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記敘文何以提升思維品質?

2019-01-07 06:29陳捷
求學·素材版 2019年12期
關鍵詞:亭亭三寶一節課

陳捷

一、新課標要求和專家對高考作文導向的預測

思維的發展與提升是語文核心素養之一,加大思維能力考查成為高考語文的總趨勢。形象思維是重要的思維品質,而記敘文多用形象思維來表達,《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課程目標就明確指出:“增強形象思維能力,獲得對語文和文學形象的直覺體驗;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活動中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自己對現實生活和文學形象的感受與理解,豐富自己的經驗與語言表達?!痹诖?,課程目標對形象思維的作用作了明晰的闡述,就是要在多種語文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聯想與想象,不斷豐富人的審美經驗和語言表達。

2018年10月11日,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在談及作文寫作時說道:“2018年全國卷的作文題受到的批評很多,明年應該有所改變?,F在高考作文命題圍剿套題,所以不要放棄記敘文。如果學生都寫小社論,是不行的。記敘文才最能訓練人的語言能力?!?/p>

二、人們對高考記敘文寫作的成見

長期以來,高考作文確實存在重議論文輕記敘文的傾向,有人質疑記敘文難以體現理性美。果真如此嗎?記敘文確實以抒發真情實感為主,但并非不能體現理性之美。精巧的構思、嚴謹的結構、伏筆照應、深刻的思想性等,都是其理性思維之體現。如今年的新課標全國卷Ⅲ作文,可以分別從教師、學生的角度切入,也可以從師生之間的關系來構思,體現一定的思辨性,還可以從感性抒情到對古今中外師生關系的理性思考,將其上升到哲理的高度來思索,甚至還可以上升到一種國家戰略的高度來考量??梢?,記敘文寫作,同樣也可以提升思維品質。

綜觀2019年三套全國卷試題,彰顯了立德樹人價值觀引領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考查,且“思維立意”的命題思路逐漸顯現。三套語文試題緊扣語文課程綜合性、實踐性的特點,注重創設真實、富有意義的語文實踐情境,突出表現在三套卷子的作文。作文要求考生在特定的寫作情境中,針對特定的讀者對象展開敘述或論述,并完成特定的寫作要求——讓考生在真實的語境中表達真情實感并理性思辨。下面將以新課標全國卷Ⅲ作文的寫作為例,來談談如何提升高考記敘文的思維品質。

三、高考記敘文思維品質的提升

記敘文大體可以分為寫人記事類寫實作文、想象類虛構作文(如故事新編、童話等)兩大類。我們先來回顧記敘文的一般要求:感情真實;內容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注重場景與細節描寫;結構清晰而過程完整等。這種常規化的寫作要求,大家已經很熟悉了,除此之外呢?記敘文寫作似乎進入了一個瓶頸。那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從思維的幾個維度來考量。

1.提煉度。本義指使混合物純凈,棄蕪求精的過程,此處借指透過表面現象看本質的程度。在議論文寫作中,突出體現在文章對所給材料意蘊的概括與提取。但記敘文無須亮出鮮明的觀點,那在記敘文中又如何呈現呢?首先要看考生對題目要求的把握程度,即是否明確題目的任務指令——它規定的寫作情境、對象與任務;其次是對材料意蘊的理解程度;最后看文章表現主題的深淺程度。前兩點是寫好作文的基礎,最后一點是奪取高分作文的關鍵:主題深,說明考生對題目要求、材料內涵理解得透徹,把握得準確;反之,不明指令、內涵理解不到位甚至出現偏差,那它就是一篇離題作文。請看例文1:

北極星

魯可是桃縣中學里唯一的老師,而三寶是桃縣中學里唯一的學生。

說起來,三寶不該是魯可唯一的弟子。魯可初來桃縣那會兒,還是有不少娃兒到桃縣中學讀書的,多多少少組成了一個班。都跟著魯可學知(之)乎者也,學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可讀書哪有插秧種地來得容易實在呢?于是在草長鶯飛、細雨蒙蒙落的時候,有些娃兒自己卷著書回家去了,有些娃兒給家長領著——那些褲腿堪堪挽在膝下,指縫里依稀混雜著露水與泥漿的農人們,又回到田塍上去了 。

魯可看著農人們微微發紅的臉頰?!安缓靡馑及?,魯老師,這娃讀了也白讀?!濒斂梢宦?,勸了兩句,勸不來,又嘆口氣。

學生一個接一個地走,三寶沒走。三寶沒爹沒娘,教室遮風擋雨,魯可還自己照顧起了三寶的飲食起居。

三寶不傻,所以他才不走,三寶反而覺得魯老師挺傻,就剩自己一個不知算不算學生的學生了還杵這兒上課。

三寶想著想著,就這么想到了樹上知了吱哇亂叫的時候。桃縣中學的教室里沒有電扇,魯可不知從哪個撿廢品的村民那兒收回個破得好似沒法救的小電扇,螺絲起子齊上陣,鼓搗鼓搗竟然好了,魯可高興,三寶也高興,但電扇還是擱在三寶旁邊。三寶看著魯可在黑板上奮筆疾書——“心有驚雷而面若平湖者,可拜上將軍也?!弊x不懂,只看著魯可額角的汗珠泄憤似的滾落。

風吹得樹里樹外的枝葉嘩啦啦作響,三寶聽乏了,腦袋釣魚似的一點一點,啪的一聲,腦門又吃了個魯可彈來的粉筆頭。

三寶不耐煩極了,狠狠踢了腳桌腿,哐當一聲,把魯可嚇了一跳。

“讀書有什么出息,像你這樣來我們這種破地方教書嗎?先前走的二伢子趕上扶貧,種地都不知賺了多少!”

魯可眼里的光一點點暗下去,三寶有些慌了,但魯可隨即從課本里抽出幾張照片遞給三寶,上頭有高樓,有霓虹燈,有未名湖,有清華門……魯可問三寶想不想親眼去看,他眼里的光有(又)慢慢亮起來,說只有讀書才能走出桃縣去外頭。

三寶讀了師范,又回桃縣,學校更大了,學生更多了,獨獨沒見魯可,一打聽:“魯老師前些日子說要去什么西藏,多年輕一小伙子啊,當初還聽說是清華畢業的,跑來教書……”

三寶沒聽完,抬頭,找著最亮那顆北極星。

這是一篇創意十足的記敘文。文章虛構了一個為了教育理想而扎根鄉村的教師故事,從“教育扶貧”角度來說,立意不可謂不高。全文充滿生活氣息,“堪堪”等文言詞語的運用與適當的引用又使文章帶有書卷氣。故事生動,敘事完整,讀之讓人動容。文章對材料意蘊的理解應該是準確的,主題表現也有一定深度,“北極星”的隱喻也很恰當。但考生對命題人的指令即題目要求的把握程度還不夠準確。情境化作文,如何去扣材料所給的“最后一節課”的場景,是創意寫作面臨的最大門檻,否則為編故事而編故事,就會有套作之嫌??梢?,讀懂命題人的指令多么重要。

2.精細度。精密細致,既指細節描寫,也指思維縝密無紕漏。常言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說的就是因細小不慎而引發的后果,一個細小的、毫不起眼的地方,也有可能露出破綻而致全文前功盡棄。好的文章一定是值得推敲的,正如經典的閱讀,是經得起無數讀者的反復咀嚼與品味的。

例文1《北極星》的不足,除了沒能準確把握所給材料的情境,還因為個別地方缺乏一些生活的常理。由于淡化了故事背景,有些情節因經不起推敲而顯得是在編故事。如開篇“魯可是桃縣中學里唯一的老師,而三寶是桃縣中學里唯一的學生”“多多少少組成了一個班”,如果是鄉村小學或者是初中倒有可能,一個縣城中學不大可能,學校的規模與學生就學情況不大合常理。其次,交代孩子們輟學的原因,歸為“可讀書哪有插秧種地來得容易實在呢?”的畏難和家長的短視,但在市場經濟大潮之下,社會上“讀書無用論”的沖擊其實更大些,這里似乎隱去了。按理說“先前走的二伢子趕上扶貧,種地都不知賺了多少!”這個“扶貧”的背景,正是當前農村的工作熱點,更顯前面“編”得不可信了。再有,尾段“魯老師前些日子說要去什么西藏,多年輕一小伙子啊,當初還聽說是清華畢業的,跑來教書……”村民為魯老師惋惜,感嘆“多年輕一小伙子啊”,年輕就不能去西藏了?年輕才敢闖呀。前后明顯缺乏邏輯,經不起推敲。

3.清晰度。既指表達的清晰度,也指思維的清晰度。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文章前言不搭后語或讓人讀之不知所云,往往就是思維混亂的表現。思維清晰的文章,不僅用詞準確,還會有清晰的結構思路,它或者以一條主線貫穿,或者前有伏筆后有照應,或者前有鋪墊后有交代,體現構思的嚴謹巧妙。請看例文2:

無言的告別,無言的愛

酷暑六月,如期而至,高考也如期而至。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起奔赴高考的戰場,我的心里裝的竟不是高考應有的緊張,而是一種莫名的、難以言盡的哀傷。

我道不清這哀傷是何物,從何而來,只能任由它在我體內生長,蔓延。為了保證它不影響我考試,我將它壓了下去。(開篇從“我”的哀傷寫起)

正常的考試流程,發卡、發卷、待考,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窗外烈日炙烤著大地,蟬鳴將這考場的肅穆襯托得如此威嚴,卻也叫亂了一些考生的心……(暫時緩和,放下情感)

看到作文的那一瞬,我那經反復練習才平靜下來的心,終于被蟬鳴聲打亂,心中那股莫名的哀傷,像是眾妖沖破鎮魔塔的約束,在我體內游走,肆虐。原來,這哀傷不是來自高考,更不是來自蟬鳴,而是來自分離。(點明“哀傷”情感由來的原因,也暗扣了材料)

看到漫畫的那一刻,我以為自己還在上著最后一節課,因為上面的話與我的經歷竟如出一轍,仿佛將我所經歷的事,用漫畫與文字簡述了出來。思緒由試卷飄回了那日的課堂,老師仍舊來教室,卻沒有講課,只是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毖凵窭锍涑庵那楦?,讓人難以讀透。不舍?祝福?還是懷念?我不懂,或許都有吧。只是我看見一些女生低頭看書又像在掩飾著什么,頭都快低到桌子上去了。(再現最后一節課,正側面描寫老師“無言的告別”,渲染了感人的氣氛)

就是那一節課,班上出奇的安靜,靜得有些可怕,那翻書聲似機器轟隆般響得讓人心煩,那節課很長,因為我看到一些同學用手擦臉不止十次;那節課又很短,因為一節課下來竟沒有看完一頁書。就在這樣安靜而又“吵鬧”、短暫而又冗長的近乎充滿矛盾的課堂上,老師就這么看著我們,很安靜地看著我們,像是用這種無聲的方式向我們告別。沒有語言,卻勝過了萬語千言。這安靜的課堂,與之前無數的課堂一樣都彌足珍貴,這一節課老師將他的愛化作無數次有聲課堂,最終仍是凝結成這最后的無聲課堂,在這無聲的課堂里,我們就這樣安靜地看書,老師就這么安靜地看著我們……(從學生的角度再寫“最后一節課”離別的情形與感受,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無言的愛”,很好地點明了文章的題目)

“離考試結束還有十五分鐘……”一陣廣播提示將我的思緒從那個安靜的教室拉回了這肅靜的考場,窗外太陽依舊火辣,蟬鳴依舊躁人,我的心卻不再煩躁,因為我明白了些什么。(從最后一節課的思緒中回來,由感性的描寫轉入理性思考;環境描寫相似,而人物的心情卻與前文不同,前后巧妙照應)

不用過多華麗的辭藻,也不用精心策劃什么,就這樣考完高考,等畢業酒席的時候,給老師一個長長的擁抱,用一種無聲的方式,向他們告別。末了,再加一個不失成熟的微笑。(想象畢業宴上師生告別的情景)

我擦了擦眼角的液體,等待著考試結束信號鐘聲的響起。(在現實的鐘聲中結束考試,理解了老師、理解了材料,也理解了其背后的深意,戛然而止又意味深長)

這是一篇典型的寫實類記敘文。本文記敘了“我”的高考語文科考試的完整過程,再現了“最后一節課”的真實情境,體現了考生對題目要求以及對材料準確清晰的理解與把握。細節描寫真實生動。文中“女生低頭看書又像在掩飾著什么,頭都快低到桌子上去了”“一節課下來竟沒有看完一頁書”“我擦了擦眼角的液體”等描寫細膩傳神。學生為老師充滿關愛、不舍、期許的深情所感動,體現了師生情誼之可貴、之深厚,準確把握了材料意蘊。更可貴的是,文章構思巧妙,具有清晰的結構思路。文章開頭,作者一直強調內心的哀傷不知為何物,不知從何而來,為全文設置了一個伏筆,直到看到作文題才恍然大悟,構思新巧。由漫畫畫面內容聯想并沉浸到高中最后一節課的情境中,考試結束前十五分鐘廣播提示又把自己拉回考場現實,由實到虛,由虛到實的情節轉換巧妙而又自然。而文中多次描寫蟬鳴聲,既襯托了環境的安靜,渲染了人物內心的情緒,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可謂一石三鳥。不得不佩服考生思維的清晰而不混亂。

4.創新度。是指打破現有的思維模式或不同于常規的、常人思路的見解,它是創新思維的外化程度。創新思維是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思維品質的一個重要培養方向。僵化的思維只能寫出老套的、讀之無味的文章,只有具備創新的思維,方能務去陳言,寫出不落窠臼、讓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來。這幾年創意作文的興起,可見一斑。請看例文3:

再看看那朵蓮

我是一本《席慕蓉詩集》,我的主人今年就要參加高考了。還記得三年前的讀書分享會上,她的老師第一次將我送到她手中的情景,那時她臉上的笑顏,就像夏初開放的荷花,欣喜激動又干凈清澈。(開門見山,以詩集作為第一人稱,交代“我”的來歷,及與主人與其老師的關系,為下文作為事件的親歷者作鋪墊。)

我只能靜靜地陪伴在她的身邊,看著她埋頭于數理化生的練習里不斷地嘆息,甚至是哭泣。她最喜歡的科目是語文,最喜歡的老師是語文老師。她總是打開我的扉頁,用指肚摩挲老師用鋼筆寫下的那一行小字:“我已亭亭,無憂亦無懼?!蹦鞘窍M茉诹?,像第一朵蓮那樣迎著朝陽亭亭開放,憂傷與煩惱在腦后,無畏與勇敢在前方。(“我已亭亭”作為全篇的主題句與線索句第一次出現。以“我”目睹之所見,寫老師對主人在低谷時的鼓勵,引用“我已亭亭,無憂亦無懼”來巧妙點明全篇的主題。這種不放棄與默默的陪伴,側面表現老師教育的力量。)

那是一個陰沉悶熱的下午,樓道里空得只剩下太陽殘余的灰燼。走廊上,她的眼淚像荷葉上滾動的雨珠,一顆一顆落在答題卡上。老師輕輕拍著她的后背,一句一句的話落在風中,似是鼓勵,似是回憶,她說,每個人都可能曾經像荷花,美麗動人地開在風里,即使沒有月色,也會是“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可是花是會凋落的,一如人也會有失敗之時。然而江面上殘紅零亂,淤泥里卻進行著藕的孕育。老師不是大師,寫不出你們青春期的美麗,但老師會陪在你身邊,為荷塘施肥,讓你們長出最可口的藕。(通過一個特寫的鏡頭,正面寫老師對學生的關懷與鼓勵。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的細膩描寫,一個慈愛的、語重心長的、無私奉獻的老師形象躍然紙上。)

她笑了,即使眼中還噙著淚水,臉頰還是“映日荷花別樣紅”。她知道老師已經給了她某種她自己也說不清的力量,一如陽光。雨露給了一顆碧綠的蓮子無限的希望,讓她從最苦的地方長出最寬大的葉,開出最美麗的花,結出最香甜的藕。(通過心理描寫來寫學生的轉變,側面體現老師思想教育的卓然成效。)

那是最后一個晚上的最后一節課,主人久違地把我從書架最高處取下,一遍又一遍地撫摸扉頁上有些褪色但字跡依然清晰的小字:“我已亭亭,無憂亦無懼?!崩蠋煹母吒曈蛇h及近,進了教室聲音卻反而緩和了下來?!皼]事,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毕袷秋L翻過我的紙張一般平靜的,像所有語文課上所用的,那樣的語調。在老師的眼里,大概所有的學生,都一定會開出最燦爛的蓮花吧,將世界涂抹上或白或粉或紅的明快色調。再看看那朵蓮,仿佛是與自己養大的孩子分別一般充滿不舍。(再現作文材料“最后一課”老師對學生的話別情景,很好地達成了作文題目的情境化要求。通過細節的描寫,體現老師對學生的期待、不舍以及師生的眷戀之情。再次用“我已亭亭”點題。)

“你還留著這本書?”看到我,老師笑著問?!笆前?,我已亭亭,無憂亦無懼?!彼χ卮?。(想象未來師生重逢的場景,既是對情節的一個補充,又使故事結局有一個完整性。以景結情,給人以美好光明的遐想。而“我已亭亭”進一步升華了文章的主旨。)

本文獨具創新。首先構思新穎,且不失嚴密邏輯。全文以童話的形式,以一本老師送給學生的詩集作為第一人稱,作為“見證者”,將老師、學生交往的細節巧妙勾連,顯得別出心裁;以“我已亭亭,無憂亦無懼”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以此展開故事,既有清晰的線索,又巧妙點明全篇主旨,體現了思維的敏捷性與獨創性。其次語言純凈優美有新意。引用席慕蓉《蓮的心事》中的詩句,象征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無論是亭亭凈植的荷花,還是主人含淚的微笑,抑或是師生話別的場景,都既符合生活的真實,又意蘊深刻。文筆細膩生動,語言流暢,如同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與老師明麗的話語、美好師生情感和諧統一,不著一絲痕跡,體現思維的靈活性。

5.合理度:合乎道理或事理的恰切程度。創新固然重要,但一定要合乎道理,合乎事理,合乎生活邏輯,否則就是失真的、不可信的。所以一味求新求異,而不注意生活的常理,就會讓人覺得你是胡編亂造。

如例文1與例文3同屬虛構性的作文,都講究創新性?!侗睒O星》一文,其思想的深刻性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忽視了任務驅動之一的情境化要求,個別地方編得不夠合理,違背了生活的真實。而《再看看那朵蓮》在注重構思新穎的同時,巧妙穿插了“最后一課”的情景,既符合題目要求,又符合生活常理,體現了作者思維的嚴密性與合理度。

最近網上流傳這樣一段話:一個日本人說,中國的移動支付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懂中國人的想法;一位美國教授說,中國的基建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中國人背后的努力。而我也想說,高考記敘文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懂出題人的想法,可怕的是看不到材料背后的深意!

猜你喜歡
亭亭三寶一節課
我最喜歡的一節課
一屋三寶
青蓮
殘荷
膽戰心驚的一節課
姜大同
湯亭亭的《女勇士》
一文讀懂檢察院各部門在干些啥:檢察院里的“吉祥三寶”
珍品閣十一:【三寶佛】收藏:曾榮文
這樣的一節課算成功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