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農村合作社的經濟效益

2018-12-27 03:49劉相偉
農民致富之友 2018年21期
關鍵詞:農業產業農場農戶

劉相偉

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民專業合作社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農戶,市場的信息通過合作社較為準確地傳遞給農戶,合作社通過自身經營引導農戶發展專業化生產,形成規?;?、專業化的農業產業區域和農業產業體系,推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我縣農民針對市場需求,大力發展紅棗、紅提葡萄、綠色蔬菜、畜禽、藥材、等經濟作物,并進行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

推動了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形成。合作社將當地各個產業的購銷大戶、加工大戶、技術專業戶等按自愿、民主原則組織起來,為農民統一提供種苗、傳播種養技術,拓展銷售網絡,初步形成了科技、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合作社真正將產、加、銷諸環節有機銜接,解決了農戶與市場、農戶與龍頭企業之間的矛盾,實現了資源的合理流轉和優化配置,促進了優勢整合和利益互補,夯實了農業產業化基礎,提升了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成為聯系政府、企業和農戶的橋梁。

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層次。合作社為農業標準化的推廣提供了有效的載體,為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和推廣提供了組織保證。合作社通過組織分散的農戶實行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操作規程、統一產品質量標準、統一農資供應,積極注冊產品商標,打造優質知名品牌,推廣綠色農產品的生產,極大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合作社是由產業大戶或購銷大戶牽頭組建的,這些能人利用自己市場信息靈、銷售渠道穩的優勢,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生產適銷對路的農產品,穩定和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經濟效益。合作社的返利、分紅制度直接帶動農戶增收,合作社向入社農戶無償提供農技、市場信息,低價提供優質種子、農資等社會化服務項目,間接地節約了農戶的生產成本,也促進了農民增收。

促進了行業的自律和規范。由于農民整體素質不高,生產、銷售會有很大的自發性、趨同性和盲目性,容易導致農業產業的大起大落,通過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避免了農戶之間、農戶與加工企業之間的無序競爭,維護了農民的利益,實現了行業優勢,聯合互補,促進了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傊?,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產生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但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了農村基層政府職能的轉變,對于完善家庭承包經營制度,解決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提高農產品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產品的區域分工和專業化水平,改善農產品質量,提升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堅持規模發展。規模發展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方向。圍繞規模發展,我們采取積極措施,進一步強化農民規模發展的意識,提高農民自覺組建較大規模的專業合作社的積極性。使農民專業合作社真正成為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有效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發展,較好地發揮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堅持多元發展。在興辦主體上,鼓勵農民通過合作自辦、能人牽頭創辦、依托龍頭企業興辦等形式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使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形式多樣化。在專業范疇上,則包括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儲藏、農產品銷售、農業生產經營技術、信息服務及其他與農業生產有關經營活動,使農民專業合作社呈現出專業廣泛、類別齊全、多元發展的良好態勢。

堅持特色發展。在產業發展方向上,堅持從當地實際出發,積極引導農民圍繞當地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拳頭產品,不具一格、因地制宜地發展具有地方特色或資源優勢的專業合作社,不搞一刀切。在內部股權結構上,鼓勵農民采取貨幣、實物、技術等形式投資入股,實行企業化運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形式上,堅持大力推行科技興農、科技強農,注重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的科學技術含量和成分,引導農民走科技發展的道路,提高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質量和后勁。

一是放寬家庭農場經營者的資格認定標準。引進返鄉創業人員、鄉村農技人員、村干部、轉業軍人,或城鎮居民、單位職工及退休干部參與經營;設立創業基金,鼓勵有技術、懂管理的大學生回鄉創業?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一是將家庭農場納入農業政策支持體系,抓緊落實新增農業補貼向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的政策。各級財政采取直接補助、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培育家庭農場發展。二是優化信貸服務。開展家庭農場信用等級評定并給予相應授信額度和利率優惠。三是完善農業保險,幫助農民減少損失,增強抵御和防范風險的能力。

?提升農場主綜合素質。加大對農民素質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對農場主的經營管理知識培訓。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產業化發展狀況,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發展目標,通過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訓和科技推廣,提高農民的專業技能。

組建家庭農場協會??蓞⒄张_灣和日本家庭農場管理經驗,將多個家庭農場組合成立家庭農場協會,作為政府與家庭農場之間的橋梁。政府可賦予農場協會一定職能,并列出專門預算,通過向農場協會提供農技支持、融資信貸、市場信息等服務,提升其自我管理與營運進一步深化農技推廣體制改革,強化新型農業社會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指導家庭農場應用先進農業新技術、引進優質高產新品種、種養新模式,開展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發揮其引領作用,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實現家庭農場與市場的無縫對接。

(作者單位:475400河南省太康縣朱口鎮農業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農業產業農場農戶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農場假期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農場
以“黨建”推進特色農業產業發展
甘肅省農業產業聯合會會員單位
糧食日 訪農戶
農戶存糧調查
甘肅省農業產業聯合會會員單位
一號農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