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宮“生活態”文化創意設計數字體驗探析

2019-01-27 11:31通訊作者浙江理工大學310000
大眾文藝 2019年14期
關鍵詞:故宮文創文物

陳 玥 阮 超(通訊作者) (浙江理工大學 310000)

隨著數字科技的發展,青少年成了現下文化消費的主要群體,他們張揚個性,崇尚娛樂,追求刺激與時尚的生活方式。在這個藝術與生活融合更緊密,日常生活審美化節奏更強的社會,人們對文化產品的訴求正從普及型逐漸向個性化方向發展,其娛樂性、互動性和時尚性帶來的“交感體驗”也更迎合青少年群體的喜好需求。目前文化消費正在從求同開始向求新、求變、求時尚演進,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正在塑造我們泛在生存的生活方式。

一、融合“生活態”概念的傳統文化數字化創意

“數字化”讓傳統文化成功“活”了起來,數字化新文創是連接科技與文化、傳統與未來之間的橋梁。依據傳統文化做創意設計是時下熱門,然市面上出現眾多的數字文創設計僅僅是將一些有關傳統文化的圖片、視頻放于某應用中進行展示,形式枯燥且缺乏交互感;亦有通過后期視頻制作將文化遺產進行搞笑處理以此達到嘩眾取寵,線上傳播的目的;其中以復制、數字存儲入檔形式為主的傳統文化數字化則更多的是在保護層面。這些設計都還只停留在對傳統文化表層現象的創作,缺乏了對文化內涵的深層次挖掘與創新,形式較為無趣。面向青年消費主體,我們應在如何能夠生動的呈現傳統文化,釋義其內涵同時讓文化更加貼近生活以達到其有效傳播層面進行深入探討與思考。由此筆者提出了“生活態”概念。

融合“生活態”概念的傳統文化數字設計可理解為符合“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社會實踐,是一種創意生活,它能夠消除藝術與生活的距離,讓藝術參與到生活方式的構建。生活態數字化傳播設計將蘊含更多有品質、有情感、有故事的數字內容,人們可以透過形式感知到更多文化內涵,了解到文化背后的深刻寓意。其傳播方式也將更加多樣化、多層次及多方面。隨著新技術的發明應用,如今已構建起了以手機、電腦、智能電視為終端的移動互聯網生態鏈,人們不再是從客觀的角度去理解文化,而是可以親身代入體驗,通過高新技術產品一覽風采,無論是沉浸式的VR虛擬現實亦或是角色代入式的游戲設計,都讓人們與文化有了更緊密的接觸與更真實的體會。

生活態數字設計讓歷史久遠的傳統文化近距離的展現在大眾面前,通過動態視覺展示與交互體驗,融入大眾生活。在這個視覺文化時代,一系列以影像、聲音為主要元素的視覺藝術形態能在更大程度上滿足青少年群體對視覺快感的獲取。文化與科技的融合能夠提升文化產品的內容創意,如故宮博物館推出的一系列數字文創產品就屬于“生活態”數字化創意中的佼佼者。

二、故宮生活態數字文創設計分析

故宮文物其獨一無二性帶給人的是一種不可接近和適度的距離感,人們更多的是用“凝神靜觀”的注視方式去獲得,這也彰顯了藝術品的一種膜拜價值,即經由文化產品的原真性、在地性和距離性帶來的“光韻體驗”。在電子影像時代,基于數字技術發展的復制技巧能夠對原作進行再創造性的模仿,克服了觀賞的時空局限,同時也逐漸改變了藝術品的價值形態,由膜拜價值轉向了展示價值,即經由文化產品的娛樂性、互動性和時尚性帶來的“交感體驗”。數字化的故宮就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通過多種開創性的嘗試,文化產業可以有非常豐富的實現形式?;罨瘹v史文化資源,開發多元文化產品成為當前文化產業的融合趨勢。

1.面向生活-數字動畫設計

《乾隆南巡圖》是我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國寶級繪卷之一,描述的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景況。卷軸將詩文,書法與繪畫完美結合,以中國畫的寫實手法呈現,詩中畫意與畫外詩情相映生輝。通過三維數字動畫設計之后,這幅典藏的《乾隆南巡圖》以立體、連續、互動的模式生動重現了康乾盛世的宏偉與輝煌,觀眾能夠細細感受出巡儀仗的威武以及市井里的老百姓生活狀態與大江南北的人文風情及地理景觀。故宮文創在設計的過程中非常注重觀眾的細微體驗,將觀眾對歷史角色的塑造期待、情緒投射與生活感聯結,挖掘人們與古文物之間深層次情感維系與通感體驗。

2.走進生活-數字沉浸式體驗

VR虛擬現實是近年的熱門新科技,沉浸式的三維立體視覺觀感對于年輕人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在VR體驗中詳盡的信息細節展示讓觀眾可以全方位不受限制的近距離欣賞文物,立體全景展示更是將人們迅速拉倒一個遙遠的時代,代入文物所在的世界。通過接觸文物感受文物主人背后細膩的情感,塑造出更加立體豐富的古人生平生活狀態,從而讓觀眾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段歷史故事。故宮曾推出一個清代倦勤齋的VR沉浸式體驗項目,跟著老工匠了解傳統的裝潢工藝,幫助觀眾全方位、更真實的了解故宮文物。觀眾能夠通過第一視角瀏覽全景,輔以工作人員講解相關文物知識,還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參與對文物的修復,并與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對答。VR虛擬現實帶領人們走進文物故事,體驗當時的宮廷生活,這些文化背景也更好的幫助觀眾欣賞和理解文物。此外,置于乾清宮舉辦的“宮里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運用數字投影、虛擬影像、互動捕捉等高新技術形成人與春節文化之間的互動,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藝術設計交織組成了全新的文化體驗空間。

3.體驗生活-數字交互設計

《皇帝的一天》是故宮博物院出品的一款兒童類應用,它以故事的形式帶領孩子們深入清代宮廷,并通過游戲體驗向孩子們傳授清代文史知識。在如今審美經濟和文化產業的融合下,數字傳媒將文化產品的展示價值進一步轉換為感官體驗、情感體驗和精神體驗的體驗價值,以滿足身心雙修的身體美學需求。APP中設置的養心殿、乾清宮、御花園、暢音閣等各個建筑,完美還原了皇城的生活場景,內有200多個交互點用來觸發情節,如“銀牌試毒”、“百步穿楊”等,以此推進皇帝一天的生活軌跡,極具互動、參與、娛樂、時尚的特點。這款APP的亮點就在于讓玩家以代入的方式,在游戲的過程中受到啟發,引發思考,進而獲得認知與精神共識,最終得到全新的認同體驗,感官上“以身感之”,情感上“以心體之”,精神上“以道驗之”。

三、傳統文化生活態創意設計數字體驗

1.情感認同

“我們應立足于文物的故事和情感去創意,開放資源、共享發展?!碑攤鹘y文化的數字化文創產品開發以講故事的形式展開,注重功能設計與用戶體驗,可以在情感上讓受眾有一種認同感,自主的代入去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與歷史,從而深切的感知傳統文化的內在意蘊,不僅僅只停留在觀看文物的表面。當受眾能通過數字化文創產品與這些傳統文物產生情感共鳴時,才是真正的讓文物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古老厚重的中華文化、豐富多彩的中國元素猶如“一匹不好駕馭的好馬”,我們不僅要呈現其外在表現形式,更需要展現其內在蘊含的思想精髓。

2.體感參與

如今數字經濟發展迅猛,各類數字創意不斷涌現,從場景的模擬到環境的沉浸,成功的讓身處各地的人們都能夠身臨其境的去近距離感受文物的魅力。通過新創意與新設計,結合當代審美與當代價值觀,能夠賦予優秀傳統文化以新生命與新生趣,讓傳統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日常生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等技術的應用,生成逼真、實時、三維虛擬場景,強化了人與作品之間的互動性和參與感,滿足觀眾與文物之間相互感知的需求,同時也加強了觀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理解。如今新生代的審美趣味與文化消費行為已經大不同于前,他們更喜歡在多元互動的沉浸場景中獲得數字體驗,因此營造虛擬場景,豐富充實傳統文化空間,為公眾提供沉浸式的文化參與體驗尤為重要。

四、結語

傳統文化與數字科技在創新結合上迎來了新機遇。數字文化創意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當傳統文化遇上數字技術,煥發出了別樣光彩,也為人們帶來別開生面的數字文化體驗,數字技術如今已成為影響文化生活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這個數字化新時代,應把最美好的中國傳統文化,用符合現代年輕人審美的方式詮釋出來,加強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的高度融合,利用數字科技推動文化傳播。

猜你喜歡
故宮文創文物
我給文物當“醫生”
陶溪川文創街區
文物的棲息之地
《歲寒三友文創海報》
雪中故宮
“不落灰”的文創
鏵芯文創
故宮
文物失竊
文物掉包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