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四王國內外對比

2018-11-23 01:36王瀛趙玉琢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8年8期
關鍵詞:中國畫

王瀛 趙玉琢

摘 要:受到明朝末代畫家董其昌等人的影響,清朝的繪畫界以文人畫為主。并且清代前期的山水畫,受到了董其昌理論跟實踐的影響。無論是在畫面風格上還是構圖上都很相似。在風格上,崇尚古人。在運用筆墨上非常有韻味。因此形成了以“清初六家”為首的清代畫壇。他們引領整個清代畫風。最為重要的是“四王”在當時的山水畫地位很高。當時沒有人能夠與之相媲美。綜述了四王生平及成就,四王山水畫形成的歷史必然性,四王山水畫對后世的影響,四王與拉斐爾前派復古形式上的區別。

關鍵詞:四王;四僧;拉斐爾前派;中國畫

一、“清初四王”生平及主要成就

“四王”是指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四位明末清初的山水畫家。他們在繪畫風格上比較相近,主要體現在對筆墨的應用上和對古人的畫的模仿上,因此被稱為“清初四王”。

(一)“四王”中,以王時敏為首

他的風格蒼潤松秀,并且在藝術上受到了董其昌的指點和影響,因此王時敏走上了臨古,摹古,追求筆墨趣味的正統之路。早期他的山水畫精細淡雅,整齊秀氣,在后期非常注重筆墨,筆可虛可深??梢哉f王時敏運用墨水積累方法。即墨起興、墨色細膩光滑,給人一種心情舒暢平和之心。技法上受到元代黃公望淺絳水墨影響,重筆墨的特點。代表作《仙山樓閣圖》。

(二)王鑒,滑潤纖細而不傷雅

他以董源,巨然為大師,融合了"元四",在黃公望身上學習了很多技法,技藝精湛,筆尖細膩,繪畫風格濕潤,纖細而雅秀,善作青綠設色,皴染兼長。代表作《長松仙館》。

(三)王翚,御賜“山水清暉”

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文人畫注重筆墨的特點和職業畫家注重構圖跟造型能力結合起來,風格多變,操作很熟練。正因為他是職業畫家,作品出眾,意味十足,生動有趣?!斗鹿潘募旧剿骸?,畫中景物清晰可見,滋潤秀雅,春意初顯感覺來源于畫家的真實生活。代表作《水閣幽人圖》。

(四)王原祁,技法上蒼潤渾厚

王原祁是王時敏的孫子,他的畫是一種干筆墨的作法,跟黃公望的“景繁而筆簡”其實并不相同。他主張用筆要“毛”不要“光”,他在構圖上注重“龍脈”“氣勢”,安排得頗具匠心。代表作《仿大癡山水》。

二、“四王”山水畫的藝術特點及形成必然性

(一)“四王”山水畫的藝術特點

“四王”的突破主要體現在藝術語言上,他們在作品上模仿前人的作品,在反復創作中總結經驗,學習古人的筆墨技法,并且繼承并發展了枯墨積染法,對后世山水畫有很大影響。王時敏祖孫二人非常注重筆墨的運用,學習黃公望的筆墨用法。蒼勁有力,四王還注重用筆的連貫性,流暢而且有韻味。另外,他們也十分注重畫面的構圖,他們通過對局部的細致刻畫,在重復疊加中一點點完善整幅畫面 ,形成了中國畫獨特的空間結構和筆墨用法。

(二)“四王”畫風形成的歷史必然性

董其昌占領了整個17世紀的中國畫壇,并且作為明末清初的一位繪畫理論家,他的觀點和美術思想直接影響了明末至清代山水畫的走向。還提出了著名的“南北宗論”理論,成為了那個時代山水畫發展標準,決定了山水畫的發展走向,也直接影響了“四王”畫風的形成,為他們進行摹古提供了條件。王時敏首先師從董其昌,在理論與實踐上遵循董其昌畫風。但從總體而言“四王”在意味上,雖然沒有跟其他階級的審美相同,但其主導方面仍是封建文人士大夫所需要的。當時的社會經濟決定了文人畫家的心態,成為了“四王”畫風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他們認為古人的繪畫才是經典,只有不斷的模仿古人,才能達到古人的那種思想和所追求的藝術環境。他們注重畫面的形式變化,從而忽略了對自然的追求。但是藝術家們追求自己所喜歡的,這也四王畫風形成的必然性。在對古人的山水畫臨摹上,希望能夠達到每一個細節乃至每一處筆法都與古人的繪畫相近,而“四王”藝術思想和藝術風格也迎合了當時社會需要,迎合封建貴族的審美情趣,在皇權貴族的映照下,大力臨摹古人的作品,并且復古作品在那時備受歡迎,并且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因此四王的山水畫在那時被認為是正統派。

三、“四王”山水畫對后世的影響

縱觀“四王”的山水畫,他們對于古人藝術的追求很執著,講求筆墨運用。他們對于山水畫的追求體現在藝術語言上,他們喜歡山水畫的單純。在藝術作品上強調古人的作用,在臨摹中尋找古人的意境,尋求古人所追尋的藝術。他們的繪畫對整個清代畫壇影響巨大,對現代山水畫的發展也有一定影響?,F在如果提起山水畫,那四王的作品及影響地位,是值得我們探討跟學習的。四王山水畫不僅給當時的人們和畫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乃至現在也意義尤深。

四、四王和四僧在繪畫關鍵上的差異

說起清朝繪畫,最具代表的當屬“四王”和“四僧”,他們是正統派與創新派的典型代表。在當時可以說,“強調過去”“強調法治”“強調法律和創新”的兩種思潮都受到“四王”和“三王”的影響。四王畫派明代開始,前人的繪畫經驗和表現方法被成為一種不可越雷池半步的“法”規。明末清初這種臨摹風氣更加泛濫,特別是清初,嚴酷的政治斗爭、尖銳的民族矛盾使相當一批知識分子脫離現實,去尋找自我安慰的場所。

“四王”畫風的出現及發展正是當時社會現狀造成的,受到統治階級的支持?!八耐酢彼麄冊诋敃r屬于宮廷畫師,在皇權貴族的映照下,他們的畫風及作品被視為正統派,并且他們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幾百年的中國畫。

四僧是指清初的四位僧人。他們是:髠殘、弘仁、八大山人和石濤。他們都是明朝遺民不愿向新王朝屈服的追隨者,都因為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然后他們進入了隱居生活,通過詩歌、書法和繪畫表達了他們的生活意識。作品具有強烈的個性特征和復雜的精神內涵,不同于當時盛行的正統風格。這四位藝術家用長袍遮蓋心靈的痛苦,以激情的藝術、深厚的感情色彩和對社會狀態不滿的個性創作了許多作品,主張創新,他們對藝術的追求,對后來的揚州畫派的興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局限于復制和古代法律,強調繪畫的抒情性,結合主觀和客觀的觀點,善于在相同和不相似之間創造相似的形象。用墨水和墨水的技術,對后人產生了很大影響,直到現在也有許多畫家在學習他們的畫風。

五、四王與拉斐爾前派復古道路上的差異

(一)“四王”的復古形式

四君子崇尚古人,崇尚傳統。但他們的復古,不是簡單的粘貼復制,他們通過對古人作品的不斷摹寫,了解古人在藝術道路上的創作過程,通過臨摹,找到古人對藝術追求的目的,對作品進行反復嘗試。達到古人所向往的生活。四君子的復古目的不是“泥古”,是對古代繪畫圖案的繼承。

(二)拉斐爾前派的復古形式

不斷復制古人的繪畫是拉斐爾前派典型的特點。拉斐爾前派的復古形式,用準確真實的概念來體現,主要研究自然主義,對以前的藝術充分吸收,并能夠身臨其境去感受畫家作品,厭惡那些腐舊的、規規矩矩的作畫風格,希望自己能夠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對傳統的依戀與向往、對逃避和消極反抗的情感,主張畫出大量的細節,并運用強烈色彩的畫風。

兩種復古形式的相似之處:古代兩種修繕形式的出現,與當時的當權者有關。19世紀中后期,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大力發展工業,在經濟旺盛的時代下,皇家非常重視藝術的發展。為了迎合統治者的需求,皇家美術學院創立了受人恭敬和空洞的工匠藝術。為了改變這種藝術形式,解放前的藝術家們開始秘密地成長、壯大,對后來歐洲藝術產生極大影響?!八耐酢钡陌l展是為了滿足清政府統治階級的要求,這四位畫家在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傳承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受到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很大,藝術作品與當時環境有直接關系。拉斐爾前派跟四王都真實地表達對生活的向往,真誠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繼承并且發揚了前人的思想?!八耐酢眱A情于祖國之愛,用復古的方法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

(三)兩種復古形式的區別

拉斐爾前派是在西方復興古人的最后形式,“四王”也是中國畫的復古的典型代表。他們有著自己所追求的藝術,有自己的要求跟標準。自然主義對拉斐爾前派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他們的藝術較為微妙,“四王”的形式主要是恢復古代、模仿和復制的方式?!八耐酢钡淖髌?,主要是對古代作品的模仿。他們四人一生都經歷過許多名山大河。在藝術創作中,他們不是盲目想象,而是結合他們所見和所聽到的,通過大自然的山水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但是形式上他們仍然采用模古、仿古和復制的表達形式。西方繪畫藝術始終是對過去的否定,他們認為現在的才是好的,所以有必要否定過去,這樣才有利于創新,他們認為時代是進步的,新的事物早晚都會取代舊事物的。在這之前,西方繪畫做的就是否定前人的作品。四王的復古與拉斐爾前派的復古在這一點上具有明顯差異?!八耐酢钡膹团d,是在肯定前人成就和吸收前人優勢的基礎上,創新和創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傳統繪畫。首先是對過去的分析,良好的積累,吸收和借鑒過去的優點,用自己的主觀意志和情感抽出點,形成一種新的藝術效果。這是兩個畫派在復古形式上所不同的。

六、結語

中國畫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穩步前進。中國畫的文化積淀,以墨色為代表,歷經五千余年,從未被認為是落后的、保守的。相反,它是中國古代優秀文化的代表。中國畫是中國傳統的優良文化,是我國民族智慧的結晶,民族情感的表現,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占重要位置。四王在董其昌的引導下,不斷摹古,尋求古人生活的意境。為當時的藝術奠定了良好基礎,加之現在人們對藝術的追究,依舊離不開摹寫,反復臨摹,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礎,無論是畫畫還是寫字,都離不開臨摹?!八耐酢睂χ袊嬎囆g發展和創作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想要研究和學習中國畫的筆墨藝術,肯定不能忽略四王的藝術。藝術創作應該具有時代感,無論什么時候好的作品都不會被磨滅的,始終是典范。想要找到跟四王有相同的藝術思想,就要跟四王有共同的特點而這個共同特點就是中國山水畫獨具的藝術精神??傊?,“四王”藝術無論是在以前,還是當代,都對中國畫的藝術創作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參考文獻:

[1]商勇.清代四王[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2.

[2]朵云編輯部.清初四王畫派研究論文集[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3.

作者單位:

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

通訊作者:趙玉琢

猜你喜歡
中國畫
同舟共濟 共克時艱
書畫名人匯
中國畫名家作品適時行情
中國畫名家作品適時行情
中國畫名家作品適時行情
中國畫名家作品適時行情
中國畫名家作品適時行情
中國畫名家作品適時行情
中國畫名家作品適時行情
中國畫名家作品適時行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