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與幼兒祖輩家長有效溝通

2018-12-09 12:48戴怡琳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8年11期
關鍵詞:祖輩溝通家長

戴怡琳

摘 要:隔代教育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成了一種普遍現象。與祖輩家長有效溝通,指導他們科學教育幼兒是幼兒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結合教育實踐。對如何與祖輩家長進行溝通提出了一些方法。

關鍵詞:幼兒 祖輩 家長 教育 溝通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1-0200-01

如今年輕父母把自己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中,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所以將孩子交給家里的長輩教育,所以造就了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成了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隔代教育是指幼兒教育的主體由祖輩來承擔,它是相對于“父母教育”模式而言的。隨著城市老齡化的發展,“祖輩教育”模式已成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模式。祖輩教育導致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過分的寵愛孩子導致孩子們沒能養成生活習慣,自理能力差,祖輩家長容易事事順從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的事情,以至于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親自動手,這樣就容易養成孩子任性、懶惰的性格。最大的問題是,祖輩家長特別不重視幼兒園的教育,覺得幼兒教育可有可無,孩子們在學校只是吃喝玩樂,祖輩家長不能了解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與祖輩家長更好地溝通,指導他們有效地科學地指導幼兒已經成了我們家長工作的重點。

1 教師明確溝通的內涵,并了解溝通的價值

在我們溝通中,我們要觀察家長,了解他們的真正的目的,然后換位思考,表示自己與家長是站在同一邊的,建立信任,心理學表明,情感還能影響決策和問題解決的功能。所以,老師一定要學會有效溝通,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要了解心理學,了解家長的心理特點,同時教師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因為祖輩家長的過激行為,而做出不良回應,能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獲得有效溝通。

2 采取適合的溝通策略

祖輩家長雖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同時又各有差異,教師要根據祖輩家長的特點,采用針對性的方法進行溝通,老師通過平時的交流接觸,能了解班里不同的祖輩家長的性格特點,能針對性地溝通。

2.1 尊重理解,真誠主動的交流,贏得家長的配合

尊重是溝通的必要條件,無論是祖輩家長還是年輕家長,做好良好的家園溝通工作的必要條件是家長和老師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橋梁。家長將孩子送入幼兒園,是出于對老師的信任,教師與家長有著相同的目標,所以教師要尊重理解家長,即便有些家長由于年齡、經驗以及文化背景不同,導致與老師有觀點上的差異,語言表達上有時候有不妥之處,這是難免的,教師要理解這是出于對孩子無私地愛,聽取家長的一些意見,愿意主動與其交流。

祖輩家長也是我們老師的長輩,所以老師在與祖輩家長交流時更要尊重他們,可以親切地喚他們一聲叔叔阿姨,這樣更能獲得他們的信任,還有值得注意的是,在與祖輩家長溝通時,要注意保護孩子,保護大人的自尊,可以單獨與他們交流,有問題,當面解決。

2.2 準確及時的溝通,取得家長的理解

我們在與家長溝通時,一定不能拖時間,有半點延誤,因為在事情發生前溝通與事情發生后溝通所產生的后果是大相徑庭的,家長能感受到老師有沒有責任心,有沒有真正地愛護與關心自己家的孩子,在幼兒園中,總會有百密一疏的地方,雖然每時每刻都會強調安全問題,但是難免還是會發生磕磕碰碰的事情,作為家長,特別時祖輩家長,最寶貝的孩子在學校里受傷了,簡直是要了他們的命,所以老師必須謹記。

2.3 及時的肯定與表揚,轉變家長的行為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與認可,老人和孩子一樣,需要我們更多的尊重,贊賞他們,他們辛苦養育了孩子,為家庭付出了一切,他們也需要大家的認可,特別是我們老師的認可,在與祖輩家長溝通中,如果發現他們的出色的地方,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他們會更有興趣,更加積極地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通過鼓勵,他們更加能配合老師的教育工作。

案列:毛毛性格比較膽怯,在班里很少與其他孩子交流,開學焦慮癥特別嚴重,每天哭著不愿意上幼兒園,要奶奶陪著,奶奶也特別寶貝孩子,于是,奶奶一直陪著孩子身邊,看著他游戲,看著上課,毛毛也沒有心思去玩游戲,總是要抓著奶奶的手,這樣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班級組織活動,我們也找奶奶做功課,讓奶奶送到門口,讓孩子自己進來,奶奶不愿聽,只想著自己的孫女會哭。

我慢慢地觀察到,孩子平時也不愿意與別人交流,她如此離不開奶奶,是因為沒有在新的環境中尋找到安全感,于是,我更加關心孩子,想到毛毛奶奶很會包粽子,正好有家長進園助教活動,于是我請奶奶來幼兒園,教孩子包粽子,孩子的奶奶聽到了,又害怕又緊張,我安慰地說 “奶奶,您包的粽子這么好,正好,你讓毛毛看到,奶奶就在我們班里上課,原來奶奶一直在我的身邊!”奶奶答應了,那天奶奶開心地教孩子們包粽子,毛毛很興奮,聽得特別認真,還和旁邊的孩子說,這是我的奶奶!漸漸地,奶奶與我們的關系也越來越親,孩子都看在眼里,毛毛也慢慢地緩解了開學焦慮癥,變得活潑開朗了。

在與祖輩家長交流中,切忌直言責怪,案例中認可毛毛的奶奶,讓她慢慢地認識到我們的教育生活。我們都喜歡得到別人的認可,年紀大的祖輩家長更是需要,所以我們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特別是祖輩家長更需要我們的肯定,對他們的認可會使他們不斷地向我們的預期目標前進。

3 思考與感悟

可能由于自己還是年輕老師,所以在與家長溝通時總會遇到一些問題,特別是與祖輩家長,但是也慢慢地體會到了在與祖輩家長交流中必須投入更多地情感,而且他們又是我們的長輩,我們理應尊重他們,我們更應該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讓祖輩家長感受到我們和它們是一樣的,都是抱著愛孩子,為了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為目的,這樣更能讓祖輩家長信任我們,在與他們的跟溝通中要用情感人,用情動人,注重非言語提示的重要作用,在溝通中要有溫和的笑容,關心的眼神,易懂的話語,這樣來與祖輩家長溝通,使我們更加有效地開展溝通。

參考文獻:

[1] 戈柔.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障礙的成因剖析[J].學前教育研究,2003,(2).

猜你喜歡
祖輩溝通家長
祖輩-父輩共同養育沖突對祖輩抑郁的影響:祖輩個人掌控感的中介作用與長輩價值感的調節效應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祖輩學堂:幼兒園隔代開展家庭教育的實踐建構
助教帶動“夕陽”之愛
決策咨詢活動中的溝通藝術
家長請吃藥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