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茄子溫室栽培技術

2018-12-27 03:49孫艷娟
農民致富之友 2018年21期
關鍵詞:門茄悶棚真葉

孫艷娟

茄子適應性強,耐熱,壽命長,采用溫室栽培技術不僅提高產量,還增加收入,溫室栽培茄子是目前種植戶喜歡的栽培方式。

一、生物學特性

1、形態特征 茄子根系發達,深可達1m以上,主要根群分布在30~33cm土層內。木質化相對較早,再生能力稍差,不定根發生能力也弱。在溫室栽培中,分枝習性任其自然生長,會構成室內陰蔽,影響茄子通風透光,病害加重,產量下降。為此,在栽培中必須進行科學整枝。

茄子的花為兩性花,多為單生,也有2~4朵簇生的,白色或紫色,基部合生成筒狀。茄子自花授粉率高,天然雜交率在3%~6%之間。根據花柱長短不同,可分為長柱花、中柱花和短柱花三種類型。長柱花柱頭高出花藥,花大,色深,容易在柱頭授粉,為健全花;中柱花的柱頭與花藥平齊,授粉率比長柱花低;短柱花的柱頭低于花藥,花小,花梗細,柱頭上授粉的機會非常少,通常幾乎完全落花,為不健全花。

茄子果實為漿果,形狀圓形、長棒狀或卵圓形,顏色紫色、紅紫色、綠色、白色等。種子扁圓形,外皮光滑而堅硬,千粒重5g左右。

2、生育周期 茄子發育周期包括發芽期、幼苗期、開花坐果期和結果期。

發芽期 從種子發芽到第1片真葉吐心為發芽期,茄子發芽速度慢,發芽期時間長,一般需要15~20天。

幼苗期 從第1片真葉吐心到現蕾為幼苗期,一般為50~60天,幼苗于3~4片真葉時,花芽開始分化,花芽分化之前,前期以營養生長為主,生長量很小。從花芽分化開始轉入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同時并進時期,這一階段幼苗生長量大,約占苗期生長量的95%,到7~8片真葉時,四門斗花芽已經分化。因此,幼苗移植應在花芽分化前進行,以擴大營養面積,保證以后幼苗迅速生長和花芽正常分化。

開花坐果期 這一時期處于由營養生長為主向生殖生長為主轉移的過渡階段,若營養生長占優勢,果實生長量就很小,并推遲采收期。因此,應適當控制水分,促進果實發育。

結果期 門茄瞪眼后應加強肥水管理,保證莖葉持續生長和果實膨大,對茄和四門斗結果時期是植株生育盛期,此時更要加強肥水管理,以防止早衰。茄子從瞪眼到商品成熟約需13~14天,從商品成熟到種子成熟還需要30天左右。

3、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溫度 茄子喜高溫,種子發芽適溫為25~30 ℃,幼苗期發育適溫白天為25~30 ℃,夜間15~20 ℃,15 ℃以下生長緩慢,并引起落花。低于10 ℃時新陳代謝失調。

光照 茄子對光照時間強度要求都較高。在日照長、強度高的條件下,茄子生育旺盛,花芽質量好,果實產量高,著色佳。

水分 門茄形成以前需水量少,茄子迅速生長以后需要水多一些,對茄收獲前后需水量最大,要充分滿足水分需要。茄子喜水又怕水,土壤潮濕通氣不良時,易引起漚根,空氣濕度大容易發生病害。

土壤和礦質營養 適于在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土壤中栽培。茄子對氮肥的要求較高,缺氮時延遲花芽分化,花數明顯減少,尤其在開花盛期,如果氮不足,短柱花變多,植株發育也不好。在氮肥水平低的條件下,磷肥效果不太顯著。后期對鉀的吸收急劇增加。

二、栽培技術措施

1、品種選擇 應選擇耐低溫、耐弱光能力強、抗病、果實品質、形狀、果色符合消費習慣的品種。目前主要以長茄和長卵茄為主,較優良品種紫陽長茄、布利塔、星光001等。

2、穴盤育苗 選擇適宜的種植茬口后,規?;N植時利用工廠化育苗手段進行穴盤育苗,小戶生產時進行茄子穴盤二級育苗。

(1)種子消毒處理 將體積相當于種子體積3倍55-60℃的熱水,倒入盛種子的容器中,邊倒邊攪拌,待水溫降至30℃左右,靜置浸泡6-8小時,或將種子用40%磷酸三鈉100倍液浸種20分鐘,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30分鐘,靜置浸泡6-8小時。

(2)穴盤二級育苗 用楊樹鋸末做一級苗床,將新鮮的楊樹鋸末用開水處理后,做成10cm厚的苗床,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撒播在苗床上,待兩片子葉充分平展后進行分苗。

(3)育苗基質消毒 將高錳酸鉀稀釋成1000倍液,均勻噴灑在基質上,或每1m3基質中加入50%多菌靈100-200g,充分混拌均勻后堆悶2小時后裝入72孔穴盤。

(4)分苗 將子葉苗移植在穴盤中,每穴1株,移栽完后將穴盤苗放置在設有防蟲網的條件下進行管理,穴盤苗的根坨小易缺水而使苗子發生萎蔫,應早晚補充水分,夏秋季節育苗時利用遮陽網進行遮蔭,冬春季節育苗時覆蓋保溫設施,苗齡約45-50天。

3、進行溫室消毒

(1)清整棚室.清除殘枝落葉。

(2)施入發酵物,以利土溫的提高。

(3)高溫悶棚的操作。①密閉大棚,快速升溫。要關好大棚風口,蓋好大棚膜,防止雨水進入,以確保棚室迅速升溫,使地表10厘米溫度達到70度以上,20厘米地溫達到45度以上。②悶棚時間,宜長不宜短。悶棚時間可根據歇茬期長短確定,一般至少悶棚20~30天,愈長愈好,以達到殺死深根性土傳病菌和地下害蟲卵(蛹)的目的。③配合做好悶棚的善后工作,提高悶棚效果。悶棚結束后,要及時翻耕土壤,翻耕后一般要晾曬10~15天方可迎茬種植(播種或移栽)作物。

4、整地與施肥 將地整平后,每畝用過磷酸鈣50kg,磷二胺20kg,均勻撒施,深翻入約25cm深的土層中。

5、澆水與作壟 按120cm的壟距劃線,再從線上向兩邊分土起底寬80cm,背寬70cm,高20cm的栽培壟,水溝寬40cm,在壟面上留寬15cm,深10cm的小暗溝,澆足底水。

定植方法 秧苗5~6片真葉時定植,在作好壟上按株距30~33cm定植,定植后覆膜。全部定植完后從暗溝澆透水后第2天封溝培壟,冬季大小溝內覆草提溫降濕。

6、定植后的精細管理

溫度 緩苗期白天30 ℃,夜間不低于15 ℃。緩苗后降低溫度,白天20~30 ℃,夜間15 ℃左右。開花坐果期,白天溫度20~30 ℃,夜間15~20 ℃。冬季要加強防寒保溫,白天20~30 ℃,夜間13~15 ℃,最低不得低于10 ℃。晴天上午溫室溫度達到30 ℃時,開始通風換氣升溫,下午室溫降到20 ℃以下時,及時關閉通風口。但在整個生育期,在早晨拉簾前室溫必須保持在10 ℃以上。

整枝 溫室茄子在四門斗形成后易出現枝葉繁茂,通風不良的情況。為此,目前,除了將門茄下邊枝葉全部打掉外,多數采用雙干整枝法調整株間的通風和透光狀況。雙干整枝法是在對茄形成后,剪去兩個向外的側枝;形成兩個向上的雙干,以后所有側枝要打掉,每花序只留一果為好,要及時打掉老病葉。

肥水管理 采用膜下暗灌,定植后7~10天澆1次緩苗水,一般在門茄坐果前不澆水,門茄開始膨大時進行追肥,每畝施二銨10kg,硫酸鉀15kg的混合肥,結合追肥澆第一次水。門茄收獲后,澆第二次承,追二次肥(數量同上)。以后每隔10天1次水,20天左右施1 擻肥。結果盛期要側重于鉀肥的施用,一般每畝施硫酸鉀20kg的混合肥,尿素30kg。追肥、灌水主要看植株的生長狀況來決定。

激素應用 門茄膨大期正是開花坐對茄時期,為防止因夜溫偏低造成落花落果,可用30~40mg/kg2.4-D水溶液蘸花,即每支2ml的2.4-D在氣溫高時兌水0.35kg,氣溫低時兌水0.25kg,可在藥水里加紅色顏料作標記,涂抹在花柄上端,但注意不要沾到莖葉生長點上,用的最佳時期是花苞剛剛開放時。

7、適時采收 一般開花后25天便可采收。茄子萼片與果實相接處白色或淡綠色環狀帶即將消失,即可采收。

(作者單位:164000黑龍江省北安市城郊鄉農村經濟技術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門茄悶棚真葉
吉茄5號
“悶棚”里面門道多
黃豆幼苗生長過程中第一真葉與第二真葉生理指標的比較
夏季高溫悶棚防治大棚黃瓜病害試驗
茄子定植后田間管理技術
西藏加查縣瀕危藥材桃兒七真葉分化研究
高溫悶棚防治黃瓜白粉病及其對黃瓜生長和生理代謝的影響
吐魯番市秋延晚設施茄子栽培技術
第一對真葉損傷對豇豆后期生長發育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