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在作文訓練中的魅力

2018-12-08 09:47謝金燕
當代教育 2018年3期
關鍵詞:習作作文生活

謝金燕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促進了網絡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作為教學一線的語文老師,為什么不跨上時代的列車,在作文教學中利用網絡進行一系列的創新呢?下面就淺談一下網絡在作文教學中的魅力。

一、運用網絡,積累素材

在語文教學中,不少老師為了追求學生作文水平“速成”“高效”,玩“技巧”“套路”,而很少在積累語言上下功夫。網絡的時代,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網上閱讀,不僅能吸收營養、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又可為寫作積累素材。

網絡是信息的海洋、知識的海洋和數據的共享。這種豐富、方便、開放的教育資源為學生閱讀提供了方便,學生可通過網絡閱讀,找到需要的素材。

每次習作時,明確作文要求后,讓學生進入閱讀與作文的網站,讀優秀作文,品優美句子,找適合自己的素材,真正實行網絡閱讀、網絡積累,使學生進行網絡、閱讀、寫作三者之間的對話。

例如,在寫《生命一瞬間》一文時,首先讓學生登錄作文網絡,或鏈接視頻。由于網絡范圍廣、素材豐富、形式多樣,而且看網絡視頻如臨現場,學生的視野開闊,因而作文不再是以前老掉牙的“送雨傘”“讓座”……卻學會了挖掘觸動人心靈的小事。

蘇霍姆林斯基說:讀書貴在積累,當積累的多了,你就會從具體事務中,看出共性的東西(這是一種智力的基礎),那么你下筆便如有神了!

二、運用網絡,激發興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睂W生寫作中最大的障礙是“無米下鍋”。如果一提筆頭頭腦空白,就很難寫出優秀之作。老師當務之急,就是在作文教學中創設“情境”,借助網絡的影像、模型、圖片、影視等,為學生營造一個具體的寫作“情境”,這樣學生的作文便可以呼之欲出了。

學生在作文《精準扶貧在路上》時,讓學生觀看許多貧困戶的貧困生活視頻,學生看得“兩眼直汪汪”,然后又讓學生觀看貧困戶走上了富裕生活的視頻,學生看得“熱血沸騰”,感受“大中國”的偉大,這時學生習作就洋洋而灑、言之有物了。

魯迅說: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網絡便是學生習作,興趣的最好的老師。

三、運用網絡,捕捉生活

學生的生活,不外乎是學校、家庭、社會三點一線,生活枯燥、單調,正是因為有網絡、互聯網的陪伴,學生的生活一下子變得五彩繽紛,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在網絡上游覽各地的名勝古跡、神秘幽靜的大峽谷……夏日炎炎的時候,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去網絡上感受大海邊上涼涼的海水所帶來的詩情畫意……秋風習習的時候,可帶領學生穿越感受孫悟空的神通廣大、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林黛玉的多愁善感……白雪皚皚之時,通過視頻可以讓學生盡情領略“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景……還可以組織學生去新農村、工業園、貿易市場去感受、去體驗。那么生活就如文章的源頭,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晝夜不息。葉圣陶說: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

正因為有了網絡了,學生的視野開闊了、寫作技巧多樣了,作文便是“我要寫”“我想寫”,寓樂于作文中了。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立項課題“在作文教學中培養高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JK013CZXX078)

猜你喜歡
習作作文生活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習作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