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的發展

2019-01-16 05:38周曙初
藝海 2019年12期
關鍵詞:博物館發展

周曙初

〔摘 要〕隨著文明城市建設速度的加快,博物館的文化藝術教育職能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和提高,現已成為開展文化藝術教育的重要場所。博物館中收藏的藏品也從原有的遙不可及,逐漸變得更加親民,人們對于其想要擁有的欲望也在逐漸增強,這也為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的發展奠定了市場基礎。

〔關鍵詞〕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發展

文物作為我國歷史文化發展和積累的重要元素,其中所蘊含的藝術氣息是不言而喻的,這就為藝術衍生品的發展帶來了空間,博物館藝術部門通過仿制或者借鑒等方式,可以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提高了人們的藝術修養。

一、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的形式和類型

1.藏品復制品 藏品復制品是在原有藏品的基礎上,通過仿制的方式進行復制和拷貝,并在此基礎上添加一些現代特色的藝術元素,以提升藏品的觀賞價值,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目前藏品復制品的類型主要有青銅器、玉器、瓷器、傳統手工繪畫、雕塑以及不同材料印刷的版畫、工藝品等。這些藏品的復制和拷貝不僅是對傳統工藝的借鑒和流傳,也是對現代美學藝術的提升和優化,讓更多欣賞者感受到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碰撞的力量,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2.文化創意產品 文化創意產品,顧名思義就是講文化與創意結合起來的一種商品,這類型的商品是創建新思維與設計方式融入藏品中,挖掘其內在文化元素、符號意義、人文精神以及美學特征,之后通過現代表現手法將其展現出來,以此來提升產品的藝術效果,實現古典與現代的有機融合,更好地凸顯了藏品自身的故事性、傳承性和獨特性特征,更好地滿足了現今市場以及文化教育的需求。

例如,臺北故宮博物院內,就曾發行過一款叫作朕知道了的膠帶紙,該膠帶紙上印著的朕知道了這四個字就是拷貝康熙皇帝的批改奏折時的筆記,整體設計以黃、白、紅三色為主,既彰顯了字跡的霸氣,也給人營造了一種趣味性、鮮活性的感官體驗,讓人們既可以追思歷史發展的軌跡,也能夠體會現代社會發生的重大變革,深受人們的喜愛。同時這款設計也為臺北故宮收入的提升帶來了幫助,其在推動博物館性能發揮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發展的意義

1.宣傳和詮釋藏品的歷史文化,為教育功能的延伸擴展途徑 博物館藝術衍生品不僅具有濃厚的藝術氣息,也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獨特的地方特色以及保存價值。博物館配合主題生產和銷售的一些藝術衍生品,能夠很好地將藏品和主題背后的內涵直觀詮釋給欣賞者,加強藏品與欣賞者之間的互動性。在博物館參觀中,由于其信息量較大,短時間內想要記住所有信息存在一定困難,而將藝術衍生品擺放在家里,則可以隨意進行觀看和體驗,加深對其記憶效果。另外,將藝術衍生品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對于實現歷史文化的傳承,擴展博物館文化教育渠道,加大宣傳力度上也有著顯著效果。藝術衍生品其實就是博物館形象的一個立體名片,是博物館文化教育進一步延伸的重要手段。

2.滿足市場和大眾文化的消費需求 在現今發展中,博物館所具備的收藏、研究和教育功能越來越明顯,這對于博物館進行藝術衍生品的開發和營銷帶來了很大助力。在進行文化事業推廣中,博物館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和優勢,改變傳統管理理念和運營策略,拓展藝術衍生品的銷售渠道,從而更好地滿足市場以及大眾文化的需求。

3.博物館的新興經濟增長點 博物館雖然屬于公益性機構,在營銷過程中,也應將公益性作為核心內容,通過營銷理念和營銷模式的引入,加強藝術衍生品的銷售力度,推動博物館經濟效益的提升。當然,銷售中獲取的經濟效益也會直接應用到博物館的發展和運營上,并不會應用在盈利目的的項目上。這也是博物館區別于其他企業的主要原因。由于博物館的這一特性,提高了博物館自身的文化和經濟地位,為我國文化教育行業的發展以及教育途徑的創新和優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為我國文明城市的建設貢獻了堅實力量。

4.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博物館藝術衍生品在生產過程中具有復雜性、知識性、整合性和附加性的特征。產業鏈結構上主要是由上中下三層構成的,上層為藝術品原有者、中層為設計、制造及授權商、下層為銷售商。各層之間的相互協作與融合推動了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產業的發展和提升。為此,在開發營銷藝術衍生品的過程中,博物館除了要注重經濟效益,還要對現有資源進行合理分配與靈活運用,以此來實現產業化、文化化的有效結合,將博物館藏品中蘊含的深入內涵體現出來,打造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展品,推動我國文化的國際化發展。

三、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的發展途徑

1.館內商品 博物館商店的設置是提高博物館藝術衍生品銷量的主要渠道。博物館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參觀路線的合理設計來引導參觀者進入到博物館商店中,從而瀏覽藝術衍生品,以達到銷售的目的;或者通過合理布置博物館商品位置來吸引參觀者的駐足和瀏覽,保證銷售效果。在位置設置上,一般可將其布置在博物館的進出口上或者游客必經之路上。此外,博物館商店的設置還可以通過與休閑場所的銜接,以此來為參觀者提供更多優質服務,推動藝術衍生品銷售的目標。例如,臺北“故宮博物館”,就將博物館商店設置在展廳最后面位置上,將其與展廳展品融合起來,吸引游客駐足。同時在商店的裝潢上,與展廳主題相互配合,如此既可以突顯展館的藝術特征,同時也能夠營造良好的室內環境氛圍,提高參觀者的體驗。另外,商品的陳列要人性化,商店的主推商品、暢銷商品要放在醒目突出的位置,保持商品貨架的豐富和整潔。

2.館外專賣店 一些地區為提高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的銷售數量,擴大宣傳范圍,經常會在機場、商業區等人流量較多的區域內設置專門的銷售展柜,授權經銷商進行藝術衍生品的銷售工作。例如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就在本區商業中心的各大商場中設置了專門的營銷展柜,吸引了較多人員的駐足,這不僅提升了銷售量,也加大了博物館的宣傳力度。不過在專柜設置上,也對博物館提出了更高的運營要求,博物館要不斷地推出新產品,櫥窗展示品更換頻率要高,同時還要聘用掌握多國語言和更加專業的人員提高服務質量。

3.網絡商店 信息時代下,電子商務得到了快速發展,并成為人們消費的主流趨勢,在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營銷中,可充分利用電子商務的優勢開設網絡商店,提高銷售力度,推動博物館的進一步發展。例如,故宮博物院就通過網店的開設進行創意文化產品的銷售,主要以不同主題風格的娃娃為主,如宮廷娃娃、八旗娃娃等,同時還涵蓋了一些皇城根的原創設計產品,種類繁多、形狀各異、很受人們的喜愛。這種營銷模式滿足了各區域人們對藝術衍生品的需求,在選購中,只需通過關鍵詞的輸入即可進行產品查找,節省了采購時間。

另外,網絡銷售平臺的構建,促使二、三線城市乃至更偏遠地區的消費群體成為購買博物館藝術衍生品潛在的顧客。不過在網絡商店運行中,應保證其配套設施設置的合理性,如包裝、物流、產品運輸安全、售后服務等,這樣才能為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建立良好的口碑和信譽,為博物館營銷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提升博物館的整體經濟效益,推動我國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結 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和優勢,在未來的發展中具有較大的開發潛能,其不僅能夠促進博物館自身教育功效的充分發揮,同時還可以為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助力。

(責任編輯:牧鑫)

參考文獻:

[1]劉烈武.湖南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對策研究[J]. 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5)

[2]劉彥. 信息化語境下文創產品設計的新契機——文創產品交互體驗設計淺談[J].工業設計. 2015(12)

[3]陳思琦.非遺文化衍生產品開發策略研究[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 2015(02)

[4]金磊磊.藝術衍生品的定義與分類[J]. 大眾文藝. 2014(21)

[5]錢品輝.體驗經濟下的設計藝術價值體系新論[J]. 藝術百家. 2012(05)

[6]周榮庭,黃堃.科普產品的數字化創新[J]. 科普研究. 2008(05)

猜你喜歡
博物館發展
博物館里的“虎”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博物館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露天博物館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攜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國發展不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