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十年來黃花崗公園植物組成和多樣性的動態變化*

2019-01-14 11:09熊詠梅高梓超齊躍強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廣東廣州城市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廣東廣州510405
廣東園林 2018年6期
關鍵詞:樣方喬木均值

熊詠梅 高梓超 齊躍強(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廣東廣州城市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廣東 廣州 510405)

作為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廣州市城市生態環境質量面臨著較大的壓力。面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新的生態文明建設需求,廣州市明確提出“城市環境宜居宜業,城鄉一體協調發展,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的發展目標[1]。作為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載體的城市綠地系統,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居民福祉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5],而公園綠地則是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堡壘[6]。然而關于廣州城市公園綠地植物組成和多樣性動態研究卻鮮有報道[7~9],尚未見黃花崗公園植物組成和多樣性的相關研究。黃花崗公園是鑲嵌在廣州城市中心的一塊大型綠地,景觀優美且富有嶺南特色,是廣州市城區具有代表性的公園。因此研究近十年來黃花崗公園植物組成及多樣性的動態變化對揭示廣州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狀況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其后期規劃提供數據支撐。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域概況

黃花崗公園,又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是廣州市中心的紀念性專類公園,位于廣州市先烈中路,占地約13萬m2,建有嶺南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及山水特色景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溫暖濕潤,具有比較明顯的干濕季。年平均氣溫為21.4℃~21.8℃,年降水量1 689.3~1 876.5 mm,雨季(4—9月)降水量占到全年的85%以上。黃花崗公園植被為人工植被,其中,公園主墓道植物以列植、對植常綠異葉南洋杉、龍柏等為主;辛亥革命墓區和鄉土植物區均以窿緣桉、粉單竹等為主,黃花園區以落羽杉、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等為主;園區植被多為人為規整種植的園林綠化樹種和間雜生長的野生種[10]。

1.2 外業調查

2007年11 月,在對整個黃花崗公園線路勘察的基礎上,按園區植被類型、面積比例等確定樣方數共25個,將所設置樣方較為均勻地分布于整個黃花崗公園園區,并將樣方標記于紙質地圖。25個樣方均為20 m×20 m,共計10 000 m2。然后分別在每個樣方的四角和中心布設5個4 m×4 m小樣方。在各樣方內進行每木調查,測定胸徑≥3 cm的所有立木的種名、胸徑、樹高、冠幅和林分郁閉度。另外,在每個4 m×4 m小樣方中記錄灌木、草本的名稱、株數、蓋度和生長狀況,并將胸徑<3 cm的幼樹和幼苗歸為林下植被。2018年5月,按上述方法調查原25個樣方。

1.3 數據處理與分析

野外調查數據錄入后,計算樹種的重要值=相對多度+相對頻度+相對優勢度,其中喬木層樹種以胸高斷面積表示相對優勢度,林下植被植物以冠蓋度表示相對優勢度。利用多元統計分析軟件PC-ORD6.0軟件包計算植物群落多樣性指數,包括物種豐富度S(即物種數),Simpson多樣性指數(D)和Pielou均勻度指數(E),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H'),其計算公式如下:

2 結果與分析

2.1 植物組成

在10 000 m2的樣地中,2008年,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喬木層植物91種,隸屬于39科72屬;2018年,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喬木層植物88種,隸屬于39科68屬。2008年,黃花崗公園林下植被植物190種,隸屬于74科153屬;2018年,林下植被植物185種,隸屬于73科148屬。相較于2008年,2018年的喬木層減少了5個物種,增加了2個物種,林下植被減少了5個物種,可見,近十年來,黃花崗公園植物組成幾乎無變化,表明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植物組成受人為活動干擾少,管養維護方式有利于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和保護。

2.2 群落結構

調查獲得了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的立木密度、平均樹高、平均胸徑、平均冠幅(東西和南北向)、平均枝下高等反映群落生長動態特征的指標(表1)。在10 000 m2的樣地中,2008年,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立木密度(DBH≥3 cm)為 2 103株 /hm2,2018年 為 1 658株/ hm2。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的立木密度減少主要歸因于老齡竹類和龍眼樹的疏伐。2018年植物群落平均樹高為9.3±4.7 m,2008年為9.1±4.0 m;2018年植物群落平均胸徑為19.34±14.15 cm,2008年為12.07±10.65 cm;2018年植物群落平均東西、南北冠幅分別為5.1±3.7 m和 4.7±3.4 m,2008年 分 別 為3.5±3.4 m 和 2.5±2.5 m;2018年植物群落平均枝下高為3.4±2.9 m,2008年為4.7±3.5 m。由此可見,近十年來,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生長動態特征除了平均樹高指標增加不明顯外,其他的生長指標均有顯著增加,表明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生長狀況良好,整個公園的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明顯提高,能為廣州城市環境提供更多的生態服務功能。

2.3 植物優勢種

表2所示為2008年、2018年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喬木層主要物種數量特征。近十年來,喬木層重要值排名前10名的植物種,6種植物相同,其中,窿緣桉和粉單竹的重要值都位列一二,短穗魚尾葵、對葉榕、落羽杉、異葉南洋杉4種植物的重要值排列位置有變。經過10年的動態變化,重要值排名前10名的青皮竹、垂葉榕、木麻黃、構樹已由紅桂木、榕樹、蒲葵、龍柏替代。這表明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喬木層優勢種的動態變化較為明顯。

表1 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結構特征指標

表3所示為2008年、2018年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林下植被主要物種數量特征。近十年來,林下植被重要值排名前10名的植物種,僅3種植物相同,包括大葉油草、白蝴蝶和海芋。經過10年后,重要值排名前10名的林下植被植物由6種草本上升為8種,棕竹、灰莉2種灌木都為園林綠化樹種,非喬木層優勢種幼苗。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林下植被幾乎無優勢種更新幼苗的現象,表明林下植被植物組成主要受人為活動和公園管養模式的影響。

2.4 植物多樣性

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喬木層和林下植被多樣性指數10年來也有明 顯 變 化( 圖 1~4)。2008年,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喬木層和林下植被物種豐富度(S)均值分別 為 9.48±3.65 和 28.84±7.95,2018年的均值分別為8.68±3.45和 26.80±2.29;2008年, 黃 花 崗公園植物群落喬木層和林下植被Pielou均勻度指數(E)均值分別為0.525±0.198和 0.372±0.168,2018年的均值分別為0.623±0.224和0.460±0.200;2008年,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喬木層和林下植被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H')均值分別為 1.182±0.493 和 1.249±0.599,2018年的均值分別為1.347±0.498和 1.513±0.489;2008年, 黃 花 崗公園植物群落喬木層和林下植被Simpson多樣性指數(D)均值分別 為 0.541±0.222和 0.554±0.235,2018年的均值分別為0.537±0.205和0.610±0.177;由此可見,近十年來黃花崗公園植物多樣性稍有降低,但幅度極小,表明黃花崗公園植物多樣性的維持得較好。

表2 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喬木層主要物種數量特征

表3 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林下植被主要物種數量特征

圖1 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物種豐富度(S)

圖2 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Pielou均勻度指數(E)

圖3 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H')

圖4 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Simpson多樣性指數(D)

3 結論與討論

城市公園集參觀游覽、休閑健身、享受藝術、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身,已成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城市公園是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也是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場所。黃花崗公園作為廣州市中心的一塊大型綠地,地理位置優勢明顯,又為紀念性專類公園,人文教育氛圍濃厚,游人數量眾多,因此,黃花崗公園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壓力較大。研究結果表明,近十年來,黃花崗公園植物群落生長狀況良好,地上部分生物量明顯增加,能提供的生態服務功能增強;植物群落主要優勢種為人工更新,林下植被也受控于人為建設管養模式;植物群落多樣性指數雖有所減小,但無明顯變化;可見,黃花崗公園植物多樣性維持著良好的狀態。值得公園的管理者注意的是,黃花崗公園喬木層優勢種無自然更新的幼苗,而且隨著植物群落的不斷發展,優勢種也是處于動態變化中,因此,公園在進行清雜、疏伐等管養維護過程中,要間種一些能補充喬木層的樹種,最終形成可持續的、健康的植物群落。

注:本文圖表為作者自繪。

猜你喜歡
樣方喬木均值
昆明金殿國家森林公園林業有害生物調查研究
植被蓋度對飛播造林當年出苗效果的影響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叢植物多樣性研究
園林綠化中喬木栽植難點及養護
黃秋園山水畫課徒稿(五)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運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運用
淺談均值不等式的應用
均值不等式的小應用
找出犯罪嫌疑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