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書“怪癖"——毛邊書

2018-12-28 07:39潘小松
中國收藏 2018年7期
關鍵詞:藏書家精裝藏書

毛邊書,“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頁與頁相連,看書時,需用裁紙刀裁開。其起源于歐洲,盛行于法國,之后流傳到我國。魯迅愛毛邊書,自詡“毛邊黨”。如今熱衷收藏毛邊書的藏書家,多半是民國書籍的追捧者。這其中,本文作者、喜歡西文書的藏書家潘小松,也有一份對毛邊書的情懷與偏見。

毛邊書是藏書領域的小眾玩意兒。即便是愛好藏書的人,也有對書頁不切口表示不解。理性地來講,我們“毛邊黨”(魯迅用詞)人并不認為所有的藏書人都該追逐毛邊書,就像不是所有的人都接受老北京豆汁兒一樣。

毛邊書的切法是有講究的。依據封面格局恰當地切,是為書增色的毛邊;方法不得,毛邊也會讓人覺得突兀,不舒服。毛邊書開本宜大,文本排字頁空白宜多;封面用紙宜樸,封面字體宜鮮艷。毛邊的參差最好與封面設計渾然一體。魯迅作品的毛邊書好看,多半與他的著作封面設計宜毛邊有關。魯迅是近代毛邊書的熱情追捧者,所以講五四前后的毛邊黨,多半跟魯迅能聯系上。

在喜歡西文書籍的人眼里,毛邊書幾乎是家常便飯。一百年前的法文英文書,完全沒有毛邊影子的幾乎沒有。法文平裝本,英語精裝本,毛邊書幾乎成為慣例。我以為一開始是不愿讓未購買的人隨意翻閱之故,然后才形成裁紙讀書的雅好的。巴爾扎克的小說《幻滅》開頭,詩人呂西安在沙龍里給貴婦人讀自己的詩。我想,那詩集該是毛邊書,一頁一頁裁開來讀的。毛邊書需要象牙小刀裁開,這一定是書籍成為女性文化消費品之后的現象。毛邊書帶來的閱讀想像空間,是日后藏書家們無從體會的。藏書家們對毛邊的追捧,更像集郵人對不撕掉邊的郵票的追捧,屬于收藏的怪癖。

我在許多談女性閱讀史的書籍里看見平裝本的毛邊書。那種閱讀過的痕跡(dog-eared)比端坐在客廳里拿本精裝書裝飾要有趣得多,大有寶黛讀《牡丹亭》的刺激。

毛邊書講究原生態書的裝幀樣式,有參差錯落的美。我手里有幾本《追憶逝水年華》早期法文原版,大部分是精裝的,有一冊平裝毛邊,我覺得這一本就比另幾本看著美,很愿意讓人親近它。我的毛邊精裝英文書的不切口那兩面,也看著更莊嚴厚重些。

英文精裝舊本書籍,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學術著作,多少有一點毛邊書的影子。我習以為常,往往取下來翻閱時才發現這是大家喜歡的毛邊書。這時期的書(百年前)頂口燙金承灰,另兩口故意不切平,古意盎然,有布面精裝的纖維感。我想,維多利亞時代的出版物之所以令人懷舊,多半以裝幀上的人文精神有關。毛邊風格是人文精神的體現之一。那個年代的書籍我留存了不少。紅皮面藍布面,厚重的綿紙少不了毛邊裝幀。舊紙承刀,有雕刻的感覺。詩人的詩集也罷,散文家的文集也罷,史家的著作也罷,毛邊是一道共同的風景。我想,一切喜歡西文書的藏書者,毛邊書是司空見慣又難以割舍的情懷。

我還藏有不少日文書和俄文書,卻在這兩種文字的出版物里沒有看見毛邊書。日文近代出版物的風格還西化得厲害,卻并不見毛邊書。希望方家有教于我。

國內藏書家里的愛好毛邊書最甚者姜德明和陳子善都是研究五四新文學的專家。他們的愛好影響了一些出版社的取向,所以,假如你去楊梅竹斜街逛模范書局,能買到近期出版物里的毛邊本。這些書有出版社專為毛邊黨人制作的,異常精雅。假如你去古舊書店,五四時期的毛邊書已然屬于古董。北京六里橋中華書局門市部能買到當代作者書籍的毛邊本。這種專營毛邊的書店,我在北京也僅見到這兩家。第三家只有魯迅博物館的魯博書屋了??梢?,毛邊黨人還是挺寂寞的。

藏毛邊書如藏普洱茶,是要講究趣味的;假如只為藏而藏,我以為是藏書的下品,你也一定不會選毛邊書里的有佳趣者。藏書是要隨緣的,意外的發現永遠是收藏的最樂。藏毛邊書也是。冷攤負手對殘書,冷攤淘書是永恒的懷舊。毛邊書上的雪泥鴻爪才是與封面設計渾然一體的收藏印記。

我們在黃裳和姜德明等老一輩藏書家那里讀到的不就是這樣的藏書傳奇嗎?毛邊書在我們這一代人里,之所以有意義,就是因為我們受了老一輩藏書家的感染,對毛邊產生興趣。然后才追本溯源,去找毛邊書的祖宗。這現象跟藏書票的收藏興趣溯源一樣。

我始終以為毛邊書興趣的培養是個漸進的過程,速成不來的。這就跟大部分抽卷煙的人不識煙斗煙絲的滋味一樣。所以,我想,毛邊書今后仍然屬于小眾收藏。雅事往往還真是小眾的。

讀過《簡愛》、《傲慢與偏見》、《紅與黑》的藏書愛好者容易培養毛邊書的興趣。喜歡讀魯迅書信日記的人也容易培養毛邊書的興趣。唐瞍、阿英、孫犁、姜德明等都是讀魯迅的,所以他們個個都喜歡毛邊書。往這個路數上發展,你可能成為毛邊黨人。我自己并不屬于毛邊黨,我對毛邊書的興趣只是審美趣味的延伸,我喜歡樸拙的事物,我喜歡大方的設計,所以我喜歡切口得體的毛邊書,而不喜歡拘謹的毛邊書。我見過煞風景的毛邊書,那大抵是為毛邊而毛邊的產物。

那種閱讀過的痕跡比端坐在客廳里拿本精裝書裝飾要有趣得多,大有寶黛讀《牡丹亭》的刺激。

毛邊書配上作者的簽名是毛邊書的增色藏品,再加上鈐印就更好了。毛邊書最好是作者集子的出版本,最好還是詩歌散文集,短篇小說集也行。我的這個印象不知是如何形成的。一本當代的學術著作,做成毛邊,就沒有初出茅廬的詩人一本處女作做成毛邊書有味道。這也許是我的偏見。我自己買毛邊書時是這樣選擇的。比如,董撟很適合毛邊,錢鐘書勉強適合,李敖的著作就不適合。我的意見也許是偏見。我對毛邊書就是這樣感覺的。文藝類雜志創刊號適合毛邊,科普雜志就不適合,學刊就更不適合毛邊。這也是我的偏見。毛邊書是跟喬治桑這樣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換成羅琳的哈利波特就不是那么回事。這也是我的偏見。

我藏有兩色封面的黃裳著《絳云書卷美人圖一一關于柳如是》毛邊書兩冊,舍不得裁,另買一本普通本閱讀。這是書友惠我的,有書以外的情分。這大概是毛邊書的另一種功用,毛邊書能見證藏書家之間的友誼。收藏家黃顯功先生送我的大作是毛邊本,我自己另購一本閱讀。毛邊書引申的書的故事就是這樣遞傳的,就像許廣平在魯迅去世后把《集外集》毛邊本送給唐騪等人一樣。

猜你喜歡
藏書家精裝藏書
A Guide to the 4 Best Independent Bookstores in Paris
小毛驢藏書
健康養生暢銷書榜單
赤壁天書
從藏書家之藏書看圖書館的特色數據庫建設
全是書
全是書
為巾幗藏書發先聲
藏書與讀書
我國人均藏書知多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