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虎口求生”到和諧共生
——甘肅民勤縣老虎口防沙治沙見聞

2018-12-07 08:25王銘禹
綠色中國 2018年20期
關鍵詞:民勤縣梭梭防沙

文 新華社記者 王銘禹

初秋時節,甘肅省民勤縣老虎口一帶,太陽不再那么毒辣了,連綿起伏的沙丘上,成千上萬株梭梭挺拔翠綠。白會本行走在草方格沙障間,仔細巡護著梭梭樹,他不時彎下腰修剪枯枝、扶正樹干,身后的梭梭林如同綠色的波浪翻滾在沙海中。

50歲的白會本是甘肅省民勤縣大灘鎮上泉村人。他告訴記者,過去老百姓在這里討生活,就像虎口求生一樣艱難,這便是“老虎口”地名的由來?!艾F在好了,有了沙障和梭梭林,流沙不動彈了,風也小了,附近的村民生活就有指望了?!卑讜菊f。

翻開民勤縣地圖,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兩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在它的西、北、東三面圍成了一個“C”形,將民勤縣圍住,使其一度成為我國四大沙塵暴策源地之一,而老虎口一帶更是沙源深廣,沙丘星羅棋布,是民勤綠洲西線最大的一處風沙口,不斷威脅著沿線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安全運行。

白會本還清楚地記得十多年前老虎口的光景:一到冬春季節,狂風肆虐,卷起的黃沙遮天蔽日,黃風過后,院里的沙土能裝兩車;每年春播時期,莊稼要補種好幾茬,村民完全靠天吃飯;不堪風沙襲擾的村民紛紛逃離故土,遠赴新疆、內蒙古等地謀生,村里一度僅剩三分之一人口。

“當時村民想盡一切辦法,自發組織起來,用麥草插在田邊,形成簡易的防風墻,希望借此提高莊稼成活率?!卑讜菊f,由于缺資金、技術,這類小規模的治沙效果微乎其微,四處流動的沙丘還是步步緊逼農田、村莊,沙進一步,人退一步,眼看就要被吞噬。

這一轉機發生在2008年,民勤縣在老虎口、青土湖、西大河等風沙危害區相繼啟動實施大規模治理工程,縣上相關部門與甘肅省治沙研究所、蘭州大學、中國林科院等科研單位合作,探索出了“沙障+梭梭”模式壓沙造林、灘地造林和封沙育林等治沙措施,37公里長、面積達17萬畝的老虎口風沙線逐漸被稻草、黏土、尼龍網等各式材料編制的方格沙障牢牢鎖住,區內沙丘頂部土壤結皮初步形成,周邊生態逐漸恢復。

與此同時,民勤縣在全縣范圍內落實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針對民勤綠洲的石羊河水資源重點管理、利用,嚴格落實關井壓田、調整產業結構、灌區內節水改造等工程,“通過這些措施,極大地緩解了民勤地下水位下降的局面,為地表植被恢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泵袂诳h林業局副局長許多元說。

如今再看老虎口,昔日強勁的風沙早已平息,道路兩旁樹木排列整齊,“護衛”著遠處的農田、房屋;田間一座座蔬菜大棚,一座大棚一年收入2萬多元,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村里的人口也逐年增多,呈現出繁榮的景象。

老虎口的變遷只是民勤縣防沙治沙的一個縮影。據統計,截至目前,民勤縣人工造林保存面積近230萬畝,在西部和北部的風沙線上形成了一條長達300多公里的防護林帶,牢牢阻擋著沙漠前進的腳步。

甘肅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與上期2009年監測結果相比,民勤縣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分別減少了6.26萬畝、6.76萬畝,整體處于遏制、逆轉趨勢。

生態環境改善的同時,民勤縣還把防沙治沙和發展沙產業結合起來,出臺專門的沙漠承包治理管理辦法,將梭梭林免費承包給企業、合作社和農民,鼓勵他們借助梭梭種植肉蓯蓉,邊保護、邊收益。

幾年前,白會本成立了防沙治沙專業合作社,帶動社員承包了1000畝梭梭林,其中300多畝接種肉蓯蓉。白會本笑著說:“肉蓯蓉是稀有藥材,一畝地下來收入2000多元,加上蔬菜種植、畜牧養殖的收入,一年到頭少不了?!?/p>

猜你喜歡
民勤縣梭梭防沙
梭梭的建筑課
防沙治沙視角下林業生態建設分析
與生命賽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沙漠梭梭的守望者
民勤縣農村學校小班化數學教學對策研究
民勤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現狀分析及思考
環保志愿者在阿拉善種梭梭固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