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在世界“復活”

2018-12-01 04:52吳雪
新民周刊 2018年45期
關鍵詞:復活漢字韓國

吳雪

漢字的曲折本質上在于日本人對﹃文化偏執﹄的一種過分警惕。日本人一方面認可漢字有靈性,是遠古時代在今天的復活;但一方面又因擔憂自己的身份系于中國,內心總有一種消沉與抵抗。

漢字,這個從上古傳承至現代,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20世紀以前,在東亞各國歷朝歷代,以高度完備的水準,長期穩居唯一國際交流文字的“寶座”。之后,民族主義的覺醒、國家強弱的制約、心理上的文化偏執,多重打壓沖擊,造就了漢字跌宕起伏的傳承往事。

翻開歷史的扉頁,漢字在韓國“廢又興”,在日本紛爭中有“保留”。它對東亞乃至世界的影響,必將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激蕩回響”。

風靡和再風靡

“當我從仁川機場出來,一路看著廣告牌、店鋪招牌,到首爾市區,真的很難找到漢字,如果沒人接機,我根本找不到東西南北?!弊骷倚祆o波早年曾在《走進韓國》一文中寫下對首爾的最初印象。近一個半世紀以來,韓國、日本、越南……傳統東亞文化圈,在西洋文化沖擊下土崩瓦解,意識形態千差萬別,自1970年韓國廢除漢字之后的45年間,漢字在韓國全面“退場”似乎是可以預料到的結果。

首爾光化門恢復漢字門楣匾額。

然而,時間總是那么神奇,今天若是再去一次韓國,也許是另一番景象,漢字不再“隱身”,而是躍然各處,從機場府院驛到外匯換率表指示牌,再到海東龍宮寺景點、釜山驛路牌,參雞湯飯館……純漢字,韓漢并行字,抬眼可見。不必驚訝前后反差, 2005年,韓國頒布規定,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志等領域重新恢復漢字;2017年417萬人赴韓旅游、每年中韓企業產生近3000億美元交易額。政策覺醒、消費可觀帶來的雙重“蝴蝶效應”,漢字回歸不可阻擋。

的確,中國經濟飛躍,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韓國連年經濟蕭條和內需不足,中韓企業聯手激增,會漢語的韓國職員成了“香餑餑”,貿易、電子、航空、建筑等各行各業,整齊劃一地在招聘簡章中規定:會中文者優先。26歲的李東炫畢業于成均館大學中文系,高中時迷上《三國志》的他,如今高薪入職一家游戲公司,面向中國市場開發項目。懂得漢字,會說中文,儼然讓越來越多的韓國人找到了價值。

這一熱潮也蔓延到韓國教育圈,不單是韓國高中生更傾向于選擇漢語作為第二外語,連三四歲小朋友都被送到“漢語為必修課”的中韓雙語幼兒園;而公立小學只需繳納一些托管費,就有專門中文老師教授漢語;值得慶賀的是,韓國計劃從 2019 年起,全國小學五到六年級教材將標注漢字及其讀音和釋義。

如果覺得韓國對漢字足夠“敬為上賓”,那么,日本漢字愛好者孜孜不倦向東亞乃至世界推崇的“漢字情結”,用狂熱形容亦不為過?!笆澜鐫h字化即平和,我等日本之漢字黨……”

京都地鐵站站牌采用漢字。

在日本互聯網空間,這首漢字歌,足以證明了漢字在狂熱粉心中的魅力,恨不得分分鐘秒殺其他文字,將漢字推向未來世界通用語之巔。

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多的日本民眾也有同感。日本文部省關于“你對漢字抱有怎樣看法”的一項調查顯示,72.4%的人表示“漢字是書寫日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字”,其中有52.5%的人認為“應該踏踏實實學好漢字”。

漢字風靡顯然帶動了日本漢字產業的繁榮。2009年出版的《看似會讀實則不會讀的易錯漢字》登上暢銷榜首;漢字謎語類節目《六角猜謎》以高收視率擠進娛樂節目排行前三;漢語水平考試報名人數在55種語言中超過英語,十年前就突破了270萬;在京都漢字博物館10米高的漢字塔,展示了5萬個漢字,每年12月12日評選出一個年度漢字,已成慣例。

旅居中國二十余年的上海師范大學比較文學韓國籍教授林惠彬認為,漢字的興盛,不能只看經濟利益或實用價值,而應注重發揚它的精神文化,畢竟漢字在語言表現力、思考能力上的“深謀遠慮”高于韓文、日文,這應是中日韓三國學術界的共識。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現代漢字風靡穿越回古代,也有著相似路徑。它像一面鏡子指引著后人在日韓古代建筑群、影像紀實中,找到漢文化傳承的答案。1938年,在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哈里森·福爾曼的鏡頭中,發現韓國街頭招牌上寫著“理發館”“醫院”“旅館”等漢字。

而日本早在漢代,就學習中華,在唐宋時代達到高峰,從都城建設到人才選拔,再到語言文字,幾乎全面中國化,早期日本古典名著《古事記》《日本書紀》和《萬葉集》,完全用漢字書寫,真正填補了日語沒有書寫方式的空白。

當時的東亞文化圈,漢字運用的高低,是一個地區“面子”攸關的大事。從日本平安時代開始,凡是掌握漢字之人,通常備受尊重,被世人奉為高貴涵養、知識淵博的化身,即便后來,具有日本特色的表音符號“假名”和朝鮮世宗大王創制的“諺文”出現后,漢字的正統地位依然根深蒂固。

可以說,千年前東亞風靡漢字,如今,漢字再度開始風靡。

廢除不了必須復活

縱觀歷史,對于漢字,韓國“廢又興”,日本由“廢還是不廢”到最終保留,日韓對于漢字的欲拒還迎,糾結非常,恰恰說明了漢字存在有其深層含義。1970年,韓國將漢字從教育機構和官方文件中抹去,推崇原先占據輔助地位且“不正式”的諺文。

諺文出自于朝鮮世宗大王1443年成書的《訓民正音》,與日文的“假名”一樣,僅限于表音。這些看起來像偏旁部首、拼音符號的文字,想馬上取代使用了兩千多年的漢字,似乎并不容易?!拔铱吹浇晔袇^的客舍門漢字牌匾,江原道農舍柱子上的紅紙黑字的漢字春聯,甚至《千字文》被做成掛片成為了暢銷品?!鄙垡闫姜q記得旅居韓國期間,正值不用漢字的時代,深山老林的漢文化遺存與韓國城市里的“西風浩蕩”,一起一伏,形成鮮明對比。

東京某拉面店的地毯有漢字標識。

樸正熙時代,正式廢除漢字,全面推廣諺文教育??珊芸?,廢除漢字的“后遺癥”出現了。韓國年輕人想了解自己國家,卻讀不懂帶有漢字的古籍、文獻、法律,甚至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鬧了些“啼笑皆非”的笑話。比如,韓國高鐵施工方在制作混凝土枕木時,因將“防水”錯認為是“放水”,導致155000根枕木龜裂;32歲的白領樸先生,參加哥哥婚禮接待賓客,因看不懂結婚紅包上的漢字姓名,幾度冒冷汗。

最重要的是,韓語中藏有大量漢字詞匯,占到了四分之三,這就確定了漢字永遠不可能退場?!皾h字在日韓從來沒有‘廢除還是復活一說,他們骨子里就帶有漢字基因,他們只是依附于漢字創造了自己的文字體系,從而擾亂了漢字之前普遍且唯一的狀態?!鄙虾=煌ù髮W人文學院院長楊慶存告訴《新民周刊》。

相比韓國,日本在漢字上的做法就明智了許多——保留。歷史上代表性主張“廢除漢字論”、“限制漢字論”,常常見諸各大報端,但諷刺的是,《朝日新聞》等媒體所刊登的廢除漢字的文章,通篇都是用漢字書寫。1981年,日本政府又頒布《常用漢字表》,字數從1850個增至1945個。漢字的強大生命力,最終使得“漢字廢除”在博弈中銷聲匿跡。

日本學者曾嘲笑過韓國太早廢除漢字的“魯莽”,但這并不代表日本甘愿受制于漢字的束縛,事實上,在日本,中國人能看懂的漢字并不是“中國漢字”,而是重新被賦予新意的“日本漢字”,共有2136個。比如藝術的“藝”字,在日本漢字中,寫作“蕓”?!案浇眲t簡化為“付近”,“人參”用“胡蘿卜”表達,“手紙”的意思是“信”。

當然,日韓學者還有另一主張,當年為何不使用漢字,根本原因在于不方便。而1978年日本工業標準協會公布了6355字的JIS X 0208的漢字編碼標準,幾乎清除了“漢字繁瑣論”的最后障礙,推動了30年未修改的《常用漢字表》大幅增加196個字。

誰決定漢字的命運

復旦大學中文系邵毅平教授認為,漢字的命運,不是漢字本身決定,而是由國家力量強弱決定的。漢字作為一個工具,人類愿不愿用,用的范圍多寡,都與國家這個上層建筑一脈相承?!艾F在越來越多的人學習漢語,或者復興漢字,根本原因還是中國強大了?!?/p>

如果我們重新倒退回來,關注到漢字在東亞文化群命運起伏的幾個關鍵時間節點,便能更清晰地理解國家命運等同于漢字命運。1894年甲午戰爭以后,中國戰敗,處于落后挨打的時期,失去了東亞文化圈的傳統領導地位,再加上戰后的民族主義思潮相繼在日韓覺醒,“廢除一說”自然提上了日程;1898年,韓國第一家日報《每日新聞》創刊全用純韓字,1970年,韓國下令廢除漢字;2005年,進入新世紀的中國,日漸強大,韓國人后悔廢除漢字,并恢復漢字;而在甲午戰爭之前的1868年明治維新,日本就感到大清衰落,轉而學習西方,“廢漢字、立新字”成了日本文化界的熱門;1945這一年,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同時日本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美國人主張思想控制,禁止在公文中使用漢字,意欲使日語羅馬字化,但這一理由遭到了日本政府的拒絕,認為漢字是日本國家的文化之根本,必須與天皇制度一起保留。

此后,人類進入新世紀,韓國因廢除而后悔,日本則持續保留了漢字,擁有70%華人的新加坡,也果斷摒棄了自創的一套根本出不了境的簡化字,全面使用中國大陸簡化漢字。 “漢字既是工具,又是橋梁,作為一個切入點,你只有認識漢字、會用漢字,才能讀懂中國?!睏顟c存認為,透過有故事、有文化、有思想的漢字,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有一個尖銳的問題又必須重視,中日韓作為漢字文化圈的三大軸心,如何做到“車同軌,書同文”,更好地推進漢文化互通有無。在1955年萬隆會議上的一次秘密會晤,周恩來總理曾與日本經濟企畫廳長官高碕,就“中日聯合簡化漢字”的設想達成共識,高碕稱將從學者層面商討推進,然而,由于日本方的原因,此設想至今未能成行。

有觀點建議,中日韓合作事務局有必要從三國政府的層面積極制定靈活使用方案。與學校教學課程連接在一起,至少在小學畢業時能認識800個共用漢字。邵毅平則認為,“只有當你強大了,他才能心悅誠服地聽你的?!笨梢灶A測,鑒于中國13億人口的基數,以及中國國力的日益強盛,未來使用漢字的人將會越來越多,以越南為例,雖然已全面拉丁化,但使用漢語的路名、地名卻越發增多,漢字在東南亞很多國家,即便不能回到母語的地位,但會接近英文在世界的地位。

漢字本身的傳承,就帶有讓世界重新認識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和人類意義。楊慶存認為,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制高點,漢文化中的“中華和為貴、尊師重道、以人為本”,正沿著漢字的繁榮根基,打造中國模式、中國經驗,指引世界人民,走向一個和平、穩定、美好的舞臺。

猜你喜歡
復活漢字韓國
韓國“第一步”
聚焦韓國大選
在韓國走馬觀花
黑足雪貂復活記
冷凍人復活后會怎樣
被人痛罵后如何滿血復活
揭秘韓國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