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收優惠,給第三方治理企業帶來哪些利好?

2019-01-18 14:14
資源再生 2019年3期
關鍵詞:優惠政策優惠環境污染

3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9年1月1日-2021年底,對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為了更好地支持這一工作,國務院拿出了實招。包括第三方治理企業在內的環保產業,是典型的政策驅動型產業,稅收優惠有助于直接減輕企業負擔、增強民間資本投資熱情。那么,目前我國第三方治理行業的發展情況如何?此次稅收減免優惠要真正落地,還需要完善哪些細節?記者采訪了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副主任董戰峰。

包括稅收優惠在內的激勵政策的出臺,有利于優化企業稅收結構,激勵企業加快技術創新,調動社會資本的投資積極性,從而有效促進行業發展,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保障。

記者: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這個時間節點出臺稅收優惠措施,對完成攻堅戰任務具有什么重要意義?

董戰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離不開環保產業的支持,環保產業是典型的政策驅動型產業,要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和激勵作用。當前,污染防治攻堅戰進入關鍵階段,需要通過政策創新的突破,來加大扶持力度,此次稅收優惠就是一個重要抓手,這對于環保產業發展是重大利好。

我國目前的第三方治理企業相當一部分屬于中小型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大,風險承受能力低。而且,第三方治理企業尚未形成合理、穩定的盈利模式,污染治理項目大多投資回報周期長,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存在較大投資風險。包括稅收優惠在內的激勵政策的出臺,有利于優化企業稅收結構,激勵企業加快技術創新,調動社會資本的投資積極性,從而有效促進行業發展,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保障。

記者:當前,我國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市場的發展情況如何?存在哪些突出問題?

董戰峰: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大力推行第三方治理。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發布《關于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對第三方治理的推行工作提出了總體指導和要求,并明確了具體推進措施。近幾年,各地陸續出臺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政策和文件,并積極鼓勵采取金融、信貸等方式引導和支持實施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希望借此提高環境污染治理效率和水平。

當前,我國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主要運用在環境公用設施建設運營和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兩大重點領域。前者形成了“政企合作”模式,如政府委托第三方建設運行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等;后者形成了“企企合作”模式,排污企業與專門提供環境服務的公司通過簽訂環境服務合同的方式,采購特定的環境服務,雙方共享節省下來的減排費用。

總體而言,實施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大勢所趨,有助于通過治污的專業化、規?;?、市場化運營,提高污染治理效率,推動環保產業快速發展。但是,目前我國的第三方治理行業還處在發展過程中,還不成熟,在制度完善、權責明晰、資金保障等方面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尤其在法律支撐方面,要建立責任歸責和追究機制,需要健全管理辦法,厘清責任歸屬。

記者:為推動環保產業發展,我國近幾年陸續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如《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18年版)》、“三免三減半”等,此次針對污染防治第三方企業的稅收優惠,與之前相比,有哪些不同?

董戰峰:目前我國已經實施的一系列環保稅收優惠政策,適用于部分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企業,但還沒有專門針對第三方治理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現有的環保優惠政策中第三方治理企業能夠享受到的更加有限。

比如,企業購買并實際使用環保專用設備,其設備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企業所得稅額中抵免,但這些設備必須在目錄規定的五大類19項中,且僅限于裸購的設備投資額才能抵免,不包括設備運輸、安裝和調試等費用,也不包括基建投入、環保專用設備的運營費用。很多第三方治理企業只負責運行或監測污染治理設施,因此無法享受此項稅收優惠。而且,環境保護專用設備目錄更新較慢,優惠政策要求過于嚴格,優惠條件認定困難。

再比如,針對公共污水、公共垃圾處理等項目有“三免三減半”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而工業領域的第三方治理項目以及企業自建且為自身服務的節能環保項目,并不能享受這一政策。

比照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第三方治理企業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操作實施更加容易??梢酝ㄟ^設定一定條件,使符合條件的第三方企業直接申報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負擔,促進污染治理的專業化和規?;l展。

在稅收優惠政策實施過程中,應該對“第三方”進行更為明晰的界定,便于實際操作。要做好政策的宣貫工作,讓地方和企業充分了解政策細節,真正享受到實惠。

記者:應該如何界定“第三方企業”?這一優惠政策在落地實施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董戰峰:第三方治理企業的認定是問題,必須明確到底什么樣的企業屬于“第三方”,可以享受這一優惠政策,杜絕弄虛作假。2014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指出,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下簡稱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過繳納或按合同約定支付費用,委托環境服務公司進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在這里,第三方是相對于作為監管方的政府和集排污、治污于一體的企業而言的,將治污功能分離出來,交給專門的污染治理機構,即專業環境服務公司,由此稱為“第三方”,這實質上是一種市場力量。在接下來的稅收優惠政策實施過程中,我認為應該對“第三方”進行更為明晰的界定,便于實際操作。

此外,要做好政策的宣貫工作,讓地方和企業充分了解政策細節,真正享受到實惠。以往我們調研時也了解到,一些企業只知道埋頭干事,對優惠政策并不了解,沒有及時爭取相應的優惠。

記者:除了直接的企業所得稅優惠,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進行引導和激勵,推動第三方治理企業發展?

董戰峰: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行業急需政策引導和支持。在稅收政策方面,除了直接的稅收優惠外,還可以適當擴大環保設備企業所得稅抵免額度。目前的設備投資抵免幅度只有10%,且對能享受專用設備的要求比較苛刻,建議以10%作為抵免最低限額,抵免幅度可以根據企業實際污染物排放減少情況來確定,還可考慮建立環保專用設備目錄的定期調整機制,以保證目錄符合社會發展需要。

排污費改稅后,稅收的剛性反而會增強減稅優惠政策對納稅人的吸引力,因此可以考慮強化環境保護稅對污染減排和第三方治理的激勵效果。根據《環境保護稅法》規定,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30%的,減按75%征收環境保護稅。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50%的,減按50%征收環境保護稅。建議加大環境保護稅優惠力度,增加優惠檔次,從而調動納稅人的減排積極性。比如,對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70%的,減按30%征收環境保護稅;納稅人的污染治理設施由第三方運營的,可在征稅標準的基礎上另外給予5%的減免額度。

除了稅收政策,還可以通過專項資金補貼、水電等資源要素價格優惠等方式進行引導??傊?,可以采取的利好政策有很多,關鍵是怎樣做好組合,實現綜合調控。

董戰峰,博士,研究員,畢業于南京大學,現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副主任,兼任環境審計中心主任,從事環境戰略與規劃、環境經濟與政策研究,擔任中國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會副主任委員等國內外多個學術團體的(常務)理事,主持60余項國際合作及國內科研項目。

猜你喜歡
優惠政策優惠環境污染
農村水環境污染及協同治理研究
稅收優惠政策與企業研發投入的實證研究
有優惠!有靚貨!房企鉚足勁的“金九銀十”來襲!
加強農業環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會計核算的要求
優惠訂閱
讀者優惠購
各城市具體優惠政策
把“優惠”做成“游戲”
黃明表示:對環境污染犯罪,絕不能以罰代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