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汽水分離再熱器保溫層的設計

2019-01-19 05:50艾秋艷
電站輔機 2018年4期
關鍵詞:外層表面溫度保溫層

艾秋艷,凌 峰

(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電站輔機廠,上海 200090)

0 概 述

為減少電廠設備及管道的散熱損失,提高機組運行的經濟效率,根據火力發電廠保溫油漆設計規程,要求保溫結構外表面的溫度不應超過50℃。因此,50℃是保溫層設計中必需保溫的起點溫度[1]。雖然該規程是針對火力發電廠的保溫要求,但是對于核電常規島設備再熱器(MSR)的保溫設計,也具有參考意義。MSR殼體內部的蒸汽溫度明顯高于MSR周圍的環境溫度,因此,為減少MSR的熱量損失,通常在MSR殼體周圍包裹有保溫材料。因為保溫層的材料成本及制作難度,將隨著保溫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在設計保溫層時不宜過厚。設計保溫層時的主要問題,是選定合適的保溫材料,并計算所需的保溫層厚度。

1 保溫層厚度的計算

設置保溫層的目的是安全(防止燙傷)和節能(控制熱損失)[2]。 允許散熱損失厚度法和表面溫度厚度法是2種常用的保溫厚度計算方法。允許散熱損失厚度法是利用傳熱學公式,計算和確定最大熱損失量所要求的保溫層厚度。表面溫度厚度法也是根據傳熱學公式,依據外表面溫度計算保溫層的厚度,計算的目標是控制設備外表面的溫度,從而防止人員的燙傷,確保有一個合適的操作環境。

1.1 允許散熱損失厚度法

采用允許散熱損失厚度法,計算時主要與保溫材料導熱系數λ、MSR外表面溫度t、環境溫度ta、保溫結構外表面傳熱系數α等因素有關。查保溫規程表7.1.1后可知,根據介質溫度,再確定保溫結構外表面允許的最大散熱損失。根據保溫層的材料和結構,可分為同種保溫材料構成的單層保溫層及2種不同材料構成的復合保溫層。

1.1.1 單層保溫層的計算

單層保溫層的計算公式,為:

(1)

(2)

式(1)中:D1—保溫層外徑,mm;

D0—MSR外徑,mm;

δ—保溫層厚度,mm;

[q]—保溫結構外表面允許散熱損失,選取保溫規程表7.1.1中的允許最大散熱,取該值的90%,W/m2。

1.1.2 復合保溫層的計算

復合保溫層的計算公式,為:

(3)

復合層的內層厚度計算公式,為:

(4)

(5)

復合層的外層厚度計算公式,為:

(6)

1.2 表面溫度厚度法

當環境溫度低于27℃時,設備及管道保溫層結構的外表面溫度,不應超過50℃。當環境溫度高于27℃時,保溫層結構外表面的溫度可比環境溫度高25℃,但為了防止燙傷,保溫層結構外表面的溫度,不應超過60℃[1]。利用表面溫度厚度法,分別計算單層保溫及2種不同材料構成的復合保溫層的厚度。

1.2.1 單層保溫層的厚度計算

利用表面溫度厚度法,計算單層保溫層厚度的公式,為:

(7)

(8)

式(7)中:ts—保溫結構外表面溫度,℃。

1.2.2 復合保溫層的厚度計算

利用表面溫度厚度法,計算復合保溫層厚度的公式,為:

(9)

復合保溫層內層厚度的計算公式,為:

(10)

(11)

復合保溫層外層厚度的計算公式,為:

(12)

對于保溫層的厚度計算,一般是先采用允許散熱損失厚度法進行初算,再采用表面溫度厚度法進行驗算,利用初算所得的保溫層厚度,再次校核外表面溫度是否超溫。

2 保溫層厚度計算及實例

結合工程實例,對某型百萬核電機組MSR的保溫層進行設計和計算。設計思路是,先采用允許散熱損失厚度法,初算MSR保溫層的厚度,再采用表面溫度厚度法進行驗算。利用初算所得的保溫層厚度,驗算MSR外表面溫度是否超溫。若超溫,需增加保溫層的厚度。

對MSR保溫層的結構設計,可分為單層保溫和復合保溫。單層保溫層是僅采用單種保溫材料,復合保溫層是由2種不同材料構成的保溫層。MSR設備及保溫層的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MSR設備及保溫層

2.1 MSR單層保溫層的設計

設計單層保溫時,選用了目前國內核電站常規島最常用的復合硅酸鹽保溫材料。復合硅酸鹽保溫材料,是由纖維材料和顆粒集料復合而成,顆粒材料的內部呈微小封閉的多孔結構,顆粒之間是由松散后的短纖維填充,黏結劑的用量較少,綜合的傳熱效率低,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新型保溫材料[3]。設計MSR單層保溫層的原始數據,如表1所示。計算過程及參數等依據,如表2所示。

表1 MSR單層保溫設計原始數據表

表2 MSR單層保溫的設計過程及參數

按允許散熱損失厚度法計算,初算得保溫層厚度,為94.7 mm,保溫層的外徑,為4 067.3 mm。按表面溫度厚度法驗算,即將4 067.3 mm代入式(7),驗算得保溫層外表面溫度為53.4℃,已超過50℃。因此,需對保溫層進行加厚處理。將保溫層厚度增加至110 mm,再次驗算保溫層的外表面溫度,計算得保溫層的外表面溫度為49.2℃。因此,保溫層厚度取110 mm,即為符合規程要求的最小保溫層厚度。

2.2 MSR復合保溫層的設計

復合保溫是由2種不同的保溫材料構成,內層選用20 mm玻璃纖維針刺氈材料,外層選用復合硅酸鹽材料。外層材料的厚度需通過計算確定。MSR復合保溫層設計時的原始數據,如表3所示。復合保溫層厚度的計算過程和依據,如表4所示。

表3 設計MSR單層保溫層的原始數據

表4 MSR復合保溫層厚度的計算過程和依據

復合保溫層的內層材料,選用了層厚為20mm的玻璃纖維針刺氈材料。外層保溫層的厚度計算,按允許散熱損失厚度法初算,計算得復合保溫層的外層外徑D2為4 064mm、復合保溫層的外層厚度δ2為73mm、內外層界面處溫度tb為257.4℃。按表面溫度厚度法進行驗算,即將D2為4 064mm、tb為257.4℃代入式(9),驗算得保溫層的外表面溫度ts為53.5℃,超過50℃。因此,需要對保溫層進行加厚處理。將復合保溫層的外層厚度δ2,增至85mm,即D2為4 088mm,再次驗算保溫層的外表面溫度。驗算得保溫層的外表面溫度ts為49.8℃。因此,當內保溫層選用層厚為20mm玻璃纖維針刺氈材料時,層厚選定為85mm,是符合規程要求的最小復合保溫層的外層厚度。

在實際工程中,可將保溫材料縫成被式保溫毯,并外設鋁板保護罩殼。為了便于拆卸,單個保溫毯的重量,不應超過35kg。為了便于設備的局部檢修和拆裝,可在環焊縫及縱向焊縫處,設立單獨的可拆保溫層。本文的保溫層設計方法也適用于其它需保溫的電站輔機設備,如高壓加熱器,除氧器等。

3 結 語

根據保溫材料的特性,確定復合硅酸鹽及玻璃纖維材料是比較理想的MSR保溫材料。依據傳熱學原理,并按照允許散熱損失厚度法和表面溫度厚度法,對保溫層的厚度進行初算及驗算校正,以滿足允許散熱損失的要求及外表面溫度的要求,最終確定了MSR保溫層的設計厚度。

猜你喜歡
外層表面溫度保溫層
一種溶液探測傳感器
建筑物外墻保溫層施工質量控制技術探析
概析建筑工程輕質發泡水泥保溫層的施工技術
結合注意力機制的區域型海表面溫度預報算法
一種購物袋
基于數值模擬的保溫層厚度研究
熱電池新型隔熱結構設計及表面溫度研究
專題Ⅱ 物質構成的奧秘
Kerr型中子星與黑洞表面溫度分布的研究
CPR1000核反應堆壓力容器保溫層安裝技術改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