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視作品作為德育素材的應用

2018-11-30 02:40張楚然
中國德育 2018年17期
關鍵詞:習俗階段水平

電影《我不是藥神》不斷突破票房新高,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熱議。該熱議也引起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關注,并作出相應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等相關措施。

影片中,程勇因一次意外的機會,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制藥的獨家代理商。他在收獲巨額利潤的同時,生活發生了巨變,既是病患們的“天使”,又是警方要打擊的“魔鬼”。起初程勇只為獲利,而當真切地了解病患們的生活之后,人性善的一面被最大程度激發,即使為此身陷囹圄,也要全力幫助這些病人。影視界的專業人士,從藝術角度探析電影的藝術價值;政府部門,從民生角度探討如何為老百姓辦實事;而從教育的角度,不禁讓人想起“海因茨偷藥”的道德兩難故事??茽柌窠璐藢和牡赖掳l展水平分為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和后習俗水平發展階段。教育研究者需要理性思考,如何將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水平理論與《我不是藥神》這一德育資源相結合,以此引導青少年思考影片中值得探討的問題。

首先,一個行為既利己又利他,但這一行為主體會受到法律的懲罰,我們該如何看待?

程勇需要靠賣仿制藥改變生活,病人需要仿制藥挽救生命,但販賣仿制藥卻會違法,面對這一矛盾該怎么辦?這一最直接的問題,通常是道德發展處于前習俗水平階段的孩子(9歲之前)考慮的。前習俗水平分為懲罰與服從定向階段和相對功利道德定向階段。前者的核心是逃避懲罰,即是否應該賣仿制藥,取決于這種行為是否受懲罰;后者的核心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是否會得到認同和贊賞,即是否應該賣仿制藥,取決于該行為是否符合自身利益。

程勇賣藥分為兩個階段:最初鋌而走險只為賺錢改變自己的窘迫生活,病人們只是“搭順風車”,是完全的利己主義;當“功成身退”后,得知張長林背信棄義將藥品漲價導致很多病人買不起藥,甚至死亡,此時的程勇重操舊業,不為賺錢,只為讓病人能夠用仿制藥救命,這種行為動機是利他的。因此,對于程勇的道德評判,需要引導兒童思考他在不同階段賣藥的目的,考量其行為動機是利己還是利他。當一種行為的動機與結果都能利他,卻會受到法律懲罰時,社會期待人們能夠選擇拋開種種顧慮來堅持這一行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在他人需要幫助時施以援手永遠是一種寶貴的道德品質。法律是一種規則,一種沒有感情的存在,但社會不能冷漠,人需要被溫暖。

其次,若一個行為是違法的卻能得到人們的支持,認為這一行為是符合道德的,該如何看待這一行為?

這一問題通常是道德發展處于習俗水平階段的少年(9—16歲)思考的。這一水平分為尋求認可定向階段與維護權威階段。前者的核心是尋求大家的認可與贊賞,即眾人都感謝程勇,認為賣仿制藥沒有違背道德;后者的核心是尊重法律的權威,即這種行為是違法的,不該做。這個階段的少年尚不能考慮到情與法的矛盾,不理解法律的制定有時要照顧大眾的情感。

此時,出現了一個矛盾點:程勇販賣仿制藥屬違法行為是毋庸置疑的,但即便如此,人們仍感謝他,并且贏得了代表法律權威的辦案警察的同情。深入分析,程勇的違法行為讓更多病人受益,是得到大家認可和贊賞的根本原因,同樣是程勇得到警察和法律同情的原因,故此,辦案警察要求退出辦案組,法院對程勇從輕發落。在眾人心中,救萬千病人之功遠遠抵過侵犯知識產權、走私仿制藥之過,故程勇在審判后被送往看守所的時候,眾人淚流滿面、夾道相送。人們渴望更多的人在有能力行善的情況下,勇于沖破制度的束縛,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從社會情感的角度來看,我們寧愿看到一個人在竭力幫助他人、挽救他人生命時觸犯法律,也不愿意接受一個奉公守法的人對他人正在承受的危及生命的痛苦視而不見。

最后,當堅守道德和違反法律相悖,情與法之間存在沖突時,我們該如何抉擇?

這一問題通常是道德發展處于后習俗水平階段的人(16歲以后)所思考的。這一水平分為社會契約定向階段與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前者的核心是大家商定的法律和規范,是為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可以應大多數人的要求而改變,因此認為程勇的做法有其合理性;后者的核心是尊重法律的權威,道義高于一切,只要動機是好的行為就是正確的,因此程勇為了救人賣仿制藥是道德的、被認同的。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法律和道德本不是一對矛盾,只有當生命這一命題介入之時,這一話題才會變得如此沉重。程勇賣仿制藥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卻是違法行為,究竟該遵守法律放棄更多人的生命還是鋌而走險挽救更多人?顯然,更多的人傾向于選擇后者。仿制藥未對其他人構成傷害,反倒幫助了更多病人,但是這種道德甚至“功德無量”的行為依舊觸犯了法律。當生命的命題拷問著靈魂,徘徊于情與法之間,我們依然需要堅守心中的“善”和普世認同的價值觀。成年人在面對這一難題的時候,更需要超越道德層面思考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當道德的、能使社會受益的行為是違背法律的,當情與法之間的矛盾暴露出來時,社會才能在反思中不斷完善,不斷進步。

《<安娜·卡列尼娜>的創作過程》中有這樣一句話:“罪過,有時是在于環境的丑惡?!薄笆澜缟现挥幸环N病,就是窮病”,因為醫療體制的限制,所以人們不得不面對生命與制度、道德與法律間的抉擇。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讓每個人透過其中看到自己的生活環境,引起人們內心的觸動,同時讓人們更深入地探討德與法、情與理的矛盾。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這一德育資源,正確引導青少年思考影片中的道德兩難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判斷程勇的做法對與錯的理由,只代表道德發展水平,不意味著道德水平的優劣,教育工作者不能超越青少年的實際年齡及道德發展水平進行德育。

【張楚然,河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 谷 月

讀者熱線:010-62027510

投稿郵箱:zgdy_guancha@163.com

猜你喜歡
習俗階段水平
名師成長的四個階段
張水平作品
假期之后,你想成為誰?
不同的階段 不同的方法
高三未了,你準備好了嗎
3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