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唐代對女性“以胖為美”審美觀形成的成因

2018-11-20 10:50張書瑞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
關鍵詞:審美觀唐代女性

摘 要:縱觀中國歷代王朝,唐朝是封建社會處于鼎盛時期的代表,其審美觀在整個封建時代都獨樹一幟,本文探究了唐代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形成對女性與其他朝代不同的審美觀。女性地位得到提升,以及唐代經濟、政治、文化如何影響這一時期對女性“以胖為美”的審美觀。

關鍵詞:唐代;女性;審美觀

一、唐代各民族大融合的時代背景

唐朝處于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是絲綢之路發展的黃金時代。當時的唐朝中心城市是人們熟知的長安城,也就是現今的西安,是東方絲綢之路的起點,被稱作世界四大文明古都。絲綢之路的發展促進了唐代各民族的大融合,這一時期,以胡人居多,而李唐皇族具有這樣的血統影響了整個朝代。這里的胡人所指的就是曾經秦朝一統六國時期的匈奴人,后又被稱作胡人,他們長期與北方游牧民族大雜居的生活,性格剛烈又擅長運動,對女性主張以健康為美的審美追求,并不主張以瘦為美,因而唐朝女性體態多為健碩。

歷史圖冊《虢國夫人游春圖》有記載,這幅作品是唐代畫家張宣所創作,描繪了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三姐虢國夫人及其女眷盛裝出游行進中的場面,畫面中人馬的疏密安排合理,虢國夫人被安排在最中間與秦國夫人并肩而行,二個人之間好像在交談著什么,從這里可以看出唐代女子的出行工具一改以往的轎子,而是同男性一樣用馬做為交通工具。胡人的血統使唐代女子性格不拘小節,將騎馬作為唐代女子日常休閑活動之一,這是其他朝代不曾出現的。除此之外,還學習茶道、畫藝、舞蹈、馬球、游獵等休閑活動。在多民族的社會背景下,女性的日常休閑活動不再局限于琴棋書畫。戶外運動使女性體態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形成了“以胖為美的審美追求。

二、佛教文化的普及對女性影響

西域文化的轉播為人們帶了佛教宗教思想,佛教文化在唐朝達到了鼎盛時期。武則天登基以后,作為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為了得到百姓和眾臣的肯定,在唐朝大肆宣傳佛教思想,以鞏固皇權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因此朝廷上下不惜花重金修建寺廟祠堂安納僧侶,促進了佛教的開展,并且修建了許多女皇形象的雕像,武則天以此來捍衛自己在群臣百姓中的高大形象,借以鞏固皇權地位。此時的唐朝已被佛教思想籠罩著,百姓對佛教狂熱崇拜,一改從前對百姓思想上的禁錮,佛形象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從洛陽龍門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大體可以看出,這一時期佛形象有所改變,不再是不茍言笑而是嘴角上揚,體態豐肥,大耳墜,面部飽滿肥碩,佛像頭部偏大,身體微短,身材比例勻稱,體態舒展具有很強的動態感,這一佛形象同當時唐朝對女性形象的審美標準吻合?!耙耘譃槊馈背蔀榱诉@一時代的審美標準。從佛形象中袒露的胸肌以及衣料質感柔和又輕薄流暢可以發現,這與唐代女性的穿著上一致,不再保守而是開放。低胸裝和透視裝在當時廣泛流行??梢姺鸾涛幕o這一時期的女性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佛教文化中宣揚的眾生平等也使女性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思想上更為開放和包容,女性形體上較與其他朝代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注重身體的流線型和體態的豐滿,身材標準勻稱,不再是弱不禁風的嬌小女子形象。后人常以“胖”來形容唐代女子,倒不如說唐代女子更為健康,是一個王朝發展到鼎盛時期的象征。

三、唐代女性社會地位

唐代是一個開明的時代,女性地位得到了提高,具體表現在女性可以參與政事,達到高峰時期是女皇武則天時期。武則天在登基之前被唐太宗封為才人,是一位非常有能力又足智多謀的女性。由此可以看出女性在唐朝時期的地位,不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而是德才兼備。女性的社會地位改變是一個王朝進步的標志。女性王朝天下,使女子普遍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學習文化知識后,在多種文化的熏陶下,女子對美學有了自我審美追求,主張思想解錮。與其他時代相比,唐代可以與男子一同參政議政、一起體育運動,男女之間可以自由接觸交往,不拘小節,甚至女子可以公開追求男性。 唐代詩詞歌賦,繪畫雕塑等作品中常表現對女性的歌頌,這也體現了女性在男性心中是受到尊重的。女子從不會為自己身材感到困擾,這種自信美是其他朝代所不具備的。這類似西方母系社會對女性生殖能力的崇拜,“以胖為美”是一個朝代對女性的尊重與欣賞。

四、唐代經濟對女性的影響

唐代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占優勢,長安城上至渭河沿岸,下至秦嶺北麓,主要集中在運河沿岸和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區,大運河的開通帶來沿岸交通的便利,農業的發展和城市的繁榮。從當時的地理位置來看,可分為海上絲綢之路和陸路絲綢之路。便利的地理位置也使唐代成為歷史上最為輝煌的王朝。由于經濟的繁榮發展,這一時期的唐朝,百姓安居樂業,國富民安。沒有了生活上的壓力,與其他王朝不同,唐代婦女家庭幸福,生活富裕,對生活品質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又處于一個和平無戰亂的時代,這使女性身體和心靈都得到了解放。從當時流行絲綢服飾,薄、輕、透,又是絲綢的特點來看,服飾上一改從前的保守,女性在著裝上更為自由開放,身體上沒有了束縛。唐代女性豐腴的身材特點也是這一朝代國強民富的象征。

由于唐朝具有較為開放的思想,中央一改以往的商業政策,摒棄了陳舊的思想,引導人們提高創新意識,使這一時期出現的花釉瓷、唐三彩、釉下彩繪瓷器等得到空前發展。唐朝商業繁榮,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從現金出土的唐三彩陶俑可以看出當時女性的體態豐滿,臉部圓潤,面部紅潤,對女性“以胖為美”的審美觀已經形成。陶俑中駱駝的出現寓意著西域文化向大唐的流入,也證實了各民族大融合使我國成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繁華的都市里不僅可以看見唐朝人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這種開放型的國家政策使人們接受到外來文化的轉播,同時也讓女性得到了尊重??v觀歷史,唐朝是唯一一個對女性尊重,并與其他王朝不同的是唐朝對女性的審美,不再是瘦弱嬌小。裹小腳在唐朝也是不盛行的??梢?,唐朝對女性審美觀的改變,與當時經濟的飛速發展是分不開的。

結論:

綜上所述,唐代對女性的審美觀受到了經濟、政治、文化和時代背景的影響。唐代女性豐腴的身材是這一朝代國富民強的象征。以健康為美的審美觀,不僅受到唐朝人的認同,也符合了當今時代對女性的審美觀??梢?,唐朝不僅國力強盛,女性以豐滿、肥碩、艷麗、為審美標準,并且女性身上散發著自信的魅力。唐代審美引領著時尚在中國的歷史上走在前沿,非常值得后人考究與學習。

作者簡介

張書瑞(1994.4),遼寧沈陽人,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17級研究生,美術學專業。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審美觀唐代女性
淺論美術基礎課程在廣告學專業構成中的必要性
唐代女性服飾考略
唐代銅鏡中的設計美學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學理論初探
論女性的可持續發展
淺談《紅樓夢》女性外貌美描寫中的“隱含比較”修辭手法
唐代皖南詩歌探究
女性與權力
美術欣賞深度介入促生學生幸福感研究
鋼琴演奏之音樂的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