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電場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運用

2019-01-20 02:41張守葉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9年21期
關鍵詞: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光能

張守葉

摘? 要:該文以提高光能利用率為前提分析光伏電場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運用,介紹該技術在光伏電場中的作用,闡述應用原理,以此明確信息技術對于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意義,最后從數據測量、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數據統計4個環節著手,分析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光伏電場中的使用,提高光伏電場能源開發效率,實現管理智能化。

關鍵詞:光伏電場;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可再生資源;光能

中圖分類號:TM615? ? ? ? ? ? ? 文獻標志碼:A

如今社會中資源消耗情況十分嚴重,可再生資源有限,資源供需不足也成為全球化問題。為了緩解這一現狀,人們對于資源能源的開發、利用、節約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光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開發光能可以為人們生活、生產提供部分能源,然而在光能利用階段提高光能開發利用效率卻成為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信息時代下電子信息技術在光伏電場中廣泛應用,通過信息數據的整合與管理,為光伏電力產業提供所需要的動力,同時也賦予光伏電場管理智能化特點。下面圍繞電子信息技術在光伏電場中的應用展開分析。

1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光伏電場中應用的價值

電子信息技術是以計算機為載體,發揮計算機的優勢全面采集信息。因為電子信息技術負責集成信息采集與整理,所以這為技術應用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在節省資源的同時,工作效率也得到全面提升。在光伏電場內應用電子信息技術,有利于提高光能開發效率,并且實現能源的智能化管理,為今后光伏電場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2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基本原理

電子信息技術測量信息數據主要是通過傳感裝置達到這一目的,通過傳感裝置準確控制光伏電場運行。信息數據采集是利用PCI信息數據收集卡片這一功能實現,卡片自動采集、分析傳感裝置傳輸的數據,提高數據信息處理效率。為了提高光伏電場工作的效率,所有采集的數據要進行深入分析,目前使用的分析方法比較多樣化,數據測試的側重點也存在差異。采集到的數據信息,可以在分析環節按照最終呈現的結果制定智能化決策。相關工作人員要及時掌握光伏電場運行現狀與問題,制定解決方案。目前電子信息技術在光伏電場中可以全面統計數據,滿足實時監控的運行要求。

3 光伏電場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運用

3.1 應用于數據測量環節

數據測量過程中運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需要使用傳感器測量數據,傳感器的設備質量關系到光伏電場優化控制最終結果與后續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由于信息技術本身是的不斷進步,傳感器的質量越來越好,所以數據測量結果準確性得到了保障。

傳感器測量數據時,必須要注意2點內容。1)測量期間所得測量參數可能會存在誤差,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誤差,測量階段需要縮短測量周期,例如可以使用多周期測量法。2)控制數據測量期間產生的偶然性誤差。這里提到的偶然性誤差,即傳感器測量數據期間因為外界因素影響形成的誤差。后期數據采集環節可以使用周期測量法矯正誤差。同時在組織數據測量的過程中,如果傳感器性能不佳,則會導致量化性誤差。這種誤差需要通過多周期測量法進行處理,以減少測量環節產生的數據誤差,為光伏電場運行提供準確的數據。

3.2 應用于數據采集環節

數據采集測量結束后,工作人員要將采集到的所有數據傳輸到系統內部的數據采集卡當中,并且通過數據采集卡轉換數據,使其成為計算機能夠處理的格式。以往數據轉換這一項操作主要利用模擬法,傳感器傳輸數據利用數據采集卡轉換成模擬信號,但是這種轉換數據的方式很容易降低傳輸期間數據的準確性。隨著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廣泛應用信息采集卡作為數據轉換的工具,將采集到的數據直接轉變成數字信息。除上述功能外,信息采集卡在信號轉換環節,還具有實時傳輸信息的功能,因此數字數據采集卡也可以實時采集監測數據,掌握光伏電場運行情況。

3.3 應用于數據分析環節

隨著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實踐應用中不斷被完善,所以其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其在光伏電場中作為數據信息分析的有效手段,能夠按照數據分析的最終結果,幫助人們制定今后光伏電場發展方案。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能夠在數據分析過程中及時了解到光伏電場存在的問題,通過智能分析決策系統快速分析數據,明確問題所在位置與根本原因,按照智能分析所得結果及時通知相關人員解決問題。

例如光伏電場在運行期間有時會產生孤島效應,由于光伏電場處于生產、運行狀態時,通過自然光能達到運行的目的,但自然光能本身穩定性較差,控制難度大,因此便引發了孤島效應。若該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會為今后光伏電場生產、運行造成比較嚴重的后果。這時便可以應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通過所得數據監督光伏電場運行狀態,判斷發生孤島效應的概率,確定孤島問題之后及時處理,在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時,需要在數據監測的過程中采集實時電壓數據,按照測量所得電壓數據繪制波形圖。如果在波形圖當中發生零電壓輸出與波形偏移的問題,便證明有孤島現象的存在。這樣,光伏電場內部的數據智能分析決策系統就能接收到異常波形,對其展開智能分析,制定可行的解決方案。數據分析期間,智能決策系統就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所具備的智能分析功能,實時監督光伏電場的運行情況,以智能分析所得結果為依據制定解決與優化方案,提高了光伏電場管理效率與水平,使光伏電廠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3.4 應用于數據統計環節

將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于數據統計環節,其原理是統計信息數據測量、采集、分析期間獲得的所有電流、電壓、電阻信息,明確這些數據之間的關系,完善智能決策系統。當完成數據采集工作后,對現有監測方案進行優化,減小監測誤差,消除孤島現象導致的監測盲區。例如通過AFD法檢測光伏電場內部的孤島監測盲區,期間為了能夠使孤島監測算法達到最優,獲得最佳監測結果,需要保證干擾電流的合理性,提高光伏電壓監測數據的準確性。若干擾電流較大,會對光伏電場運行帶來影響,若干擾電流較小,會在光伏電場孤島監測過程中產生誤差。因此,使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可以維持電流、電壓、電阻相關數據關系的統計,獲得最佳孤島監測盲區監測方案。如今,光伏電場主要通過監測RLC并聯負載這一方法,達到監測數據線型化的目的,最終線型化數據更加簡潔。因此,利用這一方法監測數據,可以實時了解測光伏電場運行現狀,減小監測誤差。同時在光伏電場內部孤島現象的監測與盲區判斷時,有效優化監測算法也可以避免出現孤島現象的監測盲區,實現光伏電場的高效運行。

4 結語

綜上所述,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于光伏電場,一方面可以為管理工作賦予智能化特點,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光能的開發與利用,解決資源、能源緊缺的問題。由于目前對于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還存在一些誤區,因此需要在實際工作中深入分析、了解其技術優勢,與光伏電場管理、生產各項工作相結合,才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參考文獻

[1]常兆豐,王祺,劉世增,等.沙漠戈壁光伏電場固沙效應初步研究——以甘肅河西走廊為例[J].中國水土保持,2018(8):18-22.

[2]李彥甫,劉勇.基于對象影像分析方法支持下的多源遙感影像光伏電場提取[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6,39(3):68-72.

[3]董英瑞,譚江平,陳曉云.基于風電場和光伏電場功率預測的微網儲能系統容量配置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7,36(10):66-68.

猜你喜歡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光能
一種高光能吸收率的光能路燈
過氧化氫消毒在醫藥潔凈室應用的技術探討
淺議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發展應用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特色課程體系優化與實踐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