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山市板石溝鐵礦井下礦資源儲量變化及成礦遠景分析

2019-01-12 06:26李廣鐵
吉林地質 2018年4期
關鍵詞:磁鐵礦褶皺鐵礦

路 猛,李廣鐵

1.吉林省第四地質調查所,吉林 通化 134001;2.吉林省區域地質礦產調查所,吉林 長春 130022

0 引言

板石溝鐵礦井下礦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板石鎮,大地構造處于龍崗隆起的南緣,四方山-板石溝鐵成礦帶的北東段,礦體就在太古界鞍山群楊家店組變質表殼巖中(見圖1)。1958年發現, 1963年提交資全區源儲量 7 455.51萬噸,其中井下礦提交1 597.7萬噸,占總資源儲量1/5。1984年航局航磁資料顯示板石溝鐵礦有4處異常高值區,其編號為吉C-77-17井下礦磁異常為板石溝井下礦異常,占異常區總面積的1/2。到2010年板石溝鐵礦查明資源儲量127 157.867千噸,其中井下礦30 788千噸,點總資源儲量的1/4。

幾年來我們在前人已取得地質資料的基礎上,總結板石溝鐵礦三期褶皺疊加、變形褶皺構造的控礦規律,研究探討板石溝鐵礦的三期褶皺構造變形,認為井下礦處于板石溝復式向斜南西翼(見圖2),三礦組之間存著向背形構造,2011年-2012年生產勘探又增加30 155.76千噸。結合吉板石溝航磁異常形態特征、所占面積比,認為井下礦礦體向深部及構造兩翼存在著未查明資源,本論文分析推斷了該區的資源潛力,并建議了下一步找礦方向。

1 礦床地質概況

1.1 地層

白山市板石溝鐵礦位于龍崗隆起的南緣,四方山-板石溝鐵成礦帶的北東段,礦體賦存于太古界鞍山群楊家店組上段第三層(Arab2-3)變質表殼巖中(見圖1),主要巖性為角閃片巖、斜長角閃巖、磁鐵石英巖等組成。礦區南部與上覆的老嶺群珍珠門組(Pt1z)呈不整合斷層接觸。其原巖為一套中基性火山巖類、硅鐵質巖和長石石英砂巖沉積組合。

1.2 區內巖漿巖

主要為新太古代混合巖、混合花崗巖呈巖株狀、巖枝狀侵入到太古代地層中,經多期變質作用,均已變質為片麻狀、條帶狀二長花崗質片麻巖、英云閃長片麻巖、奧長花崗質片麻巖,規模大,分布廣;早元古宙侵入脈巖,主要為鉀長偉晶巖,多沿北東向破碎帶浸入;燕山期脈巖主要有閃長巖、輝綠巖和閃長玢巖等。

圖1 板石溝鐵礦地質圖Fig.1 Geological map of Banshigou iron ore

1.3 礦區構造

本礦床受控制于板石溝倒轉復式向形構造(見圖2),向斜西起木通溝翹起,東至上青溝傾沒, 長近8 km。軸向總體呈55°~65°,樞紐呈波狀起伏,向斜核部為太古宙楊家店組上段Ary2-4。井下礦(板石溝鐵礦16、17、18礦組)處于板石溝復式向斜南翼的次一級復式向斜構造(見圖1),控制著礦體的形態和分布,其中16礦組分布于向斜核部,17礦組分布于向斜南東翼,18礦組分布于向斜的北西翼。區域主要斷裂構造是二道江—板石溝斷裂,分布于礦區南部渾江上游凹陷與龍崗復式背斜之間,造成向形南翼地層出露不全(見圖1)。礦區內發4組斷裂,對礦體有影響的為北西向F403斷層發育在18礦組東部,長1 600 m,為壓扭性平移斷層,切割礦體 ,但錯距不大。

1.4 礦體特征

礦區內查明3個礦組28條鐵礦體,主礦體為18礦組的1礦體和17礦組的1-2、4號礦體,其資源儲量占資源儲量總量的70%以上。礦床平均品位TF32.91%。礦石中有用組分為鐵,磁性鐵占有率為87.80%~97.58%,屬磁性鐵礦石。礦石的金屬礦物以磁鐵礦為主,非金屬礦物主要為石英、角閃石;礦石的主要類型為石英磁鐵礦石、角閃磁鐵礦石、角閃石英磁鐵礦三種。礦石結構以粒狀變晶結構為主,構造主要為塊狀構造。變質作用為角閃巖相-石榴角閃巖相。

圖2 板石溝鐵礦區域構造格架示意圖(據文獻[1])Fig.2 Sketch map of regional tectonic framework of Banshigou iron mine

1.5 航磁異常特征

1987年1∶5萬航空磁測△T剖面平面圖顯示,區域性磁場較明顯,西起木通溝,東至東上青溝磁異常帶長11 Km,寬5 Km,面積達40 km2, 總體形成一個半封閉的環狀磁異常帶,其中井下礦異常值最高、面積最大,占板石溝礦區異??偯娣e的1/2。見圖2。

帶內分布有吉C-77-15木通溝磁異常、板石溝吉C-77-16李家堡磁異常、吉C-77-17井下礦磁異常、吉C-77-21上青溝礦磁異常,異常峰值區是板石溝鐵礦各礦組礦體出露位置。經近年露天礦深部勘查吉C-77-16異常值100 nT~200 nT分布區,礦體埋藏深度400 m~900 m。木通溝吉C-77-15異常處于板石溝異常最西端與井下礦C-77-17磁異常相鄰,最高值達190 nT為礦至異常。吉C-77-17井下礦磁異常等值線北密南稀疏,礦體向南傾伏,反應了產狀較陡,且有一定的埋藏深度,是深部找盲礦體的重要標志。

2 儲量變化情況

2011年底井下礦累計查明資源儲量29 954 kt,比1963年增加1.87倍。在此基礎上進行生產勘探,又施工了近93個鉆孔,投入45 054.53鉆探工作量,累計查明資源儲量達60 110 kt,增加30 155.76 kt。本次主要對采礦權內的17礦組387 m至-100 m、18礦組510 m至-100 m標高進行了工程控制,17礦組主礦體傾斜延深增加487 m,增加了主礦體規模,同時礦體的分布范圍有明顯擴大,新增加了3條礦體。向深部礦體厚度局部增厚。與2010年底井下礦儲表資源儲量相比,增加資源儲量30 155.76 kt,相當于又增加一個中型礦床(表1)。

3 成礦規律新認識

根據我們近年勘查成果的研究并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路恩蘭等,2012;高明珠等,2014;科研成果報告2016等文獻)。使我們重新總結本礦床的成礦規律與控礦因素有如下幾點:

圖2 板石溝一帶航磁ΔT平面等值線示意圖Fig.2 Diagram of Aeromagnetic ΔT plane isoline in Banshigou area

表1 井下礦2012年勘查資源儲量變化對比表Table 1 Change comparison of exploration resources and reserves of underground mines in 2012單位:礦石∕kt

3.1 板鐵礦井下礦“三位一體”模型有如下特點

(1)成礦地質體:新太古界鞍山群楊家店組上段第三層(Arab2-3)斜長角閃巖、角閃片巖、磁鐵石英巖組合。原始沉積環境:火山島弧,含鐵建造。

(2)成礦構造:三期褶皺構造及同期斷裂構造。第一期褶皺構造:葉理S1 (包括片理、片麻理和條帶狀構造),其中S1//S0;礦物拉伸線理L1;褶皺構造,主要為緊閉同斜褶皺、無根勾狀褶皺和葉內不規則流動狀褶皺,主要為A型褶皺;石香腸構造和透鏡狀構造;第二期褶皺構造軸部、褶皺核部,褶皺層間滑動面。第三期褶皺構造軸傾伏端。第三期疊加改造構造,產生北東和北西向脆性斷層破壞。

(3)成礦結構面:厚層斜長角閃巖與灰白色石英巖(硅質巖)的接觸界面,為成分、沉積環境界面,三期褶皺軸面。

(4)成礦作用標志特征:礦體特征為層狀、似層狀、透鏡狀磁鐵礦體,受多期次褶皺構造變型影響在平面和剖面上呈“S”形;礦體傾向延深大于走向延長;礦體總體側伏方向與褶皺軸傾伏方向一致。礦石礦物主要為磁鐵礦,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角閃石、石榴石等。構造特征三期褶皺變形核部、褶皺傾伏端。磁法特征地面磁測正異常峰值大于3 000 nT。重力特征是磁鐵礦密度、重力異常是預測標志。電法特征是磁鐵礦電阻率最低,圍巖呈相對中高阻特征。

3.2 礦床成因

依據礦石類型主要為海底火山噴發磁鐵角閃巖型-海底火山間歇期沉積磁鐵石英巖型。

4 找礦預測與成礦遠景分析

根據該礦床成因、成礦規律的分析,板石溝鐵礦井下礦還有比較廣闊的成礦前景。今后的找礦應注意如下幾點。

(1)井下礦吉C—77—17磁異常面積占板石溝鐵礦異常面積的1/2,2010年核查板石礦查明的資源儲量12 715.79萬噸,近年生產勘查增至約2億,井下礦只占板石溝鐵礦總資源儲量的1/4,因此預測井下礦復式向背形傾沒端及兩南翼還有大量未探明資源量,是板石溝鐵礦最佳找礦潛力區。

(2)經3D磁異常反演見下圖3,深度大于500 m以下的磁性體產生的磁異常低緩,對總磁異常的形態幾乎沒有影響,特別是向背斜的南東翼。

圖3 井下礦17礦組磁異常2D反演剖面圖Fig.3 The 2D inversion pro file of magnetic anomaly in No.17 mine group of underground mine

(3)井下礦向背形的軸向南西傾沒,礦體沿著褶皺220~240°方向傾伏,以24°側伏,礦體側伏方向是有利的找礦方向。已在老嶺群珍珠門組的蓋層下低緩異常區發現肓礦體,說明區內是找深部礦體的重要遠景區。

猜你喜歡
磁鐵礦褶皺鐵礦
大紅山鐵礦找礦前景分析
鐵礦渣高強海綿磚配合比設計
新疆某超貧釩鈦磁鐵礦工業指標探討
漫畫與幽默
動漫人物衣服褶皺的畫法(1)
一點褶皺
釩鈦磁鐵礦球團氧化焙燒行為和固結特性
褶皺的優雅
微細粒磁鐵礦提鐵降硫試驗研究
夢幻褶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