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格的父母都是老戲骨

2018-12-15 07:28魏陽
愛你 2018年34期
關鍵詞:洗腦奧數小孩

◎ 魏陽

每次帶娃回國,和國內同齡的朋友坐在一起聊天,無論話題多么天馬行空,最后總會回到教育的問題上。說來也怪,一談到小孩,剛才聊啥啥尷尬的中年人立馬同仇敵愾。育兒話題在飯桌上從來都是能迅速拉近距離的社交佳物,仿佛男人的美酒、女人的美劇。

前幾日,我參加了一個飯局,聽聞不少關于教育的高論,故為記之。

和大多數中產家庭一樣,朋友A先生過去數年來一直辛勤地督促孩子練鋼琴、學奧數。A先生工作忙,所以平日里大多是A太太陪孩子。不知道是孩子毫無天賦,還是A太太要求過高,每次A太太總要咆哮到青筋直暴,弄得全家雞飛狗跳。A先生不勝其擾,一旦孩子開始練鋼琴做奧數題,必定借故出門躲避,在咖啡館里求得心靈寧靜。

飯局上,A先生趁太太沒來,向大家抱怨:遙想當年戀愛之時,太太一直脾氣溫順,不知為何為人父母之后便性情大變,動輒暴跳如雷。對于太太這樣的轉變,A先生有點無法接受。

這時,學過教育心理學的D太太勸A先生說:既生之,則安之。你不就是因為太太教育過度不爽嗎?其實教育小孩,不必那么焦慮的。

D太太接著說:就拿教小孩學奧數來說吧!必須用一種“正面教育”的辦法,就是用鼓勵的辦法,來告訴孩子什么是應該做的。比如,就算這次考試孩子還是不及格,但如果比上次高了一分,你還是應該熱淚盈眶地抱住他親個不停,告訴他媽媽多么為你驕傲。為什么這樣做?因為每一次身體力行的教育都是表演,語重心長的言傳更是表演。父母和在舞臺上表演莎士比亞戲劇的演員沒啥本質上的區別。換句話說,給觀眾催眠和給孩子洗腦,完全是一回事?,F在這叫作“控場”。教育者必須對自己的表演有深刻的認知和自如的控制。如果教育者準備不充分,投入不盡情,發揮不得力,那么表演就有失敗的可能。這時候,孩子喝了倒彩,你能責怪孩子嗎?

做投資的B先生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對呀!何止育兒?做投資不也是一種舞臺表演、一種行為藝術嗎?現在創業搞路演的,哪個拼的不是演技?之前有一個叫作某布斯的,不就是用這個邏輯,憑著一百多套PPT,帶著人群一起在舞臺上喊:“一起為夢想窒息吧!”結果呢,他實現夢想了,其他人窒息了。他這何止是老戲骨,分明是當教育大師的料啊。

D太太皺皺眉:別老說這么負面的例子。歐美有一種自由式教育的傳統,現在大家把它叫作“博雅教育”。博雅教育的特點呢,可以說是贊賞教育。要發現被教育者的優點,一旦發現,立刻無限放大,點撥提拔,循循善誘。比如在大學里,有學生上課時說“我覺得癌癥是由上火引起的”,作為老師,你這時要開始表演。最好微微點頭頷首,略作沉思狀,娓娓道來:“嗯,這是個很有趣的觀點,你能不能進一步闡述一下理由呢?”這當然不光是為了讓學生的期末考評得高分,更重要的是為了激發他們探索的激情和學習的自信。同樣的道理,為人父母,就算小孩子再幼稚、再滑稽,可是在臉上,必須做出與他們同樣驚喜的表情,興奮地喊道:“哇!這真是太有意思啦!你真是太棒啦!”只有這樣,才能鼓勵孩子繼續探索。孩子學習的多巴胺沒有被調動起來,就是父母的表演失敗了。

C太太在一旁打趣說:你這樣的表演,可比現在好多一部戲拿六千萬元還記不住臺詞的演員演得好多了呢!至少真能教育小朋友。

A先生這時已經被D太太洗腦,也喃喃地跟著說:明白了!合格的父母都得是老戲骨,對吧!如果說教育的目標是讓小孩快快變成大人,那么,教育的過程呢,就是讓大人暫時成為小孩。對不對?

D太太滿意地看著他說:對的!合格的父母是混入小孩堆里的奸細,目的是讓孩子盡快脫離小孩的狀態,像成人一樣思考和行動。只是,當臥底的日子久了,假戲真做,他們有時會入戲太深。最后,這些行為藝術家也不知道是自己改變了觀眾,還是被觀眾改變了自己,結果忘記了自己是在表演。

大家聽了這番話,紛紛喝彩。果然是喝過洋墨水的,理論高度不同。

猜你喜歡
洗腦奧數小孩
反“洗腦”
云小孩(上)
懶小孩
啟蒙與洗腦的區別
洗腦
奧數是不是數學
絕對小孩
絕對小孩
一年級奧數測試題
一年級奧數測試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