沖擊較大;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較以往有了極大的改善。額爾門沁村是一個已有400多年歷史、以達斡爾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村落。以居住方式為例,住宅以木結構為主,常為“介”字形,墻體用黃泥糊面,房頂用茅草覆蓋,二間、三間、五間不等。木結構建筑的通?。撼兄啬芰﹄S時間變得差、不利于防潮保暖,不利于防火。其實用價值隨著時間會逐漸降低,傳統的居住方式難以適應現代生活的趨勢,老房子漸漸消失?,F代技術的發展對傳統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傳播有著不同程度的改變。

第二,基礎設施較落后,不利于少數民族文化建設;額爾門沁村處于較偏遠地區,交通設施不夠健全,道路不成系統,村內土路占比較大,巷道基本無硬化,路況較差,道路較狹窄,不利于交通運輸、旅游線路的規劃與建設、文化產品的輸出。農業生產性設施缺乏,生產倉儲用地較少,不利于將已有產業要素進行整合,形成優勢產業及招商引資。不利于文化建設前期的相關產業發展。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規劃利用不足,村中缺少衛生所、加油站、技術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匱乏,不利于推進該村民俗旅游的相關建設。缺乏文化活動場所及必要的娛樂、康體等設施。額爾門沁村東南的江內島嶼生態環境脆弱,不利于對其進行相應的保護、開發、利用。絕大多數村民收入來源于務農,田地均為旱田,村民所種植類型較為單一,缺乏對已有資源利用、拓展、開發的思想、相關建設措施實施困難。

第三,民族文化保護不力;額爾門沁村是遠近聞名的達斡爾族村落,也是全國人口較少民族村。由于本村缺少相應的就業崗位,近年來勞動輸出嚴重,年輕人外出打工,傳統的達斡爾族文化無人繼承,大部分村民被漢化,達斡爾族也有自己的語言,但原文字已丟失。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失以及各種高科技技術的應用,加之年輕人對傳統習俗傳承認識淺薄,對新潮文化的盲目向往和追求,造成這些獨具特色的民族習俗無人可傳承,無人愿傳承。對于村內具有保護價值的古遺跡、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近代代表性建筑等采取的保護措施不足,導致相應文物古跡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文化流失嚴重。

2.2規劃視角下額爾門沁村的文化建設創新

第一、黨建引領文化增強凝聚力。村內黨支部組織通過開展文化惠民活動,來傳播黨的政策、方針、形勢。采取“群眾感動群眾,群眾帶動群眾”的方式,作為提升凝聚力,推動建設實施的突破口。充分發揮黨員文化人才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村民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從行動上落實相關政策方針,推進有關建設。

第二,文化廣場民族旅游庭院經濟 共促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額爾門沁這個達斡爾族村落,依江畔村里修建了一處文化廣場,為村民提供了一處供人們休閑娛樂的場地。村民利用自家院內閑置的土地,栽種瓜果蔬菜,打造城市“菜籃子”與“后花園”,吸引市內及周邊的游客來此吃綠色食品、體驗達族文化,同時增加對外銷售量,拓展農民增收渠道。

第三,巾幗志愿服務隊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額爾門沁村婦女村民自己組織了一支巾幗志愿服務隊,她們義務打掃村屯衛生、植樹造林,垃圾清出400多車,種樹種了千余棵,改善了村容村貌,居民對村子的感情加深,對村子環境的保護意識增強。

2.3規劃視角下的傳統文化保護、傳承與創新

鄉村中振興戰略及其所包含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是我黨“三農”理論發展的最新成果,為少數民族村鎮發展提供了新思路,為少數民族村鎮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傳承與創新提供了新方向,為新形勢下少數民族文化建設明提供了新思路?!多l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指出:“緊密結合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符號,盤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資源,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痹诮^大多數少數民族人民實現脫貧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過程中,有效的改善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了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與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新常態?,F代科技的不斷發展與國家軟實力的提升,使得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的發展方向發生了改變,由傳統的保護、傳承模式,逐漸轉變為保護、創新、傳承的新模式。

3、新規劃下的少數民族文化建設建議

3.1文化建設要與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同步進行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時代背景下,進行全面化、系統化的鄉村建設,才能實現鄉村振興、打贏脫貧攻堅戰。諸多少數民族村鎮在開展規劃工作過程中忽略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只是將文化建設看做是可有可無的一種建設的“附加品”,一味的追求經濟建設的成果,百姓的基本生活條件確實有所提高,但缺乏一種核心凝聚力。這種華而不實主義帶來了諸如方案落實不到位、少數民族居民及外來游客體驗感差、資金匱乏等問題。若長期維持這種狀態,少數民族村鎮中部分文化要素會因此導致發展宣傳不全面,是一種文化損失,且這種損失是不可逆的。

在開展少數民族村鎮規劃的文化建設工作過程中,要調動發揮本土人員的優勢。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要盡快認清人人民群眾在城市文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從少數民族村鎮的居民的思想層面入手,通過開展一些符合人們文化需求的活動來促進文化建設目標的順利達成,將個人利益與村鎮發展緊密的關聯在一起,減少當地的人員流失,為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播創造出更多便利條件。除此之外,在推進各項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生態建設,

3.2突出重點特點形成核心吸引力

政府采用旅游、文化的發展模式的基礎之上,將其升級成為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模式,打造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促進經濟發展。近期文化民俗旅游綜合體異軍突起,中國的旅游業發展已經進入休閑經濟井噴期,以文化民俗旅游為首的特色旅游業發展迅猛、且發展潛力巨大,在國家層面出臺的各種優惠政策的新形勢下,建設民俗文化旅游綜合體成為促進當地積極發展的推進劑,也是 “文化廢墟” 發展的新契機,采取 文化、旅游、產業新模式,提升少數名族村鎮旅游地的文化內涵,促進少數民族村鎮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為非物質文化展示與發展提供更大的平臺,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包括文化在內的各項產業的認知度。

這些少數民族地區飲食、服飾、建筑形制等均可作為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發展的要素,而文化的傳播離不開人們的思想,所以相關主管部門需要采取相應的宣傳教育措施,讓當地人民從思想上意識到自己作為本民族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所要擔負的歷史使命,與此同時也需要共同發掘出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將本民族特有的民族風俗文化發展要素進行整合,滲透到文化民俗旅游綜合體打造的處處細節上

3.3利用現代媒體宣傳形式進行傳播保護

少數民族村民在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綜合體的過程中需將其品牌化,產業化,將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已形成規模的文化產業產品,依托新媒體平臺,加之相關主管部門進行相應的扶持與帶動,進行相應的宣傳推廣,擴大已有品牌影響力的同時,帶動發展中的品牌。

利用好新媒體平臺需要對市場進行相應的大數據分析,結合當地的市場調研,確定出相應的市場需求,將市場需求作為主要參考因素,結合當地的宣傳情況和有關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進行相應的宣傳。利用諸如微信、抖音、微博等媒體交互平臺,將自己的特色文化活動,通過文字信息、視頻圖像、音頻等媒介對本民族文化進行最大程度的表達與展現,以吸引游客帶動相應的經濟發展。通過發達的互聯網網絡將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增加居民的收入方式,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留住本地的居民,減少人口與文化的流失,達到對文化的保護、創新與傳播。

4、展望

在當前全面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的關鍵時期,如何實現少數民族文化的差異化健康化發展,如何在少數民族村鎮全面大力推進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同步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建設,如何提升少數民族文化吸引力,保護、創新與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成為了少數民族村鎮發展的重要問題。少數民族特色文化作為中華文化寶庫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少數民族村鎮的核心,是展現少數民族特色文化與提升軟實力的最重要元素,這也對少數民族地區村鎮規劃中的文化保護、傳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目前少數民族村鎮規劃文化建設研究基礎之上,建立一個以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保護為核心的全面性的、多角度的研究體系是十分必要的。少數民族村鎮與少數民族特色文化都是一個復雜的,抽象的集合體,加強規劃涉及各學科間的研究與交流,對于保護、傳承、弘揚好少數民族特色文化有重要意義。

規劃師在進行相應少數民族村鎮規劃及研究時,拓寬自己的視野,全面發揮與展現少數民族文化特色,將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保護作為一重要因素進行規劃思考,要有層次性,有整體性,有針對性。將已有的基于少數民族村鎮規劃領域的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的研究進行整合與提煉,從更高的角度、更深的層次去探索少數民族村鎮規劃中對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同時少數名族村鎮規劃也應該具有層次性,不能一概而過,要有一定的整體性與針對性。

相信在新的規劃發展要求與少數民族特色文化新的發展趨勢下,差異與特色并存,經濟硬實力與文化軟實力相互依附,健康協調發展,將會成為少數民族地區未來全面發展的新局面。

5、結束語

少數民族村鎮規劃中的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建設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在當前的少數民族地區村鎮規劃過程中,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應被列為少數民族村鎮規劃中必須考慮的項目之一,進而使少數民族村鎮規劃更貼合實際需求,更加具有全局性,全面提升國家軟實力。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建設應在現有研究基礎之上開創新的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新道路,從而確保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得以常態化、健康化、規范化發展,國家軟實力提升更加穩健。

參考文獻

[1]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研究——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 孫國學-《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Management and Social Science(PMSS 2014)》-2014

[2]黑龍江省少數民族非物質文遺產保護研究 季連帥-《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

[3]達斡爾族文化體認與傳承 高春梅-《東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12

[4]走出自我本位:新媒體背景下地域文化傳播的破解 張居蘭-《出版廣角》-2018

項目基金

齊齊哈爾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編號:210259)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大學 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

猜你喜歡
文化保護少數民族
Jiao Ayi| 《嬌阿依》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謝雱綏寧少數民族村落油畫寫生作品選
少數民族的服裝
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定義的新思考
海北州民族文化發展研究
貴州民族文化保護方式、問題與對策
民族傳統體育觀光化開發模式構想
從甘肅慶陽窯洞的發展來看傳統建筑文化
《少數民族舞》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