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區的隱形“紅利”

2019-01-05 06:17田文玲
中國老區建設 2018年12期
關鍵詞:紅利根據地老區

□ 本刊記者 田文玲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把一團散沙的中國人組織起來,人民成為了國家的主人。為了這個國可以犧牲奉獻一切,為了建設好自己的家園可以投入百倍的熱情。40年來,老區人民傳承老區精神,繼續以當年的熱情投身改革開放,作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圖為太行解放區婦女自衛隊。

革命年代,黨帶領人民在老區的成功實踐,給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遠非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上世紀80年代,在全球化背景下,發達國家開始把大量勞動密集型工廠騰挪到亞洲地區。恰恰這個時候,中國打開了國門。從制造業開始,中國經濟開始走上了騰飛之路。

人口紅利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人數多就有力量嗎?

同處亞洲的印度,也有十多億人口,并且印度還有很多中國不具備的優勢。

事實再次證明:沒有有效組織的民眾就是一盤散沙。

中國最大的優勢是革命戰爭年代將民眾組織起來,并完成了對民族意識啟蒙,這也就注定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最后的勝利;也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十三億信念堅定、跟黨走的中國人的力量匯聚到一起,就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沒有不能實現的目標。

一項改革特別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試點探索,取得經驗、達成共識后,再把試點的經驗和做法推廣開來。這種“先試點后推廣” 是我國推進改革的一個成功做法。

這種工作方法曾在根據地廣泛實行。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各抗日根據地通過“先試點后推廣”的方法,在根據地建設上取得豐碩的成果。

改革開放生動踐行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

鄧小平曾說過,“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

改革開放40年間,人民首創精神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得到發揮。億萬中國人迸發出了無窮的創造性。從最初的農村改革、城市改革到后來的各個領域改革,無不能看到群眾智慧的結晶,成為推動改革開放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歡
紅利根據地老區
延安,老區的希望
革命老區邁上幸福路
閩北革命根據地從這里走來
老區在努力奔跑
自貿區金融紅利
窗臺上的媽媽
健康紅利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科技體改:“創新紅利”的法寶
徐向前重視川陜根據地有線電通信建設的回顧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