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商水縣農業發展

2018-12-27 03:49吳雙
農民致富之友 2018年21期
關鍵詞:商水縣農資農業

吳雙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縣農業局緊緊圍繞全縣農業工作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各項工作扎實有效推進。

(一)經營機制創新穩步推進。按照“服務農民,進退自由,權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積極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全縣已發展專業種植大戶59戶,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達到2112個、485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個。土地流轉型規模經營面積13萬畝,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60萬畝。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流轉風險保證金管理辦法,從制度上防范工商資本租賃農地風險。新型經營主體獲得政府支持,帶動農戶7000余戶。為加快土地流轉與河南省晶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定合同。預對136個貧困村進行土地全托管。

(二)“兩區”劃定工作情況??h委、縣政府對“兩區”劃定工作高度重視,成立了“兩區”劃定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印發了《商水縣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工作方案》。切實做到組織落實、措施落實、責任落實。同時,要求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組織,結合工作方案,積極開展工作,確保抓好落實??h鄉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為“兩區”劃定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堅強保障?!皟蓞^”劃定工作開展以來,商水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會議精神,嚴格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圍繞劃定目標,把握基本原則,明確劃定范圍,精心組織安排,加大工作力度,持續推進“兩區”劃定工作開展。截至目前,在全縣23個鄉鎮(場、辦)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面積1150184.86畝,其中小麥1150184.86萬畝、玉米800118.12畝,劃定重要農產品(大豆)生產保護區面積350066.74畝。覆蓋1892個片塊、14151個地塊。數據建庫完成,已提交省農業廳,在全市優先完成了“兩區”劃定工作。

(三)加快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種植業結構調整是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也是今年農業生產的重要任務。根據農業部及省市精神,我縣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做出了全面規劃。通過宣傳引導,扎實推進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芝麻、優質果蔬發展,壓縮玉米種植面積,并確保開好頭、起好步、布好局,為全年種植結構調整和農業提質增效奠定基礎。今年,依照縣政府提出的“穩麥、減玉、增經濟”的要求,完成優質強筋小麥面積15萬畝,壓減玉米種植面積至75萬畝,擴大優質花生種植面積至11萬畝,擴大優質芝麻種植面積至15萬畝,擴大優質大豆種植面積37萬畝,保持優質瓜菜面積14萬畝,重點加強“質”的提升。

(四)商水縣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2018年我縣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縣委、縣政府對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各鄉鎮黨委書記任成員的農村集體產權改革領導小組,層層分解任務,落實工作措施,提出具體要求,創造保障條件,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納入年度工作考核,確保各項工作落實。成立了“兩區”劃定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印發了《商水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選派工作能力強、群眾威信高、熟悉業務的人員負責具體工作。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的指導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目標,為該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商水縣農業局召開了全局大會,提出“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大會戰”行動,建立了局班子領導和全體干部職工責任制度,8位班子成員分別聯系3個鄉鎮,136名干部職工分別幫扶1個貧困村,層層落實責任,逐級傳導壓力。截止目前,全縣588個行政村(居委會)已經全部辦理完成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登記證和開戶許可證,注入發展集體經濟的資金平臺已經搭建好。

(五)農業服務力度加大。進一步加大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一是進一步優化品種結構,加快適合當地種植的高產、穩產、優質、抗逆品種的推廣與應用,主推了配方施肥、化除化控、綜合防治病蟲害等關鍵技術,達到良種良法相配套。二是結合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加快基層農技區域站建設,完善農技推廣服務網絡,做到了科技人員直接到戶,技術要領直接到人,良種良法直接到田,實現科技與農戶的“零距離”接觸。

(六)強化農資市場監管。為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保障我縣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農民合法利益,構建放心農資市場,促進我縣農業又好又快發展,根據省、市關于2018年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開展了2018年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活動,積極協調工商、質監、公安、新聞媒體等相關部門做好聯合執法準備工作,召開了全縣農資經銷商會議?;顒悠陂g我局共出動執法238人次;印發明白紙6000份;懸掛標語30條;處理投訴舉報6人次;整治市場3個。抽取農藥樣品36個,玉米品種30個,立案5起,結案5起。充分發揮了輿論宣傳在農資打假中的導向和監督作用,積極宣傳近期農資打假工作成效和進展情況。

(七)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嚴格監管,我縣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體系基本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能力有效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機制逐步完善,確保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一是強化源頭控制,開展質量追溯。定期對投入品經營主體開展督導巡查和監督抽檢,指導農業投入品經營單位建立健全經營檔案,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實施索證索票及臺賬管理的方式,對農資名稱、數量、生產廠家、銷售去向等進行嚴格登記,規范經營行為,全面落實農業投入品經營許可、市場準入、登記備案,嚴格高毒農藥管控,實行定點經營、實名購買等制度。經常性組織農產品檢測人員到農產品生產基地、生產企業、主要蔬菜銷售區進行監督抽查,就農業投入品使用、檔案記錄、產品檢測、標志使用等工作落實情況進行重點檢查,指導建立完善了各項監管制度,督促健全了較為完整的生產記錄和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依法落實農藥安全間隔期制度、質量追溯制度和產地準出,嚴防了農業投入品亂用和濫用。著重強化對“三品一標”認證單位的定期抽檢,未發現有違規使用禁用農業投入品的情況和偽造、冒用、超范圍使用標志等違法違規行為。二是強化監督抽檢,加強例行監測。上半年,配合省農科院質標所完成了年度小麥抽檢任務,抽檢小麥樣品10個。三是加強市場監管,開展專項整治。上半年,配合其他股站搞好農資市場整治,共出動執法人員128人次,舉辦現場咨詢培訓3場次,印發農資打假常識7000份,懸掛標語30條,發放告農民服務書400份,處理投訴舉報涉農資案件6起,立案查處5起,已全部結案。四是加強宣傳教育,推進社會共治。充分利用網絡、報紙等媒體,結合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科技扶貧下鄉”、“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等活動,開展現場咨詢,舉辦科技講座,廣泛普及農業法律知識、標準化生產技術、農資識假辨假等相關知識,提高社會知曉度,擴大群眾參與面,引導農業經營主體落實質量安全措施,牢固樹立質量誠信意識,鼓勵農民群眾積極參與打假。

(八)病蟲害防控工作。為切實做好小麥后期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確保小麥生產綠色優質安全,我縣精心組織,大力開展統防統治工作。今年,由財政牽頭、農業局實施,利用社會化服務項目免費為136個貧困村、30萬畝高標準糧田、部分合作社和種糧大戶進行統防統治,面積達73.5萬畝。4月16日,河南省小麥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現場會在商水縣召開,河南省農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鄒慶鵬,河南省植保植檢站站長李好海、周口市政府副秘書長楊峰、周口市農業局副局長張瑞、商水縣縣委書記馬衛東、副縣長何海東、商水縣農業局局長靳紅花等省市縣領導以及全省18個直轄市、10個直管縣、10個重點縣的農業局主管局長、植保站站長,周口市各縣(市、區)分管副縣(市、區)長、農業局長、植保站長參加了會議參加了會議。會議觀摩了商水縣統防統治現場和無人機噴藥演示、聽取了商水縣統防統治組織情況匯報、合作社代表發言、中標企業發言,之后,在商水縣發達高產種植專業合作社召開了全省統防統治情況交流會。交流會上,商水縣、安陽市、駐馬店市、南陽、信陽5個縣市作了典型發言,大家一致認為今年小麥赤霉病有可能嚴重發生,應當立即行動起來,開展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治。鄒廳長具體安排了全省下一步以小麥赤霉病為主的中后期病蟲害防治工作。李好海站長對目前小麥病蟲害防治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作了講解。

(作者單位:466100河南省商水縣農業局)

猜你喜歡
商水縣農資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送農資增收致富添助力
商水縣
商水縣
商水縣種糧大戶情況調查
農資人,你是否看見魚在流淚?
一個幸福的農資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