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課程思政“兩張皮”問題的思考

2019-01-07 09:08徐瑤瑤
時代汽車 2019年19期
關鍵詞:兩張皮三全育人課程思政

徐瑤瑤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貫是以思政課程為主,但是并沒有起到應有的良好效果?!罢n程思政”理念的提出,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辟了新道路,改變了原有政治理論課枯燥的說教,豐富了思政教育的方式、內涵和外延。但是目前的“課程思政”存在著很嚴重的“兩張皮”問題,解決此類問題,實現“課程思政”效果的最優化,是當務之急。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課程育人的引領作用,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將思政意識與專業理論知識深度融合,避免“兩張皮”現象,構建起全程、全方位、全員的育人模式。

關鍵詞:“課程思政”;“兩張皮”;“三全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此后,“課程思政”的認識不斷得到聚焦與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根本指南。但是,高校的“課程思政”是否真正實現了最初的設想呢?高校教師是否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課程思政”,應該如何進行“課程思政”,如何將“課程”與“思政”真正融合到一起,解決課程思政“兩張皮”問題呢?

1 “課程思政”現狀

“課程思政”開展至今,其效果是看得見的,但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如“兩張皮”現象。

許多高校教師為了踐行“課程思政”,生硬地在課堂上加入一些讓學生聽起來很突兀的思政觀點,既起不到在潛移默化中育人的效果,還會使課堂氛圍變得生硬,降低學生的求知欲望。為什么高校思政課效果不盡人意?高校教育的對象是青年,而大部分的青年對于生硬的思想政治是沒有興趣的,青年的求知心理更傾向于靈活、有趣、貼近生活,但思政課的現狀是政治理論“滿堂灌”,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的思想政治課上大片學生睡覺、走神,對此類課程抱著“及格即萬歲”的原因。我們絕不能把“課程思政”變成“思政課程”的現狀,使“課程”與“思政”真正有效融合并發揮效果是我們需要追求的目標。

在課程中刻意植入政治思想需要講求方法,生硬加入思政觀點的結果就是學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師口中所講的“大道理”,很多哲學觀點非常深奧,學生沒有經歷或體驗過,則普遍的反饋便是“好像聽懂了,但又好像沒聽懂”,這就是授課教師沒有真正把思政觀點融入學科課程教學中,“課程”與“思政”貌合神離,就會導致“兩張皮”現象的產生。

2 問題產生原因

有問題我們就需要思考,“兩張皮”現象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這需要我們從源頭上找原因。

2.1 教師層面

“課程思政”的源頭實施者是高校授課教師,教師的馬克思主義等政治思想是否深刻、理論是否扎實以及授課方式是否有效,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程思政”的有效實施。

2.1.1 授課教師無“庫存”

授課教師也是從大學教育中走出來的,思政課“滿堂倒”現象不是沒有經歷過,甚至親身“體驗”過。教師的對馬克思主義思想及各種意識形態不夠明確甚至積累不夠,又如何能傳授給學生,就更不用提有效融合甚至生動有趣了。

2.1.2 教師本專業及所涉及的行業研究不夠深入

很多高校教師一畢業就立即踏上了教師崗位,沒有經歷過專業的實際鍛煉,對本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以及本專業所涉及行業的現狀與發展,自己都是摸不透的,這又何提教學生呢?

2.1.3 授課方式單一

目前的“課程思政”形式大都是講一講專業知識,而后加一句馬克思主義思想或當下政治形式作為知識的升華就結束了,這是非常單一與生硬的授課方式。學生第一次聽或許會感到新鮮,但長此以往,也會對此類授課方式產生免疫力,變得毫無興趣,又何談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全員育人。教師要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等思想政治工作與教學過程同為一體,擺脫“兩張皮”現象。

2.2 學生層面

“課程思政”的源頭受教者是學生,學生對政治思想的不感興趣甚至排斥以及對“課程思政”的認識不足導致很多政治思想無法內化為本身的信仰追求,也會從根本上使得“課程思政”達不到預期效果。

其實學生認識不足與其原生家庭以及周圍環境有很大關系,研究表明,如果一個家庭里父母都不愛看《新聞聯播》,不關注時事新聞等政治思想動態,這個家庭的孩子也很少有這種習慣甚至是對此類知識提不起興趣。這類學生其實就需要學校的氛圍來感染,而這項工作的實施者之一毋庸置疑就是授課老師,老師如何在專業課程中生動有趣地滲透思政思想,作用重大。另外一點就是學校的宣傳工作,是否到位問題。

3 “兩張皮”問題的解決方法

3.1 教師層面

3.1.1 提高思想認識與高度,豐富自身知識儲備量

高校教師要及時填補自己知識的“空缺”,不僅是理論知識更有實踐知識。理論知識方面,教師要自覺熟讀并參透專業知識及政治思想,多參加相關的師資培訓,多方位填補自己知識的空缺,先從自身角度學會專業知識與思政政治的融合貫通;在實踐方面,當下我們都在提要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其實教師更需要,這也是當下提倡“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原因之一。只有真正走進行業企業,了解本專業本行業的發展,知道馬克思主義理論等政治思想是如何在現實中指導工作與生活的,才能在課堂教授中“引經據典”,使學生產生了解知識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專注度。教師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與道德素養,用“四有”好老師標準,提升師資隊伍整體質量,以身作則做好思想引導和行為示范,真正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才兼修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應有的貢獻。

“課程思政”的內容不應該僅限于傳統思政課程的內容,高校教師應該把諸如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世界傳統文化等豐富廣泛的內容都融入課程中,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長期的一線教學經驗告訴筆者,學生比起課本上的知識,更喜歡聽老師的“奇聞異事”,特別喜歡聽老師講自己的故事。這就是如何提高“課程思政”課堂興趣的突破點。

3.1.2 明確授課對象學習心理,豐富授課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的對象是大學生,因此要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貼近學生思想和生活。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學生群體,要著眼于不同的主題和不同的問題,在解決現實問題的同時解決思想上的問題。要避免填鴨式的滿堂灌,應當采取靈活、豐富的形式,以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為主,用學生熟悉的事例、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3.2 學校層面

3.2.1 多渠道拓展教師學習培訓與提升,加大師資培養力度

教師“庫存”不足、經驗不足除了通過自主學習外,還需要學在這方面進行大力支持,無論是組織教師參加師資培訓、參加相關講座還是給教師提供去行業(企業)掛職鍛煉的機會,無疑都會為提高教師思政素養提供有效支撐。通過培訓與學習,充分挖掘和運用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跟專業教育緊密聯系起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同時也應該組織思政課教師利用其思政教育的專業優勢對校內其他課教師進行針對性、示范性的“課程思政”教學指導與培訓,提升專業教師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2.2 多形式加大“思政”教育宣傳力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當代大學生深處信息化時代,很多有價值的思政觀點通過“普通”的“口授式”傳播是無法引起學生興趣的。上文有提到過,“課程思政”的內容不僅僅是傳統思政課程的內容,更包含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以及傳統文化等豐富廣泛的內容。因此,結合當下的多媒體、網絡、展板等多種途徑使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則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識性,是學生從根本上愿意接受思政觀點,提高自身思政素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擔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最大限度發揮課堂教學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關鍵抓手。高?!罢n程思政”教育要在基礎教育階段實踐德育的基礎上,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高等教育的全過程,及時根治課程思政“兩張皮”問題,才能更好更快地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員育人。

課題:“校企合一”型隊伍建設探究? ?編號:HXKY2019J035。

參考文獻:

[1]吳月齊.試論高校推進“課程思政”的三個著力點[J].課程教學,2018(1):67-69.

[2]梁暹.關于課程思政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7):42-43.

[3]連潔.建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7(8):19-21.

猜你喜歡
兩張皮三全育人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從“兩張皮現象”到“多元化治理”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要防止“兩張皮”
基于基層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兩張皮”現象消除對策的思考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