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與孩子談論他的錯誤

2019-01-24 01:30李嘉樹
為了孩子(孕0~3歲) 2019年1期
關鍵詞:莫莫質問校門口

李嘉樹

莫莫是個二年級的小學生,從小就很內向,不善于表達,朋友很少。壯壯是他的同班同學,經常逗莫莫生氣,以此為樂。一次課間休息時,壯壯又來招惹莫莫,他給莫莫起了難聽的綽號,還搶走了他的文具袋。莫莫終于忍不住了,他追了上去,打了壯壯一拳。這一幕剛好被經過的老師看見,老師把他們帶到辦公室詢問,莫莫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反倒是壯壯伶牙利嘴、惡人先告狀,結果老師狠狠批評了莫莫,還給莫莫媽媽打了電話。

莫莫的媽媽這兩天工作很忙、壓力特別大。接到電話后,她內心五味雜陳。放學時,她來校門口接莫莫,一見到老師帶著全班同學來到校門口,媽媽幾步沖上前去,大聲質問孩子:“你怎么回事?你為什么打同學?”莫莫羞憤不已,往媽媽的膝蓋上打了一拳……

李老師的分析

案例中,媽媽的做法有不妥之處。首先,她選擇在放學時、校門口和孩子交流“打架事件”,這顯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時機。其次,媽媽不分青紅皂白就厲聲質問,讓原本就受了委屈的孩子更加難過,覺得媽媽完全不在意他的感受。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會犯許多錯誤。當孩子犯了錯,我們教育的目標不僅是讓他吸取教訓、認錯道歉、保證不犯,更為重要的是讓孩子從錯誤中學到正確的做法、培養積極的品質。莫莫溝通表達能力較弱,不善于解決同伴交往中的問題,如果家長換個角度看待“打同學”的事件,它完全可以成為鍛煉孩子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契機。

四步驟,讓談論行之有效

Step1:先想一想:這是解決問題的好時機嗎?

生活中,以下這些時機通常不適合與孩子談論他的錯誤:

周圍人群帶來壓力時

當你和孩子探討他的錯誤時,他通常會感到愧疚和羞恥。如果周圍有孩子的同學、老師、其他家長,會大大增加孩子承受的羞辱感,容易激起他的反抗。同時,家長也會受到周圍人的影響,難以做到平和、耐心。

因此,最好選擇比較私密的空間,和孩子單獨交流。如果發現周圍有人“圍觀”,你可以選擇把孩子帶離,或者禮貌地請他們離開一會。案例中,媽媽可以先把孩子帶回家,而非在校門口交談。

雙方處于情緒中

案例中,媽媽來接孩子時還帶著強烈的負面情緒,此時教育孩子,很可能淪為發泄,甚至發展為互相傷害,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孩子的狀態也同樣重要。放學時,莫莫的內心充滿了委屈和怨恨,沒有準備好敞開心扉。

所以,當你覺察到任何一方還帶有情緒時,最好選擇暫停。當然,暫停也需要技巧,粗暴地對孩子說:“你去房間里冷靜一下,等你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再出來!”恐怕起不到冷靜的效果,只會加劇孩子的憤恨。你可以這么說:“我看到你現在很生氣,很難過,我想等你好受一些了再談這件事,你看好嗎?”這不僅能讓孩子冷靜下來,還傳遞了父母的關懷。

家長還沒準備好

和孩子討論他的錯誤,我們不僅是為了得到孩子的認錯和保證,更要引導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錯誤中學習。當然,要達到這些目的,家長需要提前做足功課,準備好怎么說、怎么做,可能還需要和別人討論一番。這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

當你還沒準備好,不如坦誠地對孩子說:“對不起,我現在還沒考慮好如何與你探討這件事,我需要再準備一下,我們晚上討論好嗎?”這樣說,孩子會感到你在認真準備如何幫助他,而非教訓他。

Step 2:保持客觀與真誠

當你開始和孩子討論時,要避免下論斷、貼標簽。案例中的媽媽,一上來就用“你打了人”給此次事件定性,很容易激發孩子的敵對。

不妨放下所有的評判和結論,只是客觀、如實地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今天下午,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他提到你和同學在課間發生了沖突,我很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边@么說,不僅不會引起反感,反而傳達了家長對孩子的信任。

同時,我們也需要真誠地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案例中的媽媽不妨仔細地自審一番,當自己接到老師電話的時候,內心的情緒是什么樣的?或許有些擔憂:孩子和誰打架了,有沒有受傷;或許有些疑惑:莫莫從不招惹是非,究竟發生了什么;還可能有些尷尬:老師打電話來告狀,真的很讓我丟人;還會有些焦慮:我這兩天壓力真的很大……如果孩子看到家長的這些感受,他通常很愿意理解你、配合你。然而,當莫莫在校門口面對媽媽的質問時,他看到的只有媽媽的憤怒和對自己的不滿。

有時,家長不敢讓孩子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其實,當你放下架子、向孩子流露自己的真情,通常能贏得孩子的合作。

Step3:多角度提問,鼓勵孩子表達

為了弄清事情的全貌,從孩子的視角理解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向孩子提問,鼓勵他表達。

首先,可以詢問事件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能不能說說看,當時發生了什么?”“后來呢?他這么做了,你又是怎么做的?”“類似的事情以前發生過嗎?”……這不僅能逐漸還原事件的全貌,也能鍛煉孩子如何有條理地敘述。

同時,還可以問問孩子的感受:“當壯壯拿走了你的鉛筆盒,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當時是怎么想的?”“當老師來詢問你們的時候,你的心情如何?”如果孩子無法準確描述情緒,你可以讓他選擇:“你當時的感受,是生氣?委屈?難過?緊張?還是傷心?更接近哪一個呢?”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正是在培養他的情商。

最后,還可以讓孩子說說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你能不能猜一猜,當壯壯拿走你的鉛筆盒,你去追他的時候,他是怎么想的?”“當你打了壯壯,他的心情怎么樣?”這能幫孩子學習換位思考,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對提升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至關重要。

提問的時候,要帶著真誠、好奇的態度,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從孩子的視角來理解他的行為。如果我們帶著預設答案去質問孩子,比如“你自己說,這么做應不應該?”“你說老師批評你對不對?”效果恐怕和我們的初衷會背道而馳。

Step4:用扮演和練習,尋找解決方案

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以后,就要尋找解決方案了,讓孩子掌握正確應對的方法。

顯然,我們不能止于“打人是不對的”、“下次再打人,我就扣你零花錢”……而且,“你應該好好和他講道理”“同學間應該和和氣氣,做好朋友”……這或許在成人眼中合情合理,但在孩子的世界卻未必奏效。

要找到真的對孩子有用的好辦法,可以邀請孩子進行角色扮演。例如,媽媽可以先來扮演壯壯,讓孩子扮演他自己,重現一下當時的情境。這可能有助于發現問題所在。還可以進行角色互換,讓孩子扮演壯壯,媽媽扮演孩子,這有助于讓孩子從壯壯的角度看待問題。

本案例中,筆者進行了后續跟進,和莫莫進行角色扮演。從扮演中發現,當壯壯來逗莫莫時,他每次雖然是拒絕的,但態度卻很有問題:要么嬉皮笑臉、一點都不嚴肅;要么大吼大叫、追趕打鬧。不論哪種做法,都讓壯壯覺得這種游戲很有趣,似乎莫莫也喜歡這么玩。發現問題后,筆者和莫莫花了近1個小時進行練習,幫助他掌握了如何用合適的語氣和措辭堅定地拒絕別人。如此一來,“打架事件”最終成了莫莫學習的機會,幫他掌握了一項重要的溝通技巧,還從中提高了他換位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

總結: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要發自內心地把錯誤看作學習的機會,真誠、尊重地和孩子交流,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讓孩子從錯誤中培養受益一生的品質和技能。這個過程固然要付出很多時間、精力和智慧,但為了孩子,這值得我們付出。

猜你喜歡
莫莫質問校門口
顯得可愛
舌尖上的校門口
Jeffery the Gia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