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及策略

2018-12-24 09:57王雙陸
創新時代 2018年10期
關鍵詞:管理制度專利知識產權

王雙陸

強化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是競爭力得以強化的主要手段。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系統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就需要提升系統運作的效果,需要從其相關的系統與要素入手,建立對應的管理體系,這樣才能提升其實際的管理水平。

一、企業知識產權的管理和價值創造

知識產權應該滿足有用、新穎、可用、法律保護等諸多條件,并且對創新成果進行保護,這就代表了創新激勵,可以有效防范創新被模仿,并且還可以讓創新人員獲取短期的利潤壟斷。企業之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知識產權經濟價值偏高,其知識產權就是通過商業化的模式與市場相互接軌,實現價值。但是針對企業的商業模式,或者是針對現階段的市場需求,很多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偏低。對于部分專利沒有被企業所應用,主要是因為研究中的根本任務沒有被實現,其主要的目標在于市場需求的發現與分析,從而探索新知識與新技術。相對而言,開發工作就是將實際的研究成果作為“投入物”,并且在自身的實際處理之中輸入,開發出可以呈現研究成果的新產品以及服務,之后,再量產,并且將其直接推入市場。但是在研究與開發部門之間,還有緩沖帶的存在,當企業研究與開發部門無法相互結合,就可能出現成果被擱置的情況。

二、知識產權保護的影響因素

1.開放性的企業環境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需要獲取外部的資源信息,同時企業生產的產品也會直接銷售到世界各地,這樣就可能存在知識產權被侵犯的情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企業開放環境會對知識產權的管理與保護帶來影響。在加入WTO之后,很多企業不熟悉市場規則,這樣就可能引發貿易爭端。隨著跨國公司大范圍地申請專利,再加上發生知識產權侵犯的情況,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治越發顯得不夠健全,并且國際上的法律與文化氛圍差異性較大,這樣也會影響到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

2.知識資源的利用動機

在全球經濟開放的大背景下,企業也認識到企業想要獲取外部資源,就需要出于不同的目的與動機,部分企業通過資源共享的機會,隨意竊取他人的知識產權。部分企業為了掩蓋自身的技術,就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甚至還會提供虛假的信息,并且乘機竊取知識財產,如果企業沒有及時識破,那么就可能出現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所以,企業還應該提高警惕,準確掌握知識資源共享的目的與動機,這樣才可以做好企業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

3.共享雙方的信任度

雖然企業會簽署知識產權許可協議,但如果還存在協議不夠完善的情況或者是技術逐漸向外擴散等,就可能引起知識產權配置矛盾沖突,特別是在共享知識資源的時候,企業彼此的信任度不高,這樣也會對知識產權的安全產生影響。一般來說,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實際上也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共享雙向的信任度越高,其溝通就會越順暢,那么能夠采取的保護措施就會越來越少,如果雙方的信任度不高,就可能出現惡意竊取知識產權的情況。

三、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有效策略

從企業的實際角度來看,知識產權主要是在技術、科學、文化等領域,通過智力活動來創造財富,從而讓企業能夠參與市場競爭。所以,企業還需要注重知識產權的有效管理。

1.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的有效完善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主要指的是在知識產權管理過程中,組織機構、管理人員的職責規定、職能劃分、工程規程等制度的科學化、規范化以及系統化的操作。其主要包含了著作權管理制度、專利管理制度、上表管理制度、商業秘密管理制度等,同時也包含了知識產權合同管理制度、知識產權教育培訓制度。這樣,才能夠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能夠走上一個制度化、正規化的軌道。

2.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專門部門的建立健全

作為企業,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設置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能夠在企業決策層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對于日立、豐田等國際知名公司,都需要在內部配備知識產權機構。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防范出現大統一,并且還需要對各個知識產權制度的利與弊加以了解,從而選擇對企業最有利的形式,這樣才能夠明確多個角度的管理機制。因為知識產權本身的專業性較強,需要高素質的人員才能夠勝任。在任用人員的時候,應該將人才知識復合化與結構多元化相互結合起來。在團隊當中,也需要有精通管理、法律以及技術方面的人才,這樣才能夠建立起高水平、高素質的管理隊伍。

3.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機制合理構建

第一,建立配套的工作制度,不斷強化知識產權的基礎建設,這樣才能夠在考核制度中納入知識產權工作。通過與知識產權相互結合的審核與評價機制,并通過知識產權的投入、數量、質量以及實際的利用情況來對員工的工作成果進行審查與評定,從而建立對應的工作激勵制度;同時,還需要建立鼓勵員工進行科技創新的管理制度。第二,不斷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這樣才可以建立圍繞產業技術升級以及產業結構調整,能夠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制。第三,努力加快專利產業化的步伐。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還需要與相關部門結合,實現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業化,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競爭力的需求。第四,合理利用法律武器,來對企業的自主知識產權權益加以保護,以企業核心專利技術為基本的依托,努力構建知識產權的創造、實施、管理等一系列的保護體系,這樣才可以應對跨境的知識產權糾紛。同時,政府的相關部門、商會以及各個行業的協會,都需要給予這一方面的支持。

4.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投入的持續加大

任何一個機構管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才能推動其有效的運轉。知識產權管理本身就是負責的系統工程,并且也會伴隨企業從研發開始一直到經營的各個階段。企業還應該學習更多的知識產權新知識,汲取國內外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并且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贏得企業的支持與參與,這樣才能確保人力、物力以及資金得到大量、長時間的投入,從而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真正地成熟起來。

5.企業員工知識產權意識的持續增強

不斷強化教育培訓工作,合理利用現有的人才資源,針對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人員做好多層次、針對性的知識產權教育培訓,這樣才能讓企業的領導、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能夠真正地重視知識產權,從而增強知識產權意識,最終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制度的實際運用能力。

6.合理利用外部資源

在國內,大部分企業都屬于中小企業,其本身的實力限制性較多。在加入WTO之后,中小企業就會面臨國內外大型競爭者以及新入競爭者的壓力。所以,合理利用外部資源,通過外部力量來推進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從而提升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從各個級別的知識產權行政部門來獲取相應的信息與幫助。第二,合理利用公益性的行業協會以及專業社團。第三,通過專利代理機構,或者是利用知識產權實務能力的律師所。第四,合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對管理方式以及手段進行改善。如建立內部的專利文獻數據庫,應用信息管理軟件,從而對日常的知識產權實務進行管理。

7.企業專利管理措施

在企業內部需要牢固樹立專利意識,并且實施技術創新與專利管理緊密結合,專利管理貫穿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的全過程。制訂專利戰略,把專利資產的形成和充分利用、專利資產效益的發揮列入企業戰略的內容之一。通過這樣的方式,落實對企業專利的合理管理。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企業而言,想要做好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就需要合理調整收入結構,能夠針對性地改變商業模式,實現知識產權的內部生產與外部應用的相互結合,能夠真正重視商業模式,從而實現知識產權的有效管理。

猜你喜歡
管理制度專利知識產權
專利
探討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發明與專利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與完善評析
涉軍中小企業管理制度創新探討
重慶五大舉措打造知識產權強市
關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幾點思考
知識產權
專利
軸承(2010年2期)2010-04-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