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的基本尊嚴

2019-01-16 19:59陳家橋
風流一代·經典文摘 2019年1期
關鍵詞:攝像機風景情緒

陳家橋

文學正在我們這個時代處于永無休止的指責中,指責的同時,布滿了關于文學的所謂的沒落、遠離以及萎縮的判斷。作為這種指責的人和做出這種判斷的人,不僅包括讀者,甚至還包括那些非讀者,也就是說這樣一種狹隘的對文學的指責,已經引發了更多的人加入了這樣一個集體,他們站在文學的對立面,或者站在文學的遠處,但在我看來,他們至少并沒有和文學站在一起。

而文學究竟是什么,它是一塊什么樣的地方?那些正在“文學”著的作家,他們又是怎樣的一個群體?這重要么?這當然重要。因為文學從來都是所有人的事情,就像商業可能和所有人有關,就像軍事和所有人有關,就像說話和所有人有關。文學是一種密集、疏朗、透徹、澄明、走近、 自由、表達、陳述、記憶、散失、尋找、回來和充滿著所有詞匯的一個所在,文學是與我們有關的一種常識。在當代生活中,它至少反映了一種不變的所在,一種在變化的社會生活中,仍可能自由地居于不變的形式和感受。

文學不應該承受這樣的指責,因為這種指責包含了一種普遍和狹窄的自我批評,批評文學的缺失和墮落,實際上就是在批判自我的離場,實際上這種批評也成了一種文學化的方式,并進而組成一種新的文學,也就是說文學在它自我墮落的強制意識中、在最狹隘的方式上擴大了它自己的感受。因此當這種對文學的擔憂和驚恐,成為我們現在最時尚的一種小資情緒時,我得說,文學絕不能以它文學的方式被概括為它在缺失,它在潰敗,它在落伍,或者說它在遠離讀者,因為我們最終會發現文學不僅是讀者的事,它還是作者的事,它還是那些正在“文學”著的人的事。

無論哪一個時代,文學始終是一個正面的東西。假如我們相信文學,我們就必須相信文學是在進行一種轉化,是在對事件、歷史、故事、命運和想象,進行一種基本的轉換,成為一種可能的語言形式,無論小說或詩歌,文學都將是作者將那些事件轉入到一種可能的隱藏著的方式中,文學就在干著這樣的事情。誰能說這樣的事情還會有什么衰落?誰能說它有什么高度和差異?當我們在這樣一個時代,有一種資本的情緒,物質的幻覺,有一種身體的欲望,有一種距離的跨躍,有一種國家的界線,有一種族群的認同時,我們無法忘記文學還在不同的對象之間進行著一種溝通,誰能否認這樣的溝通有什么好壞?誰能質疑這樣的溝通有什么主次?誰能判斷這樣溝通有什么消亡?文學就是這樣一種正在正面作戰的東西。一句話,文學是這個世界從來就確立好了的一種基本的正面活動,這就是文學。

當我們看到不同的風景,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與不同國家語言的人交流,到不同的房間,我們仍要記得文學以及“文學”著的人正在干著正面的事情,這可能跟別的無關,只因為這個時代和任何時代一樣,有著最樸實的表達的沖動。

當我們在北京寬闊的路上,當我們在昆明西山那高大的松樹下,當我們聽到猛虎的吼聲,當我們到達江南,當我們看到鋼鐵,當我們聽到一種傳說,我們發現這個社會和任何社會一樣,有它普遍的生存形態,人們都還活著。即使在新華書店,在酒吧,在戀人之間,在學友之間,有人在議論,一種新的閱讀正在產生,一種電子方式正在革命,但這樣的處境,這樣的人們之間,能不能就沒有文學了呢?

然而實際上,文學正在被指責,文學一直在被指責,即使在最輝煌的時代,文學也不能征服所有的人心,即使在一個最能制造文學巨大幻想的年代,一些超級的“文學”著的人也可能面臨巨大的災難。為什么?因為文學仿佛必須經受這樣一種責難,這件人類記憶里正面的一項事業,始終有可能被傷害。因此,當今天人們在判斷文學的衰亡的同時,文學的日子就這般的活著,它還能怎樣呢?

我記得一個場景,一輛奔跑的破舊的汽車,一個年輕的女子在右側,她手持攝像機,記錄下遠處消逝的風景,而她的旁邊坐著一個作家,她有些無奈地說:“你不要再寫東西了,你不如我攝像機記下的風景,你并不感人?!边@就是我們的時代,這就是一種典型,她充盈著技術的無聊的徒有其名的情緒,她那種發達的幻覺中的情緒使她責罵文學無用,因為她發現文學可以被替代,但她并不知道她對那個作家說的話,正是文學的一部分,她那攝像機里記錄的消逝的風景,也正是文學的一種內容。

我們正在以一種情緒指責文學的沒落,實際上正是文學自身的一種嘆息,但嘆息能阻止么?

文學充分的社會化在于它是一種人性的方式,它那對讀者、作者和言說的區分,是文學的一種制度。然而最為可怕的事情是,所有這些與文學有關的人都在潛在地扮演著與文學無關的人,站在貿易的、欣賞的、旅游的,甚至是革新的社會位置上,遺忘文學的制度,充當著文學的判官,除了使自己獲得一些資本的情緒和物質的權利之外,并不會改變自身的現狀。文學已在我們這個時代,以最吃力的方式承受著它的傷害。它最正面的價值,恰恰在于它本身是這個社會最正面的事業性質,它獲得的肯定也許從不會比批評多,因為它永遠處于對別人的表達,惟獨沒有它自己。只有在與它溝通的那些對象之間,遺忘了那可憐的自我的投影之外,文學才可能回到它還沒有制度的那些影子中。

我們這個時代有很多的商品要賣,有很多的刺激要消費,就要指責作家的書沒有那么多人看,小說作品處于脫離社會現實的位置,但誰能否認,一切寫到文學里的東西,卻由這些寫字的人進行了一次轉換,他像一個勞動者一樣,向麥地里種了一顆麥種。

也許,一個人可以批評自己的種植的回憶不夠美麗,但文學仍然是一種日常的人類活動,它有最基本的尊嚴,以使它的每一刻都能被生活所提及。

猜你喜歡
攝像機風景情緒
眺望心中最美的風景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不可錯過的絕美風景
攝像機低照成像的前世今生
新安訊士Q6155-E PTZ攝像機
隨手一畫就是風景
如何消除和緩解“攝像機恐懼癥”
情緒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