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薯高壟單行覆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2018-12-29 04:09喬兵徐開春陳波
安徽農學通報 2018年18期
關鍵詞:單行紅薯覆膜

喬兵 徐開春 陳波

摘 要:該文總結了紅薯覆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主要包括:選用良種、培育壯苗、整地施肥、科學栽插、田間管理、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等方面,以期為紅薯的高產栽培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紅薯;高壟;單行;覆膜;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18-0022-02

紅薯又名山芋、甘薯,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富含胡蘿卜素,同時又具有消化和抗癌等藥用價值,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膳食結構發生了重大改變,對紅薯的需求量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市場需求的增加,推動了紅薯種植面積的擴大。紅薯喜溫暖、怕高溫和冷凍,且在各個生育時期又有病蟲危害,尤其是覆膜栽培對種植技術要求更高,任何1個環節出現問題均會影響其后期的產量和效益。本文依據連云港地區多年的紅薯覆膜栽培經驗,從選用良種、培育壯苗、整地施肥、科學栽插、田間管理、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等方面深入闡述了各個時期的栽培管理要點,以期為紅薯的高產栽培提供技術參考。

1 選用良種

紅薯品種的選擇要根據當地氣候環境條件、消費習慣、市場需求和品種特性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若以高端消費市場為主,可選擇迷你薯、紫心薯、紅心薯等類型,如心香和紅心431等;以提早上市為主的,可選擇抗病性強的短蔓脫毒薯,如徐薯32和秦薯5號等;以淀粉加工為主的,可選擇淀粉含量高的品種,如商薯19和徐薯5號等。適宜在連云港地區種植的紅薯品種主要有蘇薯9號、寧紫2號等。

2 培育壯苗

連云港地區紅薯的育苗時間一般為2月中下旬。在溫室或拱棚內進行育苗的,育苗時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塊作育苗床[1],土壤和有機肥按6∶4的比例配制育苗土,土壤濕度以手握成團、一觸即散為標準。挑選健壯、無病、無傷的種薯,整齊擺放在育苗穴內,薯頭向上,株距4~5cm,覆蓋3~4cm的育苗土后再覆蓋一層薄膜。待紅薯苗長到13~15cm時開始煉苗,煉苗前補充肥水,8∶30揭膜,5:30蓋膜,煉苗5~7d。

3 整地施肥

紅薯根系伸長及塊莖的膨大生長,要求土壤疏松透氣、養分充足,為此需對土壤進行深耕,耕深30~35cm,同時結合整地每hm2撒施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37500kg、尿素270kg、碳酸氫銨900kg、過磷酸鈣525kg。另外,為防治地下害蟲如蠐螬、金針蟲和螻蛄等,可每hm2用15%毒死蜱顆粒劑30kg與細土拌勻后與肥料一起撒施。深耕后整平地面進行起壟,壟高30cm,壟寬35cm,株距30cm,栽植密度為52500~60000株/hm2。起壟不僅增加了土壤疏松度,提高了土壤通透性,還可以增加光照降低晝夜溫差。有研究表明,起壟栽培較傳統栽培可使紅薯增產10%左右。起壟后噴灑二甲戊樂靈封閉除草劑,除草效果較好。隨后在壟上覆蓋黑色地膜,除進一步抑制壟上雜草生長外,還可有效提高地溫,不僅能改善薯塊外光、提高產量、改善品質,還可將春薯的栽插時期提早9~12d,有利于提早上市,以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4 科學栽插

傳統栽培習慣是直接從育苗床拔苗,其實這種方法不可取,因為拔苗容易使薯芽基部或薯肉上的黑斑病、根腐病等病原菌帶入田間,增加發病率,為此應進行高剪苗,苗高20~30cm。當膜內10cm地溫穩定在16℃時進行移栽[2],連云港地區春薯一般在4月上旬進行。移栽時為保證一栽全苗,應掌握以下原則:栽插前用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微量生根粉+70%吡蟲啉粉劑500倍液浸薯苗基部8~10min,可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采用水平改良扦插法,平躺深度7~10cm,并將部分葉片埋入土中,同時每穴澆300mL定根水,澆水后在薯苗周圍用土封嚴以減少水分散失。注意栽插時不能過深亦不能過淺,過深影響結薯,過淺降低成活率。另外,將葉片埋入土中,有利于葉片吸水,提高成活率,促進返苗。

5 田間管理

紅薯苗栽插5~7d后即可緩苗,此時要及時進行田間查苗,若發現缺苗死苗要做好標記,并于傍晚進行補栽以提高成活率。紅薯封壟前要進行2次中耕劃鋤,第1次進行深鋤,深度4~6cm,10~15d進行第2次劃鋤,深度3~4cm,以減少水分散失,疏松土壤,促進根系生長健壯[3]。封壟后要適時進行摘心打頂,當紅薯主莖長50cm左右時,選擇天氣晴朗的上午摘除頂芽,當分枝長度40cm左右時,摘除分枝的頂芽。對于生長過旺的田塊,要及時噴灑多效唑進行控旺。

6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是紅薯獲得高產的關鍵。紅薯整個生育期要澆好“三水”,頭水是“定根水”,即栽插后及時澆水,促進緩苗提高成活率;二水是“甩秧水”,即在栽插后30d左右,根據土壤墑情進行澆水,澆水的原則是在溝內灌水,當水達到溝深的50%時停止澆水,通過溝內灌水,在增加壟內土壤濕度的前提下,確保了壟內土壤疏松不板結,有利于薯苗的快速封壟和后期薯塊的膨大;三水是“膨大水”,即在薯塊膨大期進行溝內澆水,以確保豐產。之后根據土壤墑情和天氣狀況進行澆水,但在收獲前20d不再澆水。

為促進薯秧健壯生長,在封壟前應追施壯秧催薯肥,在溝內撒施尿素105kg/hm2、硫酸鉀180kg/hm2,施肥后進行澆水。薯塊生長中后期是提高產量的關鍵時期,此時如果用肥合理可使紅薯單產提高20%~30%,高產田塊可達到75000kg/hm2。中后期施肥的方法是:當紅薯地上部開始黃化、干枯,出現早衰現象時,可在澆水時追施硫酸鉀225kg/hm2、尿素300kg/hm2,或用0.2%磷酸二氫鉀作葉面肥進行噴施,每4~6d噴1次,連續噴施2~3次,同時拔除田間較大的雜草以減少對薯塊養分的爭奪。

7 病蟲害防治

紅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和莖線蟲病,地下蟲害主要有金針蟲、蠐螬和螻蛄,地上害蟲主要有斜紋夜蛾、紅薯天蛾和潛夜蛾等。黑斑病的防治需從育苗期開始,在育苗時用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浸種1次,插栽時再用該藥液浸泡薯苗基部5min[4],可有效預防黑斑病的發生,若在生育中后期發生黑斑病,可用40%多菌靈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300~400mL。紅薯莖線蟲病的防治,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3500~4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300~400mL。金針蟲、蠐螬和螻蛄等地下害蟲,可用苦參堿乳油進行防治;斜紋夜蛾、紅薯天蛾和潛夜蛾等地上害蟲,可用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進行噴霧防治。

8 適時收獲

對于覆蓋地膜的紅薯可提早上市,連云港地區可在7上中旬收獲,此時市場價格較高,產量適中,從而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如果用于生產加工,可在10月下旬收獲,即外界氣溫降至18~15℃時進行收獲,此時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參考文獻

[1]歐陽建寧,熊全湯,杜杏福.脫毒紅薯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5):51.

[2]張芳琴,龐寧.地膜紅薯高產栽培技術總結[J].西北園藝(蔬菜???,2007(3):46.

[3]王靜.紅薯高壟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J].西科技報,2013,07:14.

[4]李永梅,陳照先,張建國.紅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8(19):240.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單行紅薯覆膜
(2+1)維時空分數階Nizhnik-Novikov-Veslov方程組的精確單行波解
蘋果秋覆膜 樹體營養好
秋季怎樣種植紅薯
蒸紅薯,學一招
溫室番茄膜下滴灌單膜單行栽培新法
堅強的紅薯
The misfortune in life
基于SLS覆膜砂的無模鑄型快速制造
Joseph-Egri方程的單行波解
花生新品種錦花20覆膜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