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應避開哪些技術大坑

2018-12-05 02:08
汽車觀察 2018年11期
關鍵詞:燃油特斯拉電動車

不管是迎合客戶需求,還是迎合政策所需,不要一味地追求降低成本。事實上,便宜的車也有可能賣不出去。而一味地跟著政策走,則容易迷失自我發展方向,最后把自己逼進死胡同。

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2018年前三季度產銷量均超過70萬輛,全年有望超過100萬輛。但新能源汽車產業還處于培育期和發展期,其核心技術瓶頸、配套設施不完善、后補貼時代競爭力不足等問題日益突出。

為此,10月13日,《汽車觀察》邀請本屆車評的專家評委同濟大學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顏伏伍,清華美院工業設計系副主任、博士范寅良共同探討了“新能源汽車應避開哪些技術大坑”話題。

車企最擔心兩件事

“雙積分”管理幾乎已成為強制性的行規,對不少車企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但朱西產認為,目前新能源車企最擔心盈利和安全性兩件事情。

對于盈利能力,朱西產認為,目前新能源車不賺錢,尤其補貼退坡后更不賺錢,因為電池比較貴。過去有補貼時還好一些,補貼退坡后盈利狀況將進一步惡化。

顏伏伍也認為,在補貼退坡過程中,成本問題對車企來說確實是一大挑戰。但新能源車前景可期,隨著電池產量的增加,成本將呈現下降趨勢。他還建議,充電基礎設施投入應該加大力度,也希望車企創新商業模式。同時,新能源車在應用中也狀況不斷,出現了不少安全事故,比如自燃、爆炸等。安全性成為新能源車發展過程中的一塊短板。

在安全性方面,朱西產認為,最常見的是火災。新能源車在充電、行駛過程中或出現交通事故時等都有可能引發火災。9月份有統計顯示,新能源電動車的理賠率比傳統燃油車高50%,其主要因素便是火災。顏伏伍補充說,新能源車作為新品種,保險理賠率1.5倍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理賠率達到3倍或以上,就太高了。

“對于火災,從我們的實驗結果來看,電動物流車出事故的概率遠高于乘用車。乘用純電動車從工程上控制得比較好?!敝煳鳟a坦言,目前業界對電池機理還沒有完全搞清楚,主要采用一些工程方法來控制其火災事故。

三條路線可能長期并存

一說到新能源車,人們可能首先會想到特斯拉,事實上,國內很多車企也在對標特斯拉。那未來新能源車的技術突破方向究竟有哪里?

“新能源革命倒逼汽車技術和生態變化?!鳖伔檎J為,電動汽車使得汽車的操作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進而促進傳統燃油車也作出相應的改變。

在朱西產看來,低碳出行有混合動力、純電動和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目前是多條技術路線并存,仍不能確定哪條技術路線代表未來,也許這種多樣化將長期存在。他說:“目前是多能源結構、多動力總成并行,至于是永久性的還是過渡性的,現在還看不清楚,有待探索?!?/p>

從使用角度來看,朱西產認為,干線物流車以燃料電池為主,家用車以混合動力為主,城市公共交通和共享車型以純電動為主。顏伏伍也認同這種看法。同時,他認為,目前中國市場燃油車市場占比超過97%,未來會被新能源車逐步取代相應的市場份額,但需要時間。

朱西產還判斷,隨著電池性價比的提高,電動汽車與內燃機汽車相比,競爭力將持續提升;同時,智能網聯所帶來的新功能將為電動汽車創造新的價值,并可能給產品重新定價。比如榮威光之翼MARVEL X的價位達到30萬元左右,而過去自主品牌汽車售價一般在10萬元以下。

“在新能源車發展過程中,政府補貼發揮了很大作用,但從汽車開發角度來說,政府補貼又起了壞作用,因為很多車企開發新能源車是沖著補貼而來,而不是以市場為導向?!敝煳鳟a說,“所以補貼退坡時,有人就喊未來怎么活,但也有人叫好,因為終于可以按市場規律來開發車。在‘雙積分’推動下,在補貼退坡后,國內電動車企業不得不研究市場?!?/p>

“按市場需求來開發車,我認為特斯拉算是成功的,但特斯拉是否能做純電動車標桿,我覺得倒未必?!敝煳鳟a認為,特斯拉從model3開始推出的車型電池包都是100千瓦時,而以現在的電池水平來說,做到五六十千瓦時更合理;特斯拉對其自動駕駛也言過其實,現在號稱做到L4,“我持懷疑態度”。他說:“特斯拉只是一種現象,做了很多沒用的噱頭,而國內純電動車進步很快,且更實用。比如榮威光之翼MARVEL X的增強現實導航、駕駛輔助、自主泊車三個功能比特斯拉的智能網聯功能更實用。我認為,榮威光之翼MARVEL X的創新度遠超特斯拉?!?/p>

緣何不敢設計成電動車樣子

其實,新能源車在結構布局上與傳統燃油車相比也出現了不少變化。那么,新能源車的設計該如何迎合這種變化?新能源車究竟該長什么樣?

范寅良認為,要尊重市場,根據客戶需求來決定設計思路,不能照搬國外汽車的造型和設計套路,因為中國人的出行習慣與歐美有所不同?!艾F在車企不敢把電動車設計成電動車的樣子,還得照著燃油車的設計思路來做,就是擔心市場接受不了,害怕人們不把電動車當車來看待?!?/p>

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相比駕駛感受不同,因此,內飾和外觀設計慢慢會出現差異,且原來燃油車不容易做的設計,電動車則容易做到。范寅良說:“從外觀到內飾設計趨同,在走別人走過的路。因此,設計思路應該另辟蹊徑,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有些創新可以從共享車、公交車上突破,而從家用車上突破比較困難?!?/p>

在范寅良看來,電動車相對燃油車而言是在做減法,發展潛力很大?;诖?,公共配合設施、路網等應該根據電動車的使用需求做相應的變化,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出行效率。范寅良還提出了兩條建議:一是電動車更新換代不要太快。在國外,有些車可能半年就換代。一些車的開發都還沒有成熟,就投產,因為車企很大精力都花在追求速度和效率上。二是不管是迎合客戶需求,還是迎合政策所需,不要一味地追求降低成本。事實上,便宜的車也有可能賣不出去。而一味地跟著政策走,則容易迷失自我發展方向,最后把自己逼進死胡同。

猜你喜歡
燃油特斯拉電動車
電動車有可能沒有高檔和豪華車
林志穎駕駛特斯拉出車禍
燃油價格一年走勢圖
燃油泄漏闖了禍
1種新型燃油分配方案設計
HYUNDAI現代PROPHECY概念電動車
電動車新貴
Empa 創新氣門總成可節省燃油約20%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華爾街日報》特斯拉出貨量首次環比下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