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春山居圖》舊事

2018-11-26 09:46李北山
齊魯周刊 2018年37期
關鍵詞:富春山居圖居圖黃公望

李北山

元朝時,年過五旬的全真教道士黃公望就隱居在富春江畔。據傳,一天,好友無用道士前來探望,兩人相約在江邊暢飲。興之所至,黃公望鋪開筆墨,點點勾勾數筆,沿江風景已躍然紙上,片刻之后就形成了一幅寬一尺、長三丈有余的長卷。站在一旁觀看的無用道士連連驚喜叫絕,請求黃公望在此畫完成之后贈予自己,一向大方灑脫的黃公望欣然應允。這是在1350年,無用道士就成為《富春山居圖》的第一位收藏者。

明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被明代書畫四大家之首的沈周得到。他拿這幅畫去重裱。結果那個裱畫店竟騙他說畫丟了。沈周萬分痛惜,但他為人寬厚,只好打掉牙和血吞,吃啞巴虧。但天才自有天才之處,為了暫慰丟畫之苦,沈周竟根據自己驚人的記憶力將三丈長卷從頭至尾地背臨了一本,這就是著名的沈周的《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后來沈周把《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送給了一位叫樊舜舉的朋友。這樊舜舉任蘇州節推,相當于蘇州的法院院長。有一天,他請沈周到府上,說是得了一幅好畫,共鑒賞之。沈周到了一看,差點昏倒,赫然就是他被騙走的《富春山居圖》,和他的《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放在一起,樊節推大概是要給他一個驚喜,沒想到勾起了傷心事。后來《富春山居圖》就轉到了無錫收藏家談志伊手中, 1596年,又轉到了董其昌手中。董其昌對《富春山居圖》愛不釋手,即使是出門在外也經常帶在身邊,以便隨時欣賞展玩。有一年秋天,董其昌在惠山又神奇地買到了沈周的《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他成為歷史上同時擁有真仿《富春山居圖》的第二位主人。董其昌在晚年以高價將《富春山居圖》賣給了他的宜興朋友吳之矩。吳之矩去世后,將這幅畫留給了他的三兒子吳洪裕。

據說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每天不思茶飯地觀賞臨摹,到了朝夕不離的地步。清順治七年,臥病在床的吳洪裕到了彌留之際,氣如游絲的他念念不忘《富春山居圖》和《千字文》,竟然要以此“火殉”。 第一天先燒了《千字文》,吳洪裕親自監燒;第二天又燒《富春山居圖》,萬幸的是,就在畫即將付之一炬的危急時刻,從人群里猛地竄出一個人,“疾趨焚所”,抓住火中的畫用力一甩,“起紅爐而出之”,愣是把畫搶救了出來,他就是吳洪裕的侄子,名字叫吳靜庵。

《富春山居圖》雖然被救了出來,卻在中間燒出幾個連珠洞,使原畫斷為一大一小兩段,從此稀世國寶《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前段畫幅雖小,但比較完整,1652年吳其貞得到后將其命名為《剩山圖》;1669年歸廣陵王廷賓所有。到了1938年,被畫家吳湖帆購得收藏,1956年,這部分《富春山居圖》終于被浙江省博物館收藏。后段畫幅較長,但損壞嚴重,修補較多,被后人稱為“無用師”卷。后段連題跋長三丈,是《富春山居圖》卷的主體,再度在收藏家中轉換。最后于1746年流入了清宮,為乾隆所鐘愛?!盁o用師”卷后來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被運往臺灣,至今仍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6月2日,海峽兩岸的兩幅《富春山居圖》終于在臺北成功團聚,向公眾進行了展出。

猜你喜歡
富春山居圖居圖黃公望
黃公望的人生
龍門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為什么會分隔兩地?等
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經典名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