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分數實際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2019-01-11 22:37四川省巴中市恩陽第一小學鐘立新
小學時代 2019年1期
關鍵詞:桃子車間數學教師

四川省巴中市恩陽第一小學 鐘立新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加強學生思維訓練,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作為數學教師,應持之以恒地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思維訓練。在小學高年級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教學中,應該重視并加強以下幾種思維訓練,以實現不同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不同發展。

一、等量思維訓練

尋找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中數量間的等量關系,運用方程解決一些分數實際問題,已是普遍的解題思路,也順應中學的數學教學。因此,必須讓學生學會抓分數實際問題中數量間的等量關系。例如:某廠第一車間的人數比第二車間的5/8多21人,如果從第二車間調36人到第一車間,則第一車間的人數與第二車間人數相等,原來兩個車間各有多少人?

【分析與解】

這一數學問題用別的方法解決,難度較大。如果從方程這個角度來思考,就比較容易。從題中可知:第一車間的人數相當于第二車間的5/8+21人。即:第二車間人數-36人=第一車間的人數+36人。

解:設第二車間原來有x人,根據題意,得:

x-36=5/8x+21+36

化簡為 3/8x=93

x=248

經檢驗x=248是原方程的解

則 第一車間原有248×(5/8)+21=176(人)生數是乙校學生數的42%,那么兩校女生數占兩校學生總數的百分之幾?

【分析與解】

此題的條件較抽象,不利于思考解答。若設乙校有學生人數800人(也可為其他數),則甲校學生人數為800×40%=320(人),女生人數為320×30%=96(人);乙校女生人數為800×(1-42%)=464(人);那么兩校女生人數占兩??側藬档模?6+464)÷(800+320)=50%。

二、假設思維訓練

有時根據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需要,先假設題目中的某一個條件為具體數值(假設的數據要便于計算)或簡單實例,便能從中發現解題規律,使問題化難為易。例如:已知甲校學生數是乙校學生數的40%,甲校女生數是甲校學生數的30%,乙校男

三、轉化思維訓練

有些數學問題在不改變原題意的前提下,變個形式或換一種說法,就會使條件和問題變得明朗,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達到順利解決數學問題之目的。例如:一捆電線,第一次用去10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1/2;第三次全部用完,正好比原長的1/3多5米。這捆電線原來有多少米?

【分析與解】

此題中的1/2和1/3兩個分率,它們的單位“l”不同,解題顯得十分困難。為突破這一難點,如果把“用去余下的1/2”轉換成“用去原長的1/3多5米”(根據題意:第二次用去余下的1/2,第三次全部用完”可知:第二次與第三次用去的是相等的),那么這題的解答也就變容易了。這捆電線原來長(10+5+5)÷(1-1/3-1/3)=60(米)

又如:楓葉服裝廠接到生產2400件襯衫的任務,前3天完成了40% 。照這樣計算,完成這項生產任務一共要用多少天?

【分析與解】

如果我們把完成2400件襯衫這項生產任務所需要的總天數看作單位“1”,“前3天完成了40%”,換句話也就是說“完成這項生產任務所需要總天數的40%是3天”,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要求完成這項生產任務一共需用多少天?可以直接列式為:3÷40%=7.5(天)

四、聯想思維訓練

聯想是由此時獲取的信息想到別的相關信息。在數學教學中,要教會學生聯想,以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逐漸把知識轉化為能力。例如:某中學有男生240人,女生人數相當于男生的7/8。這個中學共有學生多少人?

【分析與解】

由“女生人數相當于男生的7/8”,可以聯想到以下數量關系:①男生人數是女生的8/7。 ②女生人數比男生少1/8。③男生人數比女生多1/7。 ④女生人數是7份,男生是8份,全校共15份。⑤女生人數占全校學生數的7/15(或男生人數占全校學生數的8/15)。⑥女生人數與男生的比是7:8(或男生人數與女生的比是 8:7)。

依據原題和聯想的這些數量關系,此題便有多種解法。

解法一:240×(1+7/8)=450(人)

解法二:240÷8/7+240=450(人)

解法三:240×(1-1/8)+240=450(人)

解法四:240÷(1+1/7)+240=450(人)

解法五:(240÷8)×15=450(人)

解法六:240÷(1-7/15)=450(人) [或 240÷8/15=450(人)]

解法七:設女生人數為x人。則 x:240=7:8 x=240×7÷8

全校學生數 =240×7÷8+240=450(人)

……

五、逆向思維訓練

順向思維與逆向思維是思維方法的兩種相反形式。一般來說,學生順著題意去思維難度小,而從條件結尾處入手,倒推而上,去逆向思維不太適應。對此,我們可選擇一些實際問題對學生進行逆向思維訓練。例如:一個賣桃人,第一次賣掉他所有桃子的1/2,第二次賣掉了5個,第三次賣了他剩下的一半,第四次賣去13個,第五次買了剩下的50%,這時還剩下18個桃子。賣桃人原來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分析與解】

這道題中出現了三個不同的單位“1”。第一次是把賣桃人所有的桃子看作單位“1”;第三次是把第二次賣后剩下的桃子看作單位“1”;第五次是把第四次賣后剩下的桃子看作單位“1”。如果順著題目所給的條件去分析,則很難求解。這時,我們便可從“還剩下18個桃子”處入手,向前逆推而上,問題就好解決了。先求第四次賣后剩下的桃子數:18÷(1-50%)=36(個);又求第三次賣后剩下的桃子數:36+13=49(個);再求第二次賣后剩下的桃子數:49÷(1-1/2)=98(個);然后求第一次賣后剩下的桃子數:98+5=103(個);最后求一共有多少個桃子:103÷(1-1/2)=206(個)

列綜合算式:

{[18÷(1-50%)+13] ÷(1-1/2)+5}÷(1-1/2)=206(個)。

六、定量思維訓練

有些分數實際問題中,一個數量的變化,往往引起其他數量的變化。只要仔細分析,總存在著不變量,我們就以此作為解題的突破口。

1.總量不變

例如:明德學校數學教師人數是語文教師人數的4/7,今年有6位語文教師改教數學,那么語文教師是數學教師人數的5/6。原來語文、數學教師各有多少人?

【分析與解】

由于“今年有6位語文教師改教數學”,那么,語文教師人數就發生變化,同時數學教師人數也隨著發生了變化。但語文、數學教師的總人數始終沒有變,我們就以語、數教師總人數不變為突破口。把語文、數學教師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先弄清數學教師變化前、后人數分別占語文、數學教師的總人數的幾分之幾?求出語文、數學教師的總人數,再求出語文、數學教師各有多少人?

根據“數學教師人數是語文教師人數的4/7”,可知數學教師占語文、數學教師總人數的4/11;由于有6位語文教師改教數學后“語文教師是數學教師人數的5/6”,可知數學教師人數占語文、數學教師總人數的6/11。因此,語文、數學教師總人數為6÷(6/11-4/11)=33(人)。再根據“原來數學教師人數是語文教師人數的4/7”,將語文、數學教師總人數按4:7進行分配,求出原有的數學教師33×4/11=12(人)、原有的語文教師33×7/11=21(人)。

列綜合算式:

原有的數學教師:6÷(6/11-4/11)×4/11=12(人)

原有的語文教師:6÷(6/11-4/11)×7/11=21(人)

2.部分量不變

例如:某糧店運進面粉和大米共480千克,其中面粉占總數的1/4,后來又運進一些面粉,這時面粉占總數的5/14,糧店現有面粉和大米共多少千克?

【分析與解】

題中面粉數量發生了變化,面粉和大米的總重量也就發生了變化;但仔細分析,大米的重量始終沒有變,它是一個不變量。因此,先求出大米的重量 480×(1-1/4)=360(千克),占現有面粉和大米總重量的(1-5/14),所以現有面粉和大米共重360÷(1-5/14)=560(千克)。

列綜合算式:480×(1-1/4)÷(1-5/14)=560(千克)

3.差不變

例如:有兩根繩子,一根長10米,另一根長15米,把兩根繩子都剪下同樣長的一段后,短繩子剩下的長度是長繩子剩下長度的4/9。剪下的一段有多少米?

【分析與解】

兩根繩子剪前與剪后的長差沒有變,即兩根繩子長度差為:15-10=5(米),它相當于長繩子剩下長度的(1-4/9)。

解:①長繩子剪下后剩下的長度為:

(15-10)÷(1-4/9)=9(米)

15兩根繩子剪下同樣長的一段為:

15-9=6(米)

七、發散思維訓練

教學中注重發散思維的訓練,可以使學生的解題思路開闊,妙法頓生。一題多解便是訓練發散思維的好素材,通過一題多解,引導學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分析、思考同一問題,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應用題的結構,熟習數量間的關系,對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之目的,將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例如:生產小組加工一批零件,原計劃用14天,平均每天加工1500個零件。實際每天加工的零件比原計劃每天加工的多2/5。實際用了多少天就完成了加工任務?

【分析與解】

1.按一般應用題解

解法一:先求出實際每天加工的零件數,再求出這批零件的總數,然后求實際用了多少天?

1500×14÷[1500×(1+2/5)]=10(天)

解法二:先求出實際每天加工多少個零件,再求出實際每天加工的零件數是原計劃每天加工零件數的多少倍,最后求出即使用了多少天?

14÷[1500 ×(1+2/5)÷1500]=10(天)

解法三:先求實際每天比計劃每天多加工的零件數,再求14天多加工的零件數,然后求出實際提前的天數,最后求實際用了多少天?

14-1500×2/5×14÷[1500 ×(1+2/5)]=10(天)

2.按工程問題去解

把要加工的這批零件看作單位“1”,原計劃用14天,則原計劃每天加工這批零件的1/14,實際每天加工的就是1/14×(1+2/5)。這樣思考列式時就撇開了“1500個零件”這個具體的量,使解法顯得新穎、巧妙。

解法四:按解法一的思路,列式為1÷[1/14×(1+2/5)]=10(天)

解法五:按解法二的思路,列式為 14÷[1/14×(1+2/5)÷1/14]=10(天)

解法六:按解法三的思路,列式為 14-1/14×2/5×14÷[1/14×(1+2/5)]=10(天)

3.列方程解

解法七:根據實際加工的零件總數等于原計劃加工的零件總數,設實際用了x天可完成加工任務,則1500×(1+2/5)× x=1500×14

x=10

解法八:把原計劃加工的零件總數看作單位“1”,實際每天就加工1/14×(1+2/5),根據解法七的思路,設實際用了x天,則1/14×(1+2/5)x=1

x=10

解法九:依據實際提前的天數加上實際用的天數等于原計劃用的天數。設實際提前x天完成加工任務,

x=4

14-4=10(天)

4.用正比例方法解

解法十:已知每天加工的零件個數一定,加工零件的總數和實際加工天數成正比例。設實際用了x天完成任務,

x=10

解法十一:把這批零件總數看作單位“1”,實際每天加工這批零件的1/14×(1+2/5),利用解法十的思路,設實際用了x天,

x=10

5.用反比例方法解

解法十二:已知加工零件總數一定,每天加工零件數和加工的天數成反比例。設實際用了x天完成任務,則 1500×14=1500×(1+2/5)x

x=10

6.用特殊方法去解

解法十三:把原計劃每天完成的工作量看成“1”,則工作總量為1×14=14,再求實際用的天數,問題就得到解決了。即1×14÷(1+2/5)=10(天),從而找到了最簡捷的解法。

猜你喜歡
桃子車間數學教師
100MW光伏車間自動化改造方案設計
小學數學教師資格證面試研究
山間采茶忙 車間制茶香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素養
桃子
桃子
招工啦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才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扶貧車間”拔窮根
初中數學教師不可忽視的幾種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