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芭拉·麥克林托克

2019-01-23 11:27
發明與創新·小學生 2019年1期
關鍵詞:托克醫學獎籽粒

在12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女性中,芭芭拉·麥克林托克是唯一獨攬該獎的女性。由于在玉米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她被人們稱為“玉米夫人”。

麥克林托克出生在美國一個多子女的醫生家庭。有時,母親不能陪伴她,便在地板上擺一個枕頭或者給她一個玩具,然后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她從來不哭,不吵著要東西,一個人自得其樂。她1歲半被送到叔叔家寄養,5歲時被接到父母身邊,幼年生活使她變得很獨立,她常常一個人長時間思考問題。她像男孩子一樣愛好打壘球、踢足球和爬樹等“野蠻”運動,為了行動方便,她不愿穿姑娘們喜歡的花裙子,總是身著褲裝。在那時這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行為,而她的父母認為這正是她與眾不同的地方,并鼓勵她向大自然學習,使她得以自由發展自己的愛好,并樹立極強的自信心和堅持到底的決心。

讀高中時,麥克林托克喜歡上了科學,解答科學難題使她快樂,她說:“我解答問題的方法常出乎教師的意料……我請求教師允許我按自己的思路解題,看能不能找到標準答案……我找到了,那真是快樂無比!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

1919年,麥克林托克入讀康奈爾大學農學院,1923年獲得學士學位,4年后獲得植物學博士學位,留校擔任講師。她在康奈爾大學農學院的試驗地里種了一些玉米進行基因研究。她沒有結婚,和玉米終身相守。在康奈爾大學,麥克林托克常常穿著縫有許多小布口袋的工作服冒著酷暑穿梭在玉米地里,細心觀察幼苗、籽粒上的斑斑點點,并在顯微境下檢查其染色體行為。而玉米對她的最好回報是向她傾訴了許多有關染色體以及基因的奧秘。

由于出色的工作業績,1944年,麥克林托克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第三位女院士,次年被選為美國遺傳學會第一位女會長。在1944年至1950年這6年間,她在對玉米進行細致觀察和研究后提出了“轉座子”理論。

傳統的遺傳學理論認為基因在染色體里有一定的位置和排列順序,它們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但麥克林托克通過研究發現,基因是可以轉移、跳躍的,可以從染色體中的一個位置跳到另一個位置,甚至可以從一個染色體跳到另一個染色體,這種可跳躍的基因即“轉座因子”。正是由于轉座因子的運動,玉米籽粒才出現了斑斑點點。

1951年,在冷泉港實驗室的一次學術會議上,麥克林托克首次公布了她的這些重要發現,那些資深的生物學家聽了后目瞪口呆,有的生物學家說她在妄想,有的說她是怪人,有的甚至說她瘋了。

5年后,麥克林托克再次闡述她的跳躍基因學說與相關的機制,而結果是受到更多的奚落、批評與攻擊。這讓她非常痛苦,不得不承受冷落和漠視。

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分子生物學有了進一步發展后,越來越多的發現印證了麥克林托克的理論,麥克林托克的研究才漸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與認同。1983年,麥克林托克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獲獎后,終生未婚、早已習慣安享孤寂生活的麥克林托克迎來了最熱鬧的時刻——被邀請去演講、座談,人們等待她的接見,向她索取研究用的玉米種子……在科學領域孤軍奮戰數十年的麥克林托克終于迎來了勝利,然而面對周圍人的贊許和仰慕之情,她依舊淡然。

猜你喜歡
托克醫學獎籽粒
享用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鎮痛成果
撒落成星星
黑烏鴉托克
施氮對不同氮效率玉米籽粒碳代謝的影響
玉米籽粒機械直收應注意的問題
2016年玉米籽粒收獲機市場潛力大
徒托克的花兒
傻瓜托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