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姆媽

2019-01-10 02:20曾野
翠苑 2019年6期
關鍵詞:姆媽二哥

在客里山,我們喊娘都叫姆媽。

我的姆媽今年81歲了,自從父親離開了我們,姆媽便真的老了。姆媽老了,可姆媽熱愛生活的心卻從來沒有老,她照樣學著年輕人的神氣下地鋤地、挑擔,去山里砍柴、喂羊,在家里喂雞、鴨、鵝,還爬到屋門前的樹上去摘楊梅。我每回打電話給姆媽,都會苦口婆心地勸她,莫要太操勞了,小心自己的身子骨,沒事停落來歇息。姆媽呢,姆媽的口氣總是那么硬朗,姆媽說,曉得的哩,再說我身子骨好著哩!我這些年,過得并不順心,心里的苦痛姆媽是看在眼里的,我每每跟姆媽聊天時,她總有意無意地寬慰我鼓勵我。有時,我忍不住像個孩子一樣在姆媽跟前哭了,姆媽就假裝笑起來,說,沒么個大不了的,莫躁急,會好起來的。我知道姆媽心里也是難過的、傷心的。姆媽為人善良,從不計較,對別人慷慨大方。在我的印象里,姆媽在客里山一生從未與別人相過罵、吵過架。她能忍的一定會忍,她能讓的一定能讓。難得的是,姆媽還是個從未踏進過學堂門半步的女人,準確地說,姆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就是這樣一個干干凈凈的文盲,姆媽卻用她汗水勞動的一生,喂養了5個兒女。

姆媽叫黃元淑,我們都喊她姆媽,只有二哥是個特例,他喊姆媽叫娘,叫一聲娘不心甘,還叫娘娘。姆媽的名字在戶口簿上是“黃元叔”。不知道是哪個粗心大意的人在登記戶口時把“黃元淑”的“淑”字寫成了“叔”。本來很淑女的一個名字,卻演變成了男人味的陽剛之氣。好在姆媽根本不在意這些,對她來說,元叔也沒有什么不同的。反正她又不認得字,只認得別人喊她的聲??屠锷揭灿腥撕八绨⒛?,這個稱呼既親切,又與姆媽直接區別開來了。

黃元淑,直到今天我仍然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

我從未叫過姆媽的名字,在我的印象中,父母的名字只有在填家庭成員表格時才會想到。每次聽到別人大聲地叫姆媽的名字時,我都會覺得很不好意思。

姆媽沒有文化,體力勞動的扎實苦干是她這一生最榮耀的事情。姆媽在勞動中使出的力量,是我至今也無法想象的。聽姆媽講,為了賺幾角錢,幫人家挑擔,她能從幾十里路遠的地方把東西挑回來。饑餓的程度、勞累的程度,我無法用筆來描述。姆媽說,有一次挑擔回來,剛到家門口她便昏倒了過去……姆媽嚴重貧血,姆媽在床上躺了好長日子才緩和過來。

鄉村的夜是寂寞的,兒時我最愛看姆媽在一盞暗淡的煤油燈下納鞋底,一針、一針、一針,猶如穿過這寂寞的夜,讓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姆媽在電話里說,她到了深圳。電話是小姨媽打過來的,姆媽是深夜到的石巖,那是深圳市郊外的一個小鎮。我還清楚地記得,那一天是2005年10月9日。

姆媽來深圳,這是我的意思。我一直想讓姆媽來一趟深圳,她一直脫不開身。這一次,她終于來了,我很高興,我還小聲地吹起了口哨來!

姆媽把家里的母雞捉來了三只,帶來了41個雞蛋。一瓶酸辣椒醬。一大袋落花生。姐姐給即將出生的孩子做了幾雙小布鞋托姆媽帶了來,還為她做了一雙毛絨布鞋。姆媽也買了鞋子和襪子。帶來的還有零碎家常干臘食品:臘豆角、臘菌朵、豬油、辣椒粉、臘豬腸、臘紅薯片等。

離開久了,再見到姆媽時,我感到姆媽瘦小了許多。姆媽的頭上又添了許多的白發。姆媽一到我這里,就用客里山的方言很氣壯地和我們交談,一些問題讓姆媽變得年輕了一些,也讓我覺得溫和。

我帶姆媽去理了發、染了頭發,花了68元錢。理完發后,姆媽一下子年輕了十幾歲。這是14年前的姆媽,比起現在,自然要年輕得多了。那時的姆媽才68歲,身子骨跟現在當然無法相比,那時可以用得上身輕如燕這個成語了。姆媽看上去根本不像一個68歲的人,而更像是一個年近50歲的人。嘿嘿,給姆媽理發花了半個上午的時間:洗頭、修剪、吹發、染發。按理發程序本來洗完頭還要給姆媽按摩的,但姆媽拒絕了。姆媽露出缺了席的牙笑著說:冇要按哩!在她的辭典里,理發就是理發,是單純的,哪有這么多的名堂?姆媽怎么也想不到,理一次發,花掉了我幾十塊錢。姆媽說,怎么這么貴啊,差不多可以買半擔糧食呷?末了姆媽又說,哏,早知道這么貴,就別給我理了。我問姆媽,在家里理一個發現在是多少錢?姆媽說,3塊錢。

逛超市時,我帶姆媽乘電梯。姆媽一生都沒見過這種自動把自己帶到樓上的玩意。姆媽的腳不敢上前,那像水流一樣的電梯總是流動的。我試驗了幾次給姆媽看,姆媽才鼓起勇氣一腳踏了上去,手卻緊緊地抓住扶梯不松勁。但身子卻是向前進的,我叫姆媽把手松一點,說這樣才能自如地上樓。姆媽把手一松開,人就跟著上去了,姆媽又把她那缺了牙的嘴張開來笑。呵呵呵。

姆媽笑起來,有幾分孩子的羞赧。

在我始終如一的骨子里,徹底地愛著自己的父母。父親比姆媽整整大14歲。在那個小名叫“唐阿沖”的村子里,在那個叫客里山的院子里,父親跟姆媽一樣也都是個文盲。與姆媽不同的是,父親算不上是個純粹的文盲,父親當過兵,扛過槍,在部隊的時候因天資聰慧,斗大的字也識得了好幾籮筐,從來不會寫字的父親卻能工整地簽下自己的“大名”。父親唯一驕傲的事便是在朝鮮血戰“上甘嶺”后凱旋。父親是我們家族中唯一出過國的中國農民,我為父親感到自豪。

父親沒識得幾個字,卻一生酷愛看書。父親看的書不多,但看得特別仔細。他喜歡看書時一字一字地讀出聲來,像在跟自己交談,又像是在跟書本說話。有不懂的字、詞和句子老愛來問我,問得多了,我便有點不耐煩:一大把年紀了,還假充讀什么書?父親便會帶點神氣地笑著說,哈寶崽呀,人老了,可心不能老??!

要是姆媽在場,準會數落父親,還看書哩,莫悔過了。

一直覺得父親是一個天才,而姆媽應該是一個經濟學家。姆媽不會算數,可姆媽對于錢的計算卻厲害得讓我目瞪口呆,父親更是讓我近乎到了崇拜的地步,一個字也不會寫的他竟然能看完一本完整的《三國演義》和全套的《毛澤東選集》。而更驚奇的是,他竟然不會查《新華字典》。在我看來,父親是一個童話,包括他的愛情。父親出身不好,爺爺早死,奶奶改嫁,父親很小就沒了爹娘,跟著一個嬸娘過日子,天天放牛、砍柴,受盡了沒有母愛的苦。直到十幾歲參軍入了伍,才開始真正獨立起來。姆媽對于父親的好,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在院子里是打了喊的,有什么好吃的她總想著父親。姆媽長得并不高,也不標致,可姆媽有一顆善良的心。

父親是個對愛情并不細心的男人,所以,很多時候總是惹姆媽暗自流淚。比如姆媽看到父親身體不好,把買豬仔的錢給父親買了很貴的補品,一聽錢貴了,父親便大發雷霆,那聲嘶力竭的樣子,讓我現在想起來都感到難過。父親說,你怎么能背著我隨便敗這個家呢,那有什么補的,還不如多呷兩碗紅苕呢!

姆媽聽了,不吭聲,一邊燒火煮飯,一邊掉淚。

故鄉的寂寞,故鄉的貧窮,姆媽總能夠平淡、樸素地對待,她踏著山道彎彎的路兒到田地里去干活,到外面的村子里趕場,用微薄的零錢換回一些十分廉價的物什,她也往往會記得給我們買香蕉、甘蔗、蘋果、橘子等等,當然,這些水果都是皮開肉綻的,但我們卻吃得津津有味。

我說過,只要姆媽來深圳,我一定要讓姆媽好好看看。

在這個精彩的城市,我不知道該怎樣去講述姆媽的歡喜,還有她神氣的表情。在像森林一樣的公園里游玩時,我給姆媽拍了很多的照片。有一張經典的照片是我故意讓姆媽這么做的:我讓姆媽戴上了我的能看到眼睛的墨鏡,站在足球場旁擺了一個POSE,我“咔嚓”一聲,就拍下了一個很酷的老太婆,她的表情和姿態讓我笑疼了肚子。這時,有一架飛機正清晰地穿越我們的頭頂(這里的飛機有時飛得很低,看上去很龐大。),姆媽抬頭看到了這個金屬的龐然大物出現在頭頂,激動地說:“哪,飛機飛機,姆媽的聲音滲透著鄉下人的泥土氣息,讓過路的人都投來了難以避免的微笑。我從姆媽的興奮里,看到了她身心的另外一種力量,這是一種藏在勞動里的幸福:會飛。

三哥聽說姆媽來了,特意請了假從另外一個小鎮來看姆媽。三哥給姆媽買了一身衣服和鞋子,給了500元錢。那時,500塊其實也算不少了,在工廠打工一個月,加班加點也就千把塊左右。三哥在光明街道的一個木器廠上班,從早到晚,還要長期加夜班。干的都是苦力活,也是很不容易的。三哥的頭發也越來越稀疏了,這與他長期沒有很好的睡眠有關,與工作的壓力有關。

大哥和二哥也分別來看了姆媽,我的3個哥哥都在深圳打工,他們都在最底層深居簡出,為自己的命運加班。這清苦的生活像一枚細細的銀針,滲入到這無塵的想象里,滲透到他們病痛哲學的根里。

大哥和二哥的工資加起來才1200多塊,還要起早貪黑地忙碌。大哥和二哥都沒有發工資,大哥跟同事借了兩百元錢給姆媽,大哥覺得有點愧疚,嘴里不停地重復著這句話:要等我發了工資就好了。二哥來看姆媽是請了兩天假的,這兩天假里只有一天的時間是屬于姆媽的,因為二哥還要把另外一天的時間給予遠在幾十里路遠的二嫂,二嫂在東莞市的一個小鎮上打工。二哥提了一個大袋子到我這里,袋子里裝著一些奇裝異服,還有一個小塑膠袋里,裝滿了大大小小的西紅柿(這些西紅柿都快爛了,可能是臨時在路邊小攤上買的處理價的。)。二哥說,這些衣服是一個老畫家送給他的,是老畫家的老婆平時穿的?!岸际巧铣说牟剂?,都很新哩!”二哥隨手從袋子里掏出一件看上去很新的衣服給姆媽看,“你看?!蹦穻層貌紳M好看皺紋的笑臉檢驗著二哥遞過來的衣服,那神采讓我想到了上帝給予生活的隱語。二哥沒有吃晚飯就告別了姆媽,他還要趕著去東莞二嫂那邊。臨走時,給了姆媽50元,這50元都是10元一張的。二哥說還沒有發工資,身上一個家業才兩百塊錢,還要去看二嫂,聽說她生病了。但二哥走到樓梯口又折了回來敲我的門,說是怕身上沒零錢坐車,抽出一張百元的票子喊姆媽過去拿,叫姆媽把那50元零錢退給他。這樣一來,二哥身上只剩下100塊錢了,等他七折八扣到了東莞二嫂那里,身上基本上就沒有多少錢了。二哥的這一個細節讓我看在眼里,心頭一緊。這個內心善良的男人,他用一種無比笨拙的方法在修補著一個孩子對于姆媽的關懷。我的心在那一剎那間,回到了青黃不接的故鄉。那青灰的瓦房,那高過墻壁的狗尾草,那代表無限恩澤的山和水,還有陽光下那澆淋的萬物。我的眼里有一種翡翠的綠漫上來,加深了我所有想象的顏色。

我在沃爾瑪大超市給姆媽買了衣服和其他的東西。

我得讓姆媽在這里感到溫暖,哪怕我是多么艱難。

姆媽說,我待幾天就回家。我說,先住下來看看再說,我帶你到處去看看,看看深圳與家里的不同。我知道,這一次姆媽出來后,以后出來的機會就少了,因為姆媽已越來越老了。

行走在別人的城市,我總會想到自己的村莊和姆媽。

姆媽是我人生的哲學,還會有誰像姆媽一樣愛我?我就像果實一樣,掉落在文字含鈣的核里。除了湘西南,和湘西南以外的歌聲,唱歌的人,一定是我前世的最愛。

像我這樣的同齡人,大都混得非常好。只有我,因為自己的天真和理想,一直過著落寞的生活。每一次面對自己的貧窮和正在消瘦的青春,我都忍不住眼眶發潮。在那個到處都是石頭的小山村里,姆媽的話讓我再一次落下淚來。姆媽說,莫躁急嘛,靠運氣再好點,你運氣還沒到,寫書哪有那么快?

每一次出遠門或者從遠方回家,姆媽總要宰一只養肥的家雞給我吃。

在我們那兒,宰殺一只雞,對于客人來說,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對于自己的親人來說,更是一件幸福的事兒。每次燒了雞,姆媽總要把那兩個大大的雞腿夾到我碗里。我總會埋怨說,我已經不是小孩了。姆媽聽了,就揚著白發蒼蒼的臉看著我,在她的眼里,我永遠是個孩子。

同樣,每一次出遠門,姆媽總要去送我,走出村子很遠了,她還要跟著。姆媽一邊走,一邊說不停。我說,姆媽,我知道了,您回去吧。姆媽就停下了腳步,站在那里遠遠地看著我,直到我翻過故鄉的那座山。

姆媽從來沒有看到過海,姆媽來了深圳,怎么能錯過去看海呢?我帶姆媽先去了大梅沙大海邊,看到了海,姆媽聯想了很多。姆媽說,這海怎么看上去越遠越高,像座山一樣?姆媽看到這到處是柔軟的細沙,忍不住捧了一捧在手心,像個科學家一樣研究了好一陣,后又撒了回去。我帶著姆媽沿著海邊走了一圈,姆媽說,這海真是寬闊哩,這海里的水會流到哪里去?海那邊是哪里?我告訴姆媽,海里的水會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還會流到外國去。

那個白發蒼蒼用盡一生來愛我的姆媽,面對她,我是愧疚的。姆媽窮盡了自己的一生,像故鄉的那塊土地,嚴重缺乏“營養”,可她卻“營養”了我一生。

那天早上臨時有事我要出去一趟,我讓姆媽一個人待在家里。本來不用多長時間的,但因為路上塞車,我一個上午都不能趕回。而姆媽連早餐還沒有吃的,她從來沒有使用過煤氣和電鍋煮飯菜,更不會去外面買菜,他一句普通話也不會講,誰知道她要買什么呢?就算她買到了菜,她還認得回家的路嗎?這里房子可不像家里的房子,都是一個模式的。巷子又多又一個樣,轉幾圈就暈頭轉向了,不迷了路才怪呢。我在車上趕緊給姆媽打了個電話,說要晚點回家,你餓了吧?姆媽很闊氣地說,我不餓哩,莫要緊的,等你回來。

到了樓下,我忘了帶鑰匙,按單元門門鈴。門鈴響了很久都不見姆媽開門,只好按別人家的門鈴把單元門開了,才得以進得自家的門。我在門口用力敲門,姆媽在家里聽到了,幫我開門,但就是開不了。我一步一步地教她操作,她才好不容易開了門。我說,這些都不會啊。姆媽說,這城里的門怪得很,太麻煩了,我只好一臉苦笑。就連過馬路也讓姆媽摸不清是怎么一回事,她問我車怎么突然就停了呢?我就跟她解釋紅綠燈和人、車之間的關系,但說了半天她還是弄不清紅燈和綠燈之間的關系。不過,這對于姆媽來說,弄清確非易事,弄清了也沒多少作用。因為在那個遙遠的客里山,連一條像樣的公路也沒有。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那個在客里山無比強大的姆媽,來到了城市卻成了一個孤獨的“孩子”。她對于城市一無所知,對于這里的一切是陌生的,也是不適的。因為,生活在這個城市,這個城市是敵對她的,她會讓城市給出她太多的警惕,她的舉動會讓這個城市備受關注,因為她是這里唯一的“敵人”。

只有那個讓她生活了一輩子的故鄉——客里山,才是她自由呼吸的天空。那里有她熟悉的語言、親密無間的土地、素菜、同甘共苦的戰友父親。那里才是她的城堡,那里沒有她的敵人,只有她的戰友。父親是她唯一考驗時間最長的好戰友,那里的植物和土地,以及那些活動在天空之下的動物、昆蟲、汗水都是姆媽的戰友。

姆媽來深圳那會,父親還在。姆媽舍不下父親,在我這里停留了十幾天就急趕著回家了。姆媽回家的那天早晨,從來不叫嚷的母雞,拍著翅膀“咯咯咯”地喊了起來,聲音從窗口傳得很遠,好像在叫:“哥哥嘍,回家咯。哥哥嘍,回家咯?!?/p>

我這才發現,這些被姆媽從家鄉帶出來的母雞也是熟悉她的,原來,它們也是姆媽最好的戰友。

姆媽呢,姆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作者簡介:

曾野,湖南洞口人,詩人,小說家。2005年開始小說寫作,作品見于《人民文學》《大家》《青年文學》《中國作家》《作品》《廣西文學》《湖南文學》《特區文學》《少年文藝》《散文》《散文選刊》《詩刊》《星星詩刊》等刊。有小說入選《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廣東小說精選》《太陽小說》等多種選本。

猜你喜歡
姆媽二哥
魚馱起星空
無意河邊走
月光冊(中篇小說)
巴山背二哥
二哥走了——深切悼念凌解放先生
巴山背二哥
二貨二哥的二貨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