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承 創新 發展
——書法傳統與創新之淺探

2019-01-14 12:18
江蘇教育 2019年45期
關鍵詞:書風書法藝術書法

中國書法藝術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傳統文化特色。重視法度,講究師承等理念至今對于我們書法學習與創作仍然具有指導意義。

一、辯證地繼承傳統

傳統是客觀存在的,在數千年的書法藝術領域里,矗立著一座座高峰,這就是歷朝歷代的書法大家。他們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在書法藝術發展上的卓越貢獻,獲得了歷史的認可,各自在書法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1.“法”的高峰。

唐太宗在《筆法訣》中認為:“心正氣和,則契于玄妙;心神不整,字則欹斜;志氣不和,書必顛倒?!鄙小胺ā笔翘铺跁鴮W思想的重要方面,這種思想強調的是心理的平衡,抑制情感的宣泄;強調客觀規律,抑制主觀精神的發揮;強調秩序,反對“放誕”。因而,對于書法本身,它不可舍脫“法”的存在而存在,而尚“法”成為一個時代書風的標志,“法度”潛在地成為人的思想、言行的標準,以及生存秩序的體現。

2.“意”的高峰。

我國當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曹寶麟認為:“尚意書風的興起,源于神宗、哲宗二朝的登場?!彼f:“對宋人的書法概以尚意的屬性,應是基于蘇軾‘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的詩句。什么是意?意就是內心感受和豐富聯想。那么尚意也就特別注重作者的主觀情感的作用,也就格外追求創作心態的自由。尚意在宋代大行其道,它作為一種文藝思潮,盛行于包括書法在內的一切文化領域。這一現象的產生,有著禪宗思想逐漸為士大夫普遍接受并成為文藝創作的指導方針的社會背景?!憋@然,尚“意”書風的興起也正是建立在對唐代尚法書風批判的基礎之上。其本身源于制度的影響、皇室的嗜愛、藝術思想的變化、社會各階層的精神需求等因素。

3.“情”的高峰。

通常,以趙孟頫、董其昌為代表的尚“態”書風被歸為元明風格的標志。但是,從思想史的角度看,以王鐸、傅山、徐渭為代表的反叛書風更具歷史和藝術價值。筆者將其歸結為尚“情”。這種“情”源于當下思想文化語境,他關涉的核心是書者的主體觀念和關懷意識,是一種理性和情緒的極度宣揚。因而,這種情勢違背常態,一反閣帖濫觴的衰糜、弱化困局。朱仁夫在《中國書法史》一書中認為,徐渭、王鐸的書法思想受明末啟蒙思想的影響頗深,試圖把一腔掙脫封建禮教束縛的情感發泄出來。至清朝初年,因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這種情感轉化為強烈反抗民族壓迫的不平之情。于是,這種有氣勢、有氣度的美學思潮呼之欲出,表現出另一種個性的追求和理性的發揚。而這也成為晚清碑學,乃至近代新型書學思想興起的內在因素之一。

書法的優良傳統就是一代代人經過長期不懈努力而逐漸積累形成的。怎樣繼承傳統?關鍵在于我們怎樣去認識它,挖掘它,發揚它?,F代社會的發展與封建時期的中國有巨大差異,這種差異直接導致了傳統文化的斷層。但是,作為傳統的中國書法藝術,其繼承和發展的唯一出路仍然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根基。筆者認為,應用辯證的方法去對待,要用現代人的觀念、視角、行為去觀照傳統,并深深扎根于傳統中,在廣博的基礎上,分析比較,站在當代的審美立場,汲取收獲。還要對傳統精神和書家做全面地了解和分析,繼承傳統中有價值的東西,掌握傳統中的筆法、墨法、章法等基本規律,探索出潛藏的藝術價值,深入一家和多家,要超越“傳統”,但不能拋棄“傳統”。要接受新的藝術思潮,豐富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古為今用,辯證地吸收傳統營養。

二、書法創作中的人格精神與抒情

書法創作行為及書法風格的形成是由書家審美趣味決定的,是人格精神的體現。從創作到風格語言確立這一過程中,書家時時面臨審美選擇的取舍,影響書家審美趣味及創作指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時代風尚、地域文化、物質因緣、利益驅動、從眾心理和心路歷程。書法與中國文人的內在生命精神血脈相連,融為一體,在書法的語言里,大到恢宏宇宙大道,小至個人處世哲理,化為生動的筆墨意象。書法藝術創造的真正含義,不在于攀登前人的藝術高峰,而在于造就屬于自己的高峰。改革開放四十年,由于中西方文化藝術思想的頻繁交流,現代書壇的成功實踐已顯露出一些可喜的苗頭。然而,書法創作中,不僅要不斷提高認識水平,達到觀念的更新,還要從歷史的立場認識當代,從時代的審美去認識歷史。將古人書法中“氣”“韻”“神”“骨”“筋”“肉”“血”巧妙地注入了現代人的審美情結,使“內氣”與“外氣”得以貫通,并在此基礎上,使中國文字在原古象形的基礎上,演變出富有當代審美意識的抽象之美。梅墨生說:“‘既要站在現代的立場,又要運用書法的元素’是不同現代派書法表現的共同落腳點。書法的文化背景的位移,必然要造成書法表現的現代轉型?!币虼?,書法創作應崇尚“中和”,是現代的,又是書法的,這是我們的目標。一要在作品中努力追求現代感,二要在作品中強調個性化?,F代藝術中給我們以最大啟發的是從塞尚到畢加索對形體的觀念:創造視覺的自由。對于書家來說,要借鑒西方現代藝術的構成和造型特征,打破傳統的一切章法和結構模式,在現代的文化環境中,創造出既有傳統修養,又能體現現代意識的作品,表現出對生活、對歷史、對社會、對人生的思索和熱情;書法藝術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對于藝術家來說,知識面總是越廣博越好。書法家人品的養成、書品的形成,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書家腹內書卷的豐贍。中國傳統文化諸多方面的綜合修養,對于書法家的影響,在某個層面、某個階段上可能表現得不是很明顯,但時間越長,這種影響就越強烈、越深遠。每個書家,由于其思想、氣質、知識結構、審美情趣和創新整合能力的不同,在從事書法臨習和創作活動的過程中,都會無意識、不自覺地自立自法,自取自需,吸收自己需要的那一點,張揚自己追求的那一面,這是心理定向規律的作用使然。但同時,書家還必須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在不同于前人審美觀的統領下,對符合自身價值追求的作品要更為敏感,要有目的、有意識的采取自己得心應手的方式,從不同于他人的知識結構、書法實踐中自覺地進行整合,積極追求個性化的藝術風格。比如,在臨習時,求其情、其氣、其品、其功;在創作時,或俊逸,或雄渾,或靈秀。書家必須要有這種選擇,并要在這種自主的個性化選擇中,不斷塑造自身的藝術品格,努力形成為社會所認可、可接受的書法特色和風格。書法藝術水平提高的關鍵,就是要在前人已有的書法藝術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再發展、再前進,使之更加規范化、科學化、藝術化。在此過程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突顯個性,各領風騷,是應該充分肯定的,也是大有好處的。只是在發展個性的同時,不能忘記傳統,忘記書法藝術創作自身的規律,要在規范的范圍內盡情發揮。不能為了張揚個性,片面強調求新求奇,以致“怪體”叢生,“作秀”成癖。那樣不僅不能發揚優秀傳統,引領創新書風,反而會影響書法藝術創作的聲譽。王宏建在《藝術概論》一書中認為:“書法是一種抽象表現藝術,在抽象的形式之中包含著深厚的意識。這種意識是從兩個層面體現出來的。第一層面是由于書法要以文字語言為依托,文字語言里如詩詞、文章等,本來就具有一定的思想內容,而書法的美與這種思想內容結合起來就更加富有魅力。第二層面是書法本身的形態直接體現出來的,因為書法就是書法家的生活體驗與情感的藝術表現?!币虼?,在抒情上,書家的情感與書法的技巧相結合達到完美的高度之時,寫出的書法作品才富有藝術感染力。一幅書法作品,既是創作者性情和精神之揭示,也表明書家創作時的心境情緒。當代書畫家李可染說:“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神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的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從而表現出來的藝術境界?!睍沂闱?,以書抒情,以書寄情,“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與代表性,在不同的時代產生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又產生不同的書風和書法藝術。

三、創新與發展

當今世界,創新和發展成為主要特征。學習書法藝術,必須學習傳統、研究傳統、深入傳統。傳統汲取得越豐富,創作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因為傳統書法凝聚、薈萃了中國古人的智慧,但藝術貴在創新,創新是時代和書法自身發展的需要。創新的基礎,是對傳統的繼承,兩者是相互依存的。離開傳統的創新,是無源無本的創新,是沒有生命力的;同樣,離開創新的傳統,是一種僵死的傳統,會被歷史所淘汰。歷代書法大家都是在繼承和創新中完善自我的,學書時我們要把傳統的根子扎深、扎實,以經典為師,更新觀念,借古開今,在繼承中求發展,出精品。既要繼承又要發揚傳統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做起來就不那么簡單了。在向傳統學習的過程中,很多人因無法突破傳統,成為捍衛傳統的保守派,或者干脆走向另一極端——徹底拋棄傳統的“純粹”創新。上述兩種現象從兩個極端禁錮了自我,窒息了創新之路。因此,必須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21世紀的發展中,世界的各領域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科學性和時代性成為新世紀書法創作趨向,不少書家在變化中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為創作做出種種努力,不斷地吸收、借鑒各種文化和樣式,書法風格已呈現著前所未有的多元態勢,從主流領域的尚碑、崇帖、兼容,到非主流領域內的現代水墨、筆墨構成等,各自都已培育出其成長的語境,這源于社會、政治、文化、思想的自由氛圍給予個體的任意選擇和表達?!肮P墨當隨時代”,時代變了,筆墨就不能不變;觀念新了,意境就不能不新。從構思到寫意,從意象到意境,均應革故鼎新,自辟蹊徑。

四、創作與創新

應該承認,時下研究傳統的書學思想日益減少,現代社會的人們在書寫技法上都在退化,傳統的書學思想在現代意識與先鋒觀念的沖擊下已面臨危機。在電腦逐漸取代紙筆的今天,延續數千年的毛筆遭遇時代的挑戰,人文精神的失落、傳統書學思想堡壘的坍塌似乎成為一種趨勢,傳統的書寫也越來越沒有它的位置。但書法作為傳統藝術,來源于社會,最終要回歸于社會,經受社會的檢驗。如果說,古代的書法創作是一種基于非自覺心理的實用書寫,那么,作為藝術創作,它已經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不管在作品產生前的預設,還是產生后的詮注,其意義并非是個體審美如此簡單,它依托于書法創作本身所承載的一切社會文化因素。與古代不同的是,當代書法的意義已不能局限在使用的領域內,而應從其藝術價值上加以考量,考量現實的我們身處于書法的什么層面,我們該如何進入藝術層面,或提升自身藝術品格及文化價值,使我國這一古老而永存的書法藝術煥發出藝術青春和時代風采。我想只有立足當代,沉潛傳統,超越自我,才能進入新的書法佳境。

“入古出新”的發展規律是由書法藝術的本質所決定的,當代書法創作的空間還很大,傳統必須在當代的語境中重新作出審視和解釋,今天的觀念必定向書法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提出新的問題,并期待它提供一種契合時代觀念的新的審美樣式。歷史是公正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誰能創造出書法藝術發展的規律,誰將載入明天的中國書法史。

猜你喜歡
書風書法藝術書法
書法
書法欣賞
書法
縱橫有象
——晚清以降顏氏書風在湖南特展
張紅春書法藝術欣賞
馬偉書法藝術欣賞
張天德書法藝術欣賞
書法欣賞
顏真卿書風演變及書學思想述略
民國書家與民國書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