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為:少先隊活動課實施的有效策略

2018-12-24 09:57王志華
創新時代 2018年10期
關鍵詞:粽子活動課少先隊

王志華

《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頒布,使少先隊活動課具有了“合法性”,那怎樣讓少先隊活動課程發揮其特殊的育人使命,更具有實效性呢?這就需要輔導員善于引導,充分放手,鼓勵全體隊員動腦動手,自己的活動自己搞,培養隊員的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展現生命多彩的、蓬勃向上的活力。

一、善于隱身,助力主題確定

主題是少先隊活動課的靈魂,主題的確定要“接地氣”,要符合隊員的年齡特點,貼近隊員的生活。曾經看到有的專家提出要“小題大做,大題小做,以小見大”,確實很有指導意義。在主題的選定上,輔導員要堅持方向在前,主題在前,教育在前,我們不包辦,但可以做個“隱身”的輔導員,巧妙地做好輔導工作。

1.隱身焦點背后,輔助提煉主題

輔導員應該經常關注社會發展的焦點,引導隊員跟上時代潮流。我校傳統節慶文化特色課程研究是具有前瞻性的課題。針對不同的傳統節日,我們將選題與核心價值觀巧妙聯系起來。比如端午節前夕,跟孩子們聊一聊“為什么要過端午”“過端午有什么意義”等話題,在閑聊中,將“愛國”“友善”“尊長”作為本次活動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重點,隨后根據班級中來自祖國各地的新市民較多的特點,定下“粽子的故事”這個主題,讓隊員們深入家庭、社區參與包粽子,尋訪長輩與粽子的故事,講粽子來歷的故事,介紹各地粽子的品種,分享身邊粽子的故事,暢想心中的感恩粽子,在活動中感受愛國情、鄰里情、親情、師生情,當小小志愿者慰問孤老,在行動中傳承關愛友善的精神文化。

當然,與“愛國友善”相聯系,各年級可以確定不同的主題。比如低年級可以開展“端午兒歌誦”“端午信物的愛”等活動,讓孩子們在兒歌搜集、誦讀,了解端午信物的意義中去接受端午文化的啟蒙教育。高年級可以開展“各地習俗研究報告會”“端午詩詞文化研究”等考察研究活動,深入了解端午文化,感悟那融于中華兒女血液中的愛國情,傳承民族文化。

2.結合社會熱點,推波助瀾定主題

當今時代是“信息爆炸”時代,孩子們天生具有一顆顆好奇心,他們每天都能聽到、看到社會上的種種熱點新聞。這也為少先隊活動課主題提供了源頭活水。

最近,90后大學生因抓鳥而被判刑的新聞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瓣爢T們,你們覺得怎樣可以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呢?”在交流新聞后,我追問著。略加思索,隊員們紛紛交流,一致認為法盲太可悲,雖有知識,但不懂法,后果不堪設想。于是,我們利用法制宣傳日的契機,開展了“懂點法,助成長”的活動。十一小長假,不少地方有關于交通擁堵、垃圾成災現象的報道,隊員們看著這樣的新聞,義憤填膺,便設計出“童眼看文明,童心踐行動”“假期生活巧安排”等活動。

引導孩子們關注熱點,學會思考,輔導員再推波助瀾,這樣的主題活動便成了隊員的自主愿望,隊員們也在活動中思考著,成長著,從小學會做人。

3.針對成長難點,因隊員“內需”定主題

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少困惑與煩惱,這樣的難題或許來源于伙伴間的相處,或許來源于家庭關系,也或許來自孩子自己的心理障礙等。這時,我們可以結合隊員的實際,針對隊員的生活、思想、學習中的成長難點去篩選主題,從隊員中搜集,再回到隊員中去,通過積極疏導,緩解矛盾,引導隊員健康成長。

上學期,我發現隊員上課不怎么舉手了。我提議在這一階段,心語信箱的內容都寫寫自己上課不愿意舉手的疑慮。經過匯總,不舉手的共性問題是怕說錯,也就是不自信。

我與隊干部匯總后,便召開會議,孩子們覺得應該開展一次心理活動課,激發大家的自信心,于是主題為“我自信,我成長”的心理活動課便誕生了。從隊員們搜集的一個個心理小故事中,大家悟出了自信的法寶,掌握了自信的策略。

二、善于放手,讓活動更有兒童味

綱要中指出,少先隊活動課程的教育途徑分別為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和實踐活動?;顒又?,輔導員應鼓勵全體隊員動腦動手,自己的活動自己搞,培養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

當然,放手不等于放任,輔導員應該有層次、有梯度地指導隊員,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創造性。

1.開放時空,讓童心自由跳動

少先隊活動課的開放性可以體現在活動時間的開放、活動空間的開放、活動內容的開放、活動人員的開放等方面。

這個課程體系的內容可以包括班隊會、晨會、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社團活動等;地點可以是班級、校園、社區、家庭、公園,甚至可以是餐廳、影院、操場等;形式更是多樣,可以是主題隊活動課,可以是實踐體驗型活動(個人、小隊、集體),可以是社團展示型活動等;時間也很靈活,飯前幾分鐘、課間十分鐘、晨會十分鐘、隊會40分鐘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人員參與上也是開放的,可以有隊員、輔導員,也可以邀請家長、社區志愿者,各行各業的人員也都可以參與進來。

比如“童眼看文明,童心踐行動”活動,可以邀請學校環保阿姨,采訪她們,了解她們工作的辛苦及工作中的煩惱等,可以分小組在校門口擔任監督崗,在實踐中體驗?!棒兆拥墓适隆被顒?,孩子們走進社區,學包粽子,傳承技能,與志愿者大朋友一起慰問孤寡老人,感受傳遞愛心的幸福?!翱破諘扑]會”則可以走進圖書館,在那里感受美好的閱讀氛圍。

開放性的活動課更有通透感,這樣信息交流才會通暢,一顆顆童心就能在具有無限可能的生命場中快樂跳動。

2.開放“舞臺”,讓童趣生機無限

每個人的“舞臺”。兒童喜歡參與,每個孩子都有參與欲,如果有節目表演,最好能讓孩子在朗誦、歌唱、舞蹈等節目中,有屬于自己的一個角色,讓他們覺得自己在活動中也很重要。

創意的“舞臺”。少先隊活動課要融入時尚元素,迎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選擇豐富多樣的形式開展。比如在“經典詩詞誦讀比賽”活動中,我們可以借用中國好聲音的做法,讓孩子們為吟誦好的同學或者小組轉身。在“科普書籍推薦會”上,借用出彩中國人的點贊方式,小評委們為心儀的圖書介紹點贊。

真實的“舞臺”。有時,盡管孩子們的表現是稚嫩的、笨拙的,但這才是真實的、生態的活動,這樣的活動,更具有兒童味,更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這樣的活動,才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力,才能建立有效的生態場,賦予少先隊活動課以新的生命活力。

三、善于拓展,關注活動后續效果

針對以往活動課結束即行動止步的弊端,輔導員更要重視活動的后續發展,落實活動要求,更好地指導隊員行動,確?;顒映尚?。

1.活動跟進

有不少活動我們可以設計成一個系列,層層推進,落實行為要求。比如綠色環?;顒?,我們可以設計成這樣一些小活動:分小隊開展方案征集活動,進行最佳方案評比;“省下零花錢,獻上一片綠”—盆景栽種、觀察日記或者攝影繪畫作品比賽;“變廢為寶巧制作”……

這樣,相同的主題,層層深入的活動,使環保知識漸入人心,落實到隊員生活中。比如科普知識競賽活動,擂主可以下戰書,與隊員們約定一個月或者一個學期后再戰。

2.行為跟進

有些活動的落實,需要家庭的配合。比如“重陽菊花香”活動,課上孩子們懂得了敬老愛老的道理,學會了泡制菊花茶,告訴家長并取得他們的支持,在家里給孩子提供敬老的機會,為長輩泡菊花茶,并引導孩子將愛老敬老的觀念落實到日常的行動中,用餐先請長輩入座、為他們準備碗筷等。

3.輿論跟進

有些活動的落實體現在隊員每天的生活、學習中,我們可以引導隊員以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強化肯定正能量,營造健康向上的輿論場。比如“文明伴我行”活動過后,輔導員、隊員只要發現文明的言行,便及時夸贊。上下樓梯靠右走了,撿起地上廢紙,為老師、伙伴掀起食堂門簾等,發現一個贊一個,在不斷的點贊、肯定中,好習慣好風氣便逐步養成了。

總之,我們要積極踐行《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做一名善于作為又甘于“無為”的輔導員,努力使每一名隊員在少先隊活動課中都得到快樂、自主、健康、和諧的發展。

猜你喜歡
粽子活動課少先隊
好吃的粽子
社區少先隊的“一二三”
不老的少先隊
讓少先隊走向校外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實踐探索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端午節,粽子香
讓語文活動課“動”起來
端午節吃粽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