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公歌農詞之“三愛”情懷

2018-12-22 10:57余彥文
東坡赤壁詩詞 2018年6期
關鍵詞:棗花農事農人

余彥文

蘇公謫居黃州之時,常披蓑衣,穿芒鞋,荷銀鋤,從農教,結農友,順農時,守農規,食農飯,作農夫,充牛醫,躬耕東坡、黃泥坂,謙恭平易地與農家為伍,虔心投入地與農人同生息,共甘苦。這雖是生計使然,更是憫農“三愛”——愛農鄉、愛農人、愛農事的情懷所致。言其“固有”,是說他到黃州之前,就依照儒家仁政愛民的清官標準和傳統的“農本”思想,竭力為地方賑災、治水、保農耕,請免農家賦稅。他當時雖然對王安石變法頗置微辭,而卻贊成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其間,歌農詩詞有《鴉種麥行》《吳中田婦嘆》《山村五絕》《吳錫道中賦水車》與《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等代表作。憫農“三愛”情懷,尤以《浣溪沙》五首表現得最為集中、強烈。

宋神宗元豐元年初夏,剛任徐州太守的蘇公,在州治東路徐門石潭謝(祈)雨往返途中,寫了五首《浣溪沙》詞,抒發深厚的農情。五首詞之中心點,雖各有側重,但都著眼于“人”字,放眼于“美”字,落腳于“愛”字。詞旨主次分明,珠聯璧合,無隔無礙。詞意輾轉相連,一脈貫通,一線穿珠,一氣呵成,步步引人入勝。最后以“何時收拾藕耕身”“使君原是此中人”的表白而終曲。他說使君原本出自農鄉,意愿回歸農鄉,真心熱愛農鄉,此時更是眷戀農鄉,認定農鄉絕勝官場,強烈地表現出以下三愛。

一、愛農鄉

第一首和第五首側重于土厚物華、風光明媚、風氣良善的農鄉。上片:“日照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suīxū)?!敝鲗懣な赝l賢父老一道求得雨過天晴之后,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展現在人們面前。各種形態的野花開得嬌艷若滴,融融日光照著清澈的潭水變得暖和起來。大大小小、鱗色各異的魚兒,歡快地戲逐清波,自由自在地鼓腮搖尾,跳躍沉浮。石潭四周村落相望,林木蓊郁。高大的風景林,枝繁葉茂。夜晚,無數烏鴉安詳地棲息其間。果木、花草、禾苗、羽族、鱗族與鄉民,共享雨后溫馨氣象。黃毛稚童、白發老人,聽到“謝雨”的鼓樂聲,紛紛涌出家門,引領注目觀望。詞中所涉的自然風光、風物與人事風情融為一體。

下片:“麋鹿逢人雖未貫,猿猱聞鼓不須呼。歸來說與采桑姑?!币庵^“謝雨”鼓樂聲,讓沉寂寧靜的石潭所在地的氣氛活躍起來。生性膽怯,常到潭邊飲水的麋鹿聽到鼓樂聲,立即驚慌地奔向深林。頗通人性,喜愛熱鬧的猿猴則毫無顧忌地湊近人群,意欲分享祭神剩余果品。那些參與“謝雨”及臨場圍觀的鄉民乘興而歸,將所見的新鮮事兒告訴采桑姑婦。

第五首上片回應開篇之“雨”字,主言清新、和諧、潔凈、無塵的農鄉環境——“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下片緊扣前詞之“日”字,以“日暖、光媚、桑青、麻秀、草榮、風香”的地物寫農鄉的勃勃生機——“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熏……”表達使君熱愛農鄉的殷殷情感。

二、愛農人

第二首側重于至誠、淳樸、敦厚、勤勞之農人。上片:“旋抹染紅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排踏破蒨羅裙?!笔钦f村姑村婦聽到睿智高才、詩文卓絕、仁和清正、廉潔愛民、百年難遇之明官、能官、好官,即將路過村道的新聞,都不約而同地更換僅有的靚裝,涂抹平時少施的脂粉,三五一簇,倚立荊棘編插之籬門前,等待觀睹新任太守之豐采。婆媳、姑嫂匆匆出戶,情急之下,踩破絳色羅裙亦在所不惜。

下片:“老幼扶攜收麥社,鳥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逼溲允整溩雍?,適逢天降甘霖,夏種秋收亦必有望。鄉民為感謝上蒼,依俗備好酒肴祭品,扶老攜幼至土地、社神廟前舉行賽神活動。老老少少虔誠地拜土地、五谷神,祝告上蒼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鄉里安康。祭畢,大家就地共飲共食,其景況非常熱烈。小鳥、蒼鷹聞到祭品香氣,也來與人同樂。它們頻扇羽翼,吱鳴翔舞,低空盤旋,等待分食剩余祭物。歡飲社酒過量的老翁醉臥路邊,又給賽神增添一分情趣。

詞中將農夫、農婦、老翁、幼童等形象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純真可敬,善良可愛。作者鐘愛農人之心,溫暖于詞之字里行間。

三、愛農事

第三與第四首側重于綠染香薰、忙碌有序、辛苦歡樂之農事。第三首:“麻葉層層茴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麨軟洗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上片曰:夏日雨過天晴之時,繁茂舒展的青麻葉片青光閃閃。家家戶戶忙著煮繭繅絲,散發出特有的香氣,彌漫整個村莊。操作嫻熟的絞絲姑娘眼見麻秀蠶豐,喜吐柔聲嬌語,傳到藩籬墻外。樂融融的氣氛,好不教人身臨其境!

下片言:作者在村外見到一位白發老農,花眼迷糊地審視青嫩飽滿之麥穗,興奮地,一刁刁將它捋下來,準備搗碎成粉、炒干做一家之食。他心里還詢問下一季菽豆幾時成熟?

全詞描述農事雖忙而不失于歡樂,耕作收穕雖緊迫而有情趣,農家生活雖艱難而有希望。這表現作者對農家生活、心理、情態、憬愿觀察細致,揣摩深透。

第四首既側重于初夏風物、農事,又表述明官與農人的親和關系。詞曰:“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思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p>

上片曰:蠶繭下架之時,正值棗花飄香之日。風吹棗花發出“簌簌”的輕聲,紛紛落到行人衣巾上。村里各戶的繅車聲響相繼,一片忙碌、火熱氣氛,展現出豐收景象。村頭有位衣著襤褸的菜農,站在大柳蔭下叫賣黃瓜。一幅農鄉、農人、農畫圖生氣盎然。

下片寫使君在“謝雨”回歸途中,因日烈氣蒸,感到身乏口渴時,但見道旁人家柴門關閉,便下馬緩步近房前,親自叩門,彬彬有禮地用試探語氣,向戶主討茶喝。其“敲門試問”四字,十分傳情、傳神地刻畫出這位地方高官,平易、親和、謙恭、仁愛的感人形象。

上述五首詞表意、寫景、抒情,層次分明、井然有序;語言樸素、清新、貼切;遣詞準確、傳神、有味(如:“深紅、暖見、相排、踏破、隔籬軟語、牛衣古柳、敲門試問”及“垂白、醉眼、雖未慣、不須呼、光似潑、氣如熏”,都是詞中有畫,畫中有詩,情景交融之辭組)。描繪簡潔、生動、感人。其寫風物,如潭魚、麋鹿、猿猴、鳥鳶、樹木、桑麻、棗花、莎草、蒿艾,一一形象逼真、聲色俱到;舉農人,如黃童、白叟、醉翁、村婦、采桑姑、絡絲娘、賣瓜漢,個個淳樸善良,敦厚赤誠;言農事,如祈雨、收麥、捋青、煮繭、繅絲、賽神,樁樁真切動人,鄉土氣息濃烈。作者筆下的人、事、物,無不美好、可親、可愛。正因如此,故而在最后一詞中,真心實意地表露“何時收拾耦耕身”“使君原是此中人”。

(作者系湖北羅田人,方志專家,曾任黃岡市方志辦編審)

猜你喜歡
棗花農事農人
農事
麻 雀
娘的棗花饃
插秧
棗花
棗花
棗花
免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