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植樹造林方面的一點思考(1)

2018-12-27 03:49國峰
農民致富之友 2018年21期
關鍵詞:水土植樹造林林木

國峰

森林資源是世界的財富,在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其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對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我國現今的植樹造林發展現狀和長期的規劃方向來看,其中還存在著比較多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

植樹造林,已成為當前環境保護的首要課題。防風固沙要造林,水土保持要造林,改善環境要造林。國家為了鼓勵全民植樹造林,還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這些都說明了人們對環境的認識提高了。然而,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規律,植樹造林也不例外。

植樹造林,關于對環境作用的認識,目前還存在許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人們普遍認為,植樹造林有利于改善環境,有利于增加降水、改變氣候。其實這種認識是不盡科學的。我對這一觀點提出質疑,如新疆從庫爾勒到輪臺之間有上百平方公里的沼澤濕地,其蒸發量肯定要大于森林,但當地降雨量并沒有比其他地方增加。再比如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面積為1000多平方公里,湖水的蒸發量遠遠大于相同面積的森林,但博斯騰湖周邊地區的降水量也僅有幾十毫米,并沒有使當地的降水條件明顯改善。再看面積更大的哈薩克斯坦的巴爾喀什湖,水面面積1.8萬多平方公里,另外湖邊還有數千平方公里的沼澤濕地,但是,湖的周邊降水稀少,緊靠湖的東邊就是薩雷伊施科特勞大沙漠。再有世界第一大沙漠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就位于地中海南岸,浩瀚的地中海也沒有改變撒哈拉沙漠的干旱氣候??梢?,一個地區的降水量是由大氣環流決定的,與森林覆蓋率并無太大關系。我認為,森林覆蓋率高是降水量多的結果,而不是降水量多的原因。所以,植樹造林并非在哪里都多多益善。

林木在影響環境方面主要有如下幾種作用,一是通過蒸騰作用將地下水排放到空氣中,增加空氣的濕度,有專家用“一棵樹就是一臺小抽水機”來形容這種作用;二是降低雨水對地表的沖擊,減少土壤的流失,并通過樹冠對陽光的遮擋和轉化,降低地表溫度,養護地面的草,從而降低雨水的流速,增加雨水的下滲量,達到保持水土的目的;三是通過樹冠的阻擋作用降低地表風速,減少土壤的風蝕,減少沙塵暴;四是植物的根系和葉片對地下水和空氣有凈化作用。并非所有造林都能保持水土和改善環境,只有在降水量與蒸發量的比值高于一定量的地區,植樹造林才具有保持水土和改善環境的功能,反之,違背環境平衡的規律,植樹造林不但不會改善環境,反而會破壞環境,不但不會保持水土,反而會破壞水土。比如西部許多地方平均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而平均年蒸發量卻在3000毫米左右,這種氣候特征決定了那里的綠洲面積比例不可能太高,如果不恰當地在戈壁荒坡上植樹造林,必然使下游的原有綠洲荒漠化。

植樹造林對地球大環境既有正面影響,也可能有負面影響,必須因地制宜。植樹造林對局部地區的小環境基本是只有正面影響,沒有負面影響。因此,植樹造林按目的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環境造林,用以減少水土流失,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一種是綠化造林,用以改善和美化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前者必須以生態為本,既要考慮需不需要造林,還要考慮適不適宜造林。后者必須以人為本,只在人類集中活動和居住地的內部和周邊造林,植多植少,植什么品種,主要考慮氣候、美觀和經濟的因素。我國西部有大量沒有人煙的戈壁荒灘,那就是它的原始生態,在那里搞植樹造林就像到月球上植樹造林一樣,毫無意義,甚至可能對更大地區的水平衡造成破壞。

植樹造林必須因地制宜,保護生態也必須因地制宜。對大多數戈壁荒灘以保持原生態為宜,而有些戈壁荒灘則可以加以改造。能否改造,改造多少,要與水的供應能力相適應,還要考慮較大范圍的水平衡,不能造出一片綠洲,又荒廢一片綠洲。有些地方的原始生態是鹽堿灘,植被很少,那是由于地下水位較高所致,一方面可以通過開挖溝渠排水,一方面可以種植一些耐鹽堿的植物將地下水排到空氣中,從而降低地下水位,將鹽堿灘改造成為良田或經濟林。這時種樹的目的就是耗水而不是保水。

植樹造林必須遵循生態規律,一味禁砍禁伐也是不科學的。植物與動物一樣,也有一定的壽命,也會生老病死,也有自身的生命周期。對于樹齡達到一定年限的樹木,會發生空心現象,并逐漸老死。我們在一些原始森林里可以看見橫七豎八地倒著許多大樹,那或是因病而死,或是因老而亡。因此,我們應當根據樹木的這種特性,在樹木發生空心之前進行砍伐,使木材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對老化的人工林木甚至原始林木進行更新式砍伐也是十分必要的,既能為經濟建設提供大量木材,又有利于森林的健康生長,需要禁止的是亂砍濫伐。而目前我國在林木管理上存在著一刀切的問題,即只要是造林都鼓勵,只要是砍伐都限制。這是由于對植樹造林的規律缺乏正確的了解。這種只準種、不準伐的政策無異于懲罰植樹造林者,既不利于植樹造林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利于林木資源的有效利用。

人們都知道,植樹造林可以防風固沙,但植樹造林防風固沙的原理似乎并沒有很多人去想。其實,造林防風只能在林帶兩側的小范圍內降低地表風速,減少沙塵,超出這個范圍,地表風速依舊,沙塵依舊。居住在大城市的人都會有切身感受,盡管樓越蓋越多,越蓋越高,但并不能降低城市中的風速,甚至在樓宇之間風速更大。顯然,大自然中的風是無法阻擋的,只要有旱作農耕活動和沙漠存在,由風形成的沙塵就不可能消除。我國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已歷時二十多年,累計造林保存面積近三千萬公頃,在保護水土和防風固沙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如按每畝林地耗水200立方米的低值計算,每年耗水661億立方米,這可能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大量河流下游斷流的重要原因。多思考,早認識,讓濃濃綠蔭造福子孫后代。

(作者單位:161200黑龍江烏裕爾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猜你喜歡
水土植樹造林林木
植樹造林
植樹造林
植樹造林
試論高大林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天敵昆蟲在林木病蟲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討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植樹造林共參與
中原“水土”論
支護結構上水土共同作用的微觀機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